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超声在中隔子宫和不良妊娠预测中的应用

2015-07-07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宫腔符合率宫颈

熊 玥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528000)

三维超声在中隔子宫和不良妊娠预测中的应用

熊 玥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52800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中隔子宫及不良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中隔子宫患者分别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子宫声像图,并比较2种方法检测中隔子宫的结果及不良妊娠发生率。结果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中隔子宫及不良妊娠,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33%(146/150)、75.33%(113/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1 7,P=0.000 0)。结论三维超声检查中隔子宫及不良妊娠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势,可有效提高中隔子宫诊断符合率,同时有利于不良妊娠的预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子宫/畸形;子宫疾病/超声检查;妊娠结局;预测

中隔子宫(纵隔子宫)为临床常见子宫畸形,发病原因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两侧副中肾管在宫腔中分隔。有研究显示,中隔子宫患者极易出现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对患者进行手术矫正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妊娠结局[1]。阴道二维超声是以往筛查中隔子宫的常用方式,但无法获得冠状切面图像,因此,不能将宫腔形态及子宫外形完全显示出来,对中隔子宫的确诊产生一定困难[2]。三维超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可准确诊断中隔子宫,并对不良妊娠进行预测。本研究为探讨三维超声在中隔子宫及不良妊娠预测中的价值,对本院150例疑似中隔子宫的患者分别给予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中隔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均因反复自然流产或不孕等入院进行检查,均为非妊娠妇女,排除子宫肌瘤造成宫腔形态改变者。年龄20~45岁,中位年龄(30.4±2.4)岁。150例患者宫腔均可在超声检查中完全成像,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在患者经期前3 d进行检查,行二维超声检查前需将膀胱排空,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采用volusons6型超声仪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从阴道进行,探头频率为10 MHz,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查和重建,采集完宫腔内图像后依据屏幕上的平面进行旋转检查,调整至最佳观察方向后对不同显像模式进行调节,并进行冠状切面成像。患者在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后给予磁共振检查或手术确诊,在检查过程中采用飞利浦公司的3D-TVS技术对子宫三维图像进行重建,并对宫腔结构及形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测定各类数据[3]。

1.2.2 评定标准 根据美国生育协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正常子宫:显示子宫外形为倒三角形,宫底出现适当内凹或突出,深度为1 cm。弓状子宫:子宫底部出现凹陷,深度小于1 cm,宫腔夹角为钝角,单宫颈管,内部无分隔。双角子宫:2个子宫角呈羊角样,宫腔内部产生分隔,宫底有凹陷,深度超过1 cm[4]。中隔子宫:子宫底部有凹陷,深度小于1 cm,宫腔中部显示出分隔,延伸至宫颈内口以上,甚至有分隔延伸至宫颈内口或延伸至外口者,表现为完全中隔子宫。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150例患者经手术或磁共振检查确诊正常宫颈11例,中隔子宫43例,不完全中隔子宫62例,弓状子宫9例,双角子宫6例,宫腔粘连19例。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33%(146/150)、75.33%(113/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17,P=0.000 0),见表1。

表1 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2.2 三维超声图像表现 三维超声检查可见104例患者出现子宫分隔,其中63例内膜呈“Y”形,子宫分隔未延伸至宫颈,可断定为不完全中隔子宫;41例患者子宫分隔延伸至宫颈内部,提示为中隔子宫。10例显示子宫横径较正常,底部向内凹陷,双侧子宫角为羊角样,内部无分隔,提示为双角子宫;6例患者子宫内膜为钝角,提示为弓状子宫;16例患者宫腔内部出现不规则阴影,提示为宫腔粘连。

3 讨 论

近年来,育龄妇女不孕、自然流产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损害。生殖系统畸形是造成女性出现不良妊娠的重要因素,也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中隔子宫为常见子宫畸形,易引起早产、反复流产、产后胎盘滞留等不良妊娠结局[5]。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健康者中,中隔子宫发生率约为10.00%左右,在子宫疾病导致的不良妊娠中,中隔子宫占首位[6-7]。

以往临床多采用二维超声检查女性子宫病变,但因中隔子宫、双角子宫等病变的子宫外形与正常子宫无显著差异,因此,二维超声检测的准确度不高,特别是在非妊娠的情况下二维超声更难对其内部病变进行检测[8-9]。三维超声作为目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该技术的主要特点为影像保存简便、显示速度快、数据完整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隔子宫诊断符合率及不良妊娠的预测准确性。相关研究表明,三维超声可由二维超声升级而成,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设备成本,有利于三维成像广泛性的增强[10]。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维及三维超声均可对中隔子宫进行较好的诊断,但二维超声无法对子宫病理改变进行明确显示,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提示与二维超声比较,三维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检查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势,可有效提高中隔子宫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有利于不良妊娠的预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1]王家奎,龚丽君.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图像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5,12(2):122-127.

[2]余彩茶,水旭娟,焦岩,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纵隔子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7):636-637.

[3]涂艳萍,马小燕,刘勇,等.中隔子宫的三维超声诊断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2,9(10):31-35.

[4]陈俊雅,张海燕,呼亚青.妊娠晚期超声检出胎儿结构异常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18(2):107-110.

[5]程艽,张震宇.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患者妊娠初期血清孕酮水平变化与黄体支持疗效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4):269-273.

[6]刘香叶,郑大同.多普勒超声诊断迟发型宫内发育迟缓的意义与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3):13-16.

[7]张丽娜,刘晓伟,吴青青,等.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卵圆孔早闭或偏窄的临床价值[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5):354-356.

[8]于岚,林光耀,朱丽红,等.联合多切面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2):99-103.

[9]张海春,陈钟萍,涂艳萍,等.三维经阴道超声在先天性子宫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9):6143-6144.

[10]魏丽娜,孙秀芹.宫腔镜子宫纵隔剪开术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2,8(5):512-51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33

B

1009-5519(2015)17-2649-02

2015-06-05)

熊玥(198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三维成像检查方面的研究;E-mail:xiongyue119@163.com。

猜你喜欢

宫腔符合率宫颈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