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质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7葛燕
葛燕
z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本”为本,要注重学生、教师的文本细读。本文从教师设疑和引导学生质疑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设疑、质疑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疑、质疑;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70-1
一、教师设疑
1.在平常处设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在文本的感悟中,应有意识地从“无疑”处找出“有疑”,从平淡中挖掘出新意。这样有助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研读和评判能力。如《社戏》一文,教师细读了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双喜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看似平常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探究。
因此,教师在文本细读中,抓住这些语句来设疑,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位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言语能力,做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文道统一”。
2.在闪光处设疑。培根说过一句话:“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还有些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文章的闪光点就是文中耐读的地方。不少闪光处就是作者充满思想性、情味性的地方。如孔乙己在酒店拿出酒钱的动作和神态,《背影》中对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等等。这些精彩之处,教师应该重锤敲打,教学过程中进行设疑,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还有些闪光点,通过细读则如饮甘醇,例:“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又如“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杨绛《老王》),教师可这样设疑:文本反复写到老王的外貌、动作与神态,难道你只感到老王是来送香油的?这样,定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矛盾处设疑。许多文本中都有看似矛盾的地方,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教师文本细读时,从这些方面设疑,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教师可就这句话进行设疑:为什么用“大约”又用“的确”呢?是不是用错了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再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研讨,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理解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4.在疑窦处设疑。所谓疑窦处也就是在阅读文本时感到困惑、怀疑的乃至否定的地方,这些地方本身就隐藏着无数个为什么。教师在这些地方设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偷窃行为可这样设疑: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识字能文,为什么不自食其力呢?孔乙己偷了丁举人家里的东西,丁举人怎么就可以随意打他,甚至打折了腿也没有人来过问呢?这些疑问,对理解文本主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在文本细读中,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设疑,就如打开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不停地挖掘着自然而又丰硕的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引导学生质疑
1.在兴趣处质疑。所谓兴趣处指学生在文本细读时产生兴趣的地方,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切入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兴趣处发问,找到阅读文本的钥匙。还以《孔乙己》为例说明,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对“孔乙己”这一奇怪的绰号很感兴趣,教师可就势启发学生:文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绰号?这样的绰号到底是谁给起的?是依据什么标准给起的?借助这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就能很快找到文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文本细读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课堂效率也就更高了。
2.在寻思处质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在文本的寻思处,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八小节,教学时就可以在“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质疑。“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4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的寻思处质疑,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这样,既解开了学生的疑惑,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求变处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疑是思之源,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更是产生灵性的温床和基础。所以,在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阿长与我相伴的日子里,很多人认为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愚昧的人物,但当我们了解了她的身世和为“我”所做的事,那么她的这些缺点是否情有可愿?她的处境是否值得我们同情?在阿长的身上,虽然没有英雄式的光彩,但通过文本,我们是否也不难发现,她身上的质朴、真诚、善良的人性美?许多文学作品,如在文本细读中,引导学生多方向变换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在这些地方定能找出不同的答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领会了文本的含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样,课堂效率也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