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2015-07-07李兴强
李兴强
摘要:本文借鉴“三部曲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以《近代工业的兴起》一课为例,阐述这一模式的缘起、操作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成有效历史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三部曲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59-1
一、“三部曲教学法”实施的背景
由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究竟什么是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呢?在我看来,这里的效率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激励让学生生成积极的自主的学习氛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立足于我们的校情和学情,我们历史教研组通力合作,在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上摸索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那就是“亲近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的“三部曲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例,对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阐释。
二、“三部曲教学法”实施步骤
“三部曲教学法”的第一环节是“亲近历史”。这一环节依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全面地接触历史学习的内容,梳理历史线索,追求真实。这一环节需时约15分钟。在《近代工业的兴起》一课中,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览全书,书本的黑体字、小字、注释以及图片等相关信息都要仔细看一遍,在看书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自己的困惑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依据书本的相关内容,完成本课知识点勾画。
1.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有中央、地方,洋务派主张。
2.洋务派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批,主要有;洋务派还筹建,分别为三支海军;洋务派后期又提出了的口号,创办了一批,主要有。
3.年修筑的铁路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筑的铁路是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改变了传统的通讯方式;状元实业家抱着实业救国的愿望,创办,后来日益陷入困境。
紧接着,我们进入了初中历史课堂“三部曲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探究历史”。在“亲近历史”的基础上,这一环节通过阅读史料,提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环节需时约20分钟。
依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交流,简写解题思路和发言提纲,由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材料一:我做了一辈子的事情,训练军队也好,训练海军也好,都像是纸糊的老虎,何曾真正放开过手脚做事?也不过是在勉勉强强做一些外表的涂抹装饰的工作而已,都是做表面的事。——李鸿章
材料二: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洋务运动就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中国史纲》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探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你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我们进入了第三环节“感悟历史”。这一环节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培养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一般我们根据本节内容和结合社会现实确定一个情感视觉发散点或创设一个感悟主题,一般是一事一议,一课一议或写学史一得等。这一环节要求有新意,这一环节需时约10分钟。
“感悟历史”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创新。虽然历史是发生过了的客观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都要和现实进行紧密的结合。所以,教师通过创造特定的历史情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本课所学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现实见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史学观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三部曲教学法”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近代工业的兴起》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内容,作为针对初二学生的教学设计,主旨在于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认知历史,真正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是对教学文本大胆取舍,对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在处理《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时,我抛开了教材,对教材文本重新进行了大胆整合,给学生以更加清晰的知识结构。二是渗透学法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精彩课堂。例如在处理重难点问题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时候,我展示了一系列的材料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是注重学生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这一历史情境,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局限性,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亲近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这三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启发式的人,学生是“游人”,教师是“导游”,师生应该是这样的角色定位才对。
(本文为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整体重构与设计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