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一英语衔接教学
2015-07-04杨燕
杨燕
【摘要】学生刚入高一,英语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向高中英语过度呢?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語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改革方法 有效学习
引言:高中英语的教学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相对于初中英语,都有所提高和改变。然而这种改变,使的一些刚入校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常常抱怨,不能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学生要如何去改变这种情况?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现与大家谈谈。
一、培养兴趣,重树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对学生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的教学,随着内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困难与挫折的不断出现,如果再加上教师与家长的责骂,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下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重树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有趣生动的课件,挂图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精彩的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课堂上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课下多接触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和信任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英语活动,如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等,以此让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逐渐地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
二、改革教法,满足学生心理要求
为了使学生上课时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法、创设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抓着他们的注意力,去完成教学。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很容易搞成简单化、模式化和重复化的东西,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我们就要改革传统教法,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但重要的还是创设新的方法,只有不断改进教法、做到“适、新、趣”,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朗读训练为例,我设计并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一般式——学生朗读;2.范读式——教师或学生示范朗读;3.领读式——教师或录音带领,其余跟读;4.拉锯式——把学生分成A、B组,轮流朗读;5.扮演角色式——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担任课文中的不同角色朗读;6.欣赏式——把课文制成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学习。这些方法交替使用,就会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学”的重要体现,就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如何才能高效的学习呢?教师就要适当的给予指导和帮助。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课前自学,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第二、专心听课,上课要求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有意识识记学习的内容。第三、勤记笔记,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维一定要跟着老师走,笔记上体现出重、难点、疑点,便于复习。第四、及时复习,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对照笔记,记忆所学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归纳。学生学知识,要掌握牢固,就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有利于知识化零为整,形成体系。英语中讲究一种意思多种表达,如在学习问路的话题是,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出问路的几种问法,方便记忆。
3.指导学生收集错误习题。每个学生必须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所做错的题目收集整理,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并注明理由分析。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重视,会大大减少错误率。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为以后英语教学和学习打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要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充分适应高一英语学习,最终顺利地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张宇飞.中小学英语衔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2]闫祯.有效学习指导[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