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例题教学

2015-07-05陈拥军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定义域最值

陈拥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传统的课堂,最佳的效果就是学生掌握了预期的知识,解决了心中的疑惑,达到课后练习应达到的能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创新,合作探究,问题展示等环节,在愉悦中学习,在讨论中增智,在交流中形成能力。

“問题导学教学模式具有极大优越性,但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讲解例题,效果会好吗?”面对如此疑问,笔者仅就问题导学的例题讲解作适当探讨。

一、预设“错误” 重过程促思维严谨

高效的例题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是“有的放矢”;对待学生的“易错源”妥善加以利用和开发,让学生经历错误操作,纠错正知,提升能力,重视课堂生成,提升思维严谨性。

例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

师:在判定函数奇偶性时首先必须考虑什么问题?

生: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传统课堂下教师的提示掩盖了学生所有的思维过程,学生发现函数定义域为,不满足“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要求,从而直接下结论;老师不关注学情,不顺应学生思维,“好心办坏事”,将学生发散、自由的思维瞬间聚焦于一处,易造成思维疲惫,思维僵化,“已讲N遍了,为何还是错”;同时学生忽略函数定义域也事出有因,因为初中所学函数(除反比例函数外)都是在实数范围内思考,老师根本不强调;何况高中仅对数函数,正偶次根式函数、分式函数或其组合函数等需挖掘隐性定义域,学生不经历错误、直接开窍谈何容易。

问题导学课堂:展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生共同点评。

让学生做下去,甚至出错,就会形成可贵的教学资源,问题导学下的例题讲评,以“易错”引路,以“错”探路,纠“错”成思路,让学生的想法自然合理展示,顺应学生思维,不突然,不拨高,不企求完美,过程才最美。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其变形转化过程中的等价,形成等价意识,强化思维的缜密性,严谨性。

二、乘胜追“析”,促进思维灵活性

问题导学下的例题教学不能就题论题,不能仅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要对解法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从而让学生在思维起点,思维过程,思维迁移等方面更灵活,形成更强大的思维空间和知识架构。

师:生4的分析综合法运用很好,由图形性质,构造等式,而欲求范围,在右边为定量的前提下,再由图形性质,点在椭圆上得焦半径范围,确属“巧夺天工”。

生5:可用赋特值法求解,依题意,由生4得,要求离心率范围,直接求的最值,点P在长轴两端点时,求出最值。

师:很好,如此求解,“长驱直入”,但圆锥曲线图形不规则,最值位置可能有“陷阱”,需仔细分析再确定。

师:“四法归宗”,这些方法都是利用圆锥曲线中自变量有范围,转变为方程有解,焦半径有范围,存在特殊点得最值,合理转换,殊途同归。

问题导学下的例题讲评,重在分析,归纳,成型,对学生提供的方法通过老师的“高瞻远瞩”,点明“个中三昧”“形散而神相似”“本是同根生”。

三、苦苦追“问”,追求思维多样性

问题导学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的“问”“追问”“进一步的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成教学目标,促进思维多样性。

同学们比较上下二题,多种方法并举,不同思维视角处理问题,辨证方法处理问题能力得到尽情发挥。

问题导学下的例题教学,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错解的课堂生成,对一题多解的巧析深悟,对例题的巧设多问,多角度点拨,关注探究合作,拓展提高等,多管齐下,比单纯教师讲授效果更明显,更高效。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定义域最值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永远的定义域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归纳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