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课程激发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探究

2015-07-04王海华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二语习得

王海华

【摘要】本研究从隐性课程的角度,基于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将隐性课程的可控因素与外语学习动机相结合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英语课堂的观察,发现在英语课堂上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隐性课程,能有效促进外语的教学。

【关键词】隐性课程 英语学习动机 二语习得

一、引言

学习者在二语的环境下,迫切需要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但显性课程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知识,往往只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填鸭式灌输,忽略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学习态度等。长此以往学习者易产生厌烦思想,拒绝接受语言输入。因此,外语环境下培养学习者学习动机,开发学习者的欲望,对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构隐性课程,将大量的課程信息潜移默化地弥散到教学环境中,能够引发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无意识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如何建构隐性课程来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1.建筑物。环境心理学和教学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周边环境、教学环境有较大关系。因此,以校园环境物质类建筑景观并非毫无感情色彩,而是传递着学校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潜在教育意义,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

首先,不同高校应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根据高校所在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及高校重点建筑学科等特点,高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及宿舍等应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建筑体现的是英式建筑风格中的一种——维多利亚风格,典型的维多利亚的尖顶红房子,还有精致的小花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的英语隐性课程学习环境。

此外,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例如教室、学校食堂、超市、校园标示牌等。这些也都是重要的物质隐性课程,将食堂每天的食谱译成英语,张贴在食堂的进出口处;在学校超市里可将商品的英文名贴在货架上;在校园人物雕塑上用中英文介绍;在校园草坪上写上英语警示牌,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增加英文氛围,有助于增强融入型动机。校园文化设施包括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校园广播是隐性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英语。

2.信息技术。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高度发达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代,因此可以通过学生习惯获取信息技术的途径来对其进行教育。教育者可以构建信息技术类隐性课程,提供学生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中隐性课程存在于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这些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潜在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类隐性课程亦是一种校园氛围,高校要重视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从学校学术地位的提升到学术活动的开展,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校园里处处弥漫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气息。校园文化类隐性课程可以延伸到外教沙龙,国外嘉宾演讲、报告会、英语角、话剧或戏剧表演、英语配音比赛、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有其显性的活动目标,但在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属隐性课程。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学校英语教育显性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态度和文化馆等的隐性课程教育,学生通过这种隐性课程“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自身需要的各类隐性课程资源”积极投身到校园的隐性课程学习中,隐性课程通过其负载的教育环境的信息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改变自身的内部心理环境,从而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内驱力,形成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师生行为。师生行为类隐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指通过教师的个人素质(言语习惯、语言行为、教师人格魅力、教师授课风格、思维方式等)、师生关系(教师自主与学生自主)及生生关系(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对学生学习动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其综合素质不仅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大量的广泛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还应教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这些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工具型动机向融入型动机转换,当学生发自内心想要学习了解英语技能和英语国家文化,就会增加对英语学习的情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习得,教师除了教授语言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辩证思考方式教会学生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大学院校中的教师不能只是充当教书匠,交给学生生存技能,更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已习得的内容上加以思考、创新。

5.课堂内外活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被颠倒,即学生在家里进行知识传输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点拨,与同学交流的方式来巩固知识,这样就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家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在学校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巩固。因此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并且在课堂上解除疑惑,教师不仅可以不用准备大量的教案及教参,节约时间,也能够为每个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将教学效率最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增加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

总之,根据上述分析,如从上述的七个维度,在我校构建起了隐性课程,将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根本性地改变,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为他们提高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二语习得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职校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