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摔镜验典
2015-07-06马红丽
马红丽
钱锺书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治学严谨,求真务实,曾经在文坛上留下许多佳话,尤其是他摔镜验典的故事更是为许多人称道。
上世纪70年代,钱锺书开始着手《管錐编》的撰著,其间,他阅读大量的古代典籍,对每本书所载内容都进行详尽缜密的考疏。
一天,钱锺书翻阅《太平广记》。当看到《杨素》篇中“破镜重圆”的典故时,他起了疑惑:“古铜镜应该很结实的呀,怎么能一分为二呢?”钱锺书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忽然,他抬头看到了书柜上的一面镜子,顺手拿起一看,乐了:“咦,这不就是面铜镜吗?我可以试试呀,看能不能摔破。”没有丝毫的犹豫,钱锺书举起铜镜就往地上摔。铜镜在水泥地上打了个滚,一骨碌滚到了书桌下边。
钱锺书正要去捡,夫人杨绛听到响声跑了进来,问他:“什么东西掉地上了,这么大动静?”钱锺书朝书桌下努努嘴。看到是铜镜掉在书桌下,杨绛赶紧弯腰捡起来,递给钱锺书,问他:“这铜镜怎么会掉地上,这可是你的宝贝呀!”钱锺书顾不上回答,急着察看铜镜是否摔破。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迹,铜镜并没有裂开。钱锺书自言自语:“不对呀,怎么摔不成两半?”杨绛听他这样说,才明白过来:“难不成是你故意摔的呀?”钱锺书点头:“是呀,我想验证一下古书里提到古铜镜一破为二的说法。”杨绛又好气又好笑:“你呀,真是个痴老头!”
摔了一个铜镜,钱锺书还是有点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镜都拿了出来,一个一个摔到地上试验。这边书房里“咣当咣当”不断,那边杨绛安之若素。不是杨绛不知道那些铜镜的价值,只是她熟知钱锺书的秉性,对于那些身外之物,他从来都不看重。
十几面古镜摔到地上,没有一面被摔破,钱锺书这才放心。通过亲身验证,钱锺书认为铜镜绝非古书中所说的“堕地分二片”那般脆弱,并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管锥编》中。
1979年,钱锺书撰著的《管锥编》出版,在这本书中,钱锺书不仅澄清了许多学术史上的公案,更在大量文献梳理与互证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精辟、独到的评论。
不过,现代的考古学家和金相分析专业人士对此有了新的结论,认为古代所说铜镜其实为青铜镜,是铜配以锡等金属铸造而成,不同时期,配备比例会有所不同。无论是高锡还是低锡铜镜,使用一段时间后,镜面就会氧化暗淡,此时就需要重新磨亮。倘若磨得多了,自然越来越薄,铜镜一分为二并非不可能。因此,钱锺书摔镜验典或许有误,眼见未必就为实。
无论铜镜是否能够“堕地分二片”,钱锺书先生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依然值得尊敬和学习。
〔责任编辑袁小玲〕
〔推荐人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