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的应用
2015-07-07邵献芬
邵献芬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2011年3月~2012年1月于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足月儿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分别予以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观察组)和常规保健(对照组),比较两组保健指导后小儿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智力发育指数)和P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结果 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分别为(98.37±5.47)、(107.96±5.16)、(114.25±6.03)和(117.85±6.33),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PDI分别为(97.48±3.82)、(106.44±3.86)、(110.93±3.55)和(114.88±4.14),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应用效果好,MDI和PDI指数高。
关键词:发育和行为;预见性保健指导;常规保健指导;儿童保健;MDI;PDI
婴幼儿阶段属于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尤其是体格、智力方面的发育。目前我国保健方式现状已从传统生物医学成功过渡到具有现代科技经验的心理-生物-社会医学。[1]在此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小儿发育和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见性保健指导,能够有效培养或及时纠正小儿行为、发育出现不健康偏差,进一步加速小儿健康成长[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2011年3月~2012年1月于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足月儿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分别予以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观察组)和常规保健(对照组)。观察组小儿男49例,女41例;阴道分娩54例,剖宫产36例;母乳喂养50例,人工喂养40例;家长文化程度大学37例,高中32例,初中及以下21例。对照组小儿男52例,女38例;阴道分娩48例,剖宫产42例;母乳喂养45例,人工喂养45例;家长文化程度大学40例,高中34例,初中及以下16例。
1.2方法 本次研究均经所有家长同意自愿参与。观察组以传统日常保健为前提,予以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对每个参与研究的小儿进行信息登记,了解其发育和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偏差,按小儿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个性化系统指导建议,指导母乳喂养家长相关喂养常识等,促进小儿正常生长发育,针对性指导偏食、厌食和挑食小儿家长及时予以科学方法进行纠正,观察小儿运动、语言以及社交能力,系统性指导家长进行行为、自理能力教育手段,指导密切注意小儿缺铁、缺钙等常见疾病的预防,确保小儿健康成长。对照组则予以常规保健指导。
1.3疗效分析 比较两组保健指导后小儿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智力发育指数)和P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用(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保健指导后小儿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比较观察组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分别为(98.37±5.47)、(107.96±5.16)、(114.25±6.03)和(117.85±6.33),均高于对照组的(94.11±5.08)、(99.37±5.03)、(103.82±4.79)和(104.31±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保健指导后小儿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PDI比较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PDI分别为(97.48±3.82)、(106.44±3.86)、(110.93±3.55)和(114.88±4.14),均高于对照组(91.33±3.16)、(95.92±3.75)、(100.65±3.54)和(103.71±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小儿的照顾和教育时间逐渐减少,大部分家长又一定程度缺乏健康保健相关方面知识,从而导致小儿发生行为和发育出现偏差,目前我国小儿发育和行为偏离率已经超过10%[4,5]。经过长期经验总结,小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相对程度影响着其健康成长。预见性保健指导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智力发育、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等,也很大程度降低了小儿发育的偏离程度[6-9]。从上述结果中可见,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分别为(98.37±5.47)、(107.96±5.16)、(114.25±6.03)和(117.85±6.33),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保健指导后9、12、18个月和24个月的PDI分别为(97.48±3.82)、(106.44±3.86)、(110.93±3.55)和(114.88±4.14),均高于对照组,数据中发现,观察组在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应用效果好,MDI和PDI指数高。
参考文献:
[1]韦慧芳,黄艳玲.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45-446.
[2]何丽芬.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136-137.
[3]邹渝.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147-148.
[4]陈珊,陈燕惠,胡君,等.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2):47-48.
[5]林文漩.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2007,7(7):155-156.
[6]冉域辰,王红,李薇,等.儿童早期综合教育与保健服务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0,31(12):1785-1786.
[7]Hertzman C,Wines M.Child development alld longte outcome a population healtll perspective and summary of successful interventions[J].Social science alld medicine,1996,(07):1083.
[8]Thomas JM,Banham AL.Practive parameters for the phychiatrics assesment of infants and toddlers(0~36 month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7,(10):25-36.
[9]白柳.健康婴儿150例智能发育结果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11(2):60-61.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