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中班主任的个性化教育
2015-07-02田冬芹
田冬芹
浅谈职业学校中班主任的个性化教育
田冬芹
摘 要:现在的90后学生,都是个性鲜明,见多识广,不是原来70后、80后学生,可以软硬兼施、连哄带骗。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做这些学生德育工作,也必须彻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有所成效。
关键词:个性鲜明;反思;个性化教育
一、案例故事
在我们的学生中,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对本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来读职高只是父母应要求自己来的。更有极个别学生自己早在初中就开始在“江湖”上“混”了,过得是痞子人生。
原来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生。平时在教室里也不违反班级班规,但是学习上也几乎是零。我也找过他很多次谈话,苦口婆心,甚至也威逼恫吓,希望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无功,他就是不搭理你,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任凭你老师如何教育,他就是不听,就是不高兴学习。我想这其中必定有一些原因,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形式化的教育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做足了功课,一击即中,打开他的心扉,走进他的心灵。
我从同学、家长那里彻底的了解了这个学生。首先家庭教育还是有问题的,在小的时候父母都忙于工作挣钱(孩子的家境富裕),对孩子关心比较少,都是外婆带大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上也是存在问题的,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交往在一起。其次,本身这个学生还是很聪明的,虽然不怎么学习,但是还是能考进我们学校,还是有相当的学习能力的,只是不愿意学习罢了。第三,他对经商非常感兴趣,整天琢磨怎样可以尽快的挣到一大笔钱。第四,私底下很多人叫他“大哥”。他跟着别人混,也有人跟着他“混”。而且非常讲义气,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什么问题,他经常帮忙“摆平”。
从这些情况中可以看得出,这个学生还不是到那种违法乱纪,捞偏门,走黑道,打打杀杀的那种地步呢。孩子的本性还是好的,但是也沾染不少“江湖习气”。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准备跟他好好沟通一次。一开始就笑着跟他说,原来看不出,我们班还有一位“江湖老大”在。我就把他有一次讲义气,帮助同学解决一个麻烦的英雄事迹讲了一遍。这时他嘴角流露出一丝丝得意的微笑。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欣赏你的。像你这样讲义气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这时,他谦虚的说话了,“没有,小事情而已”。我开始慢慢打开他的心扉了,我就继续跟他聊“江湖”的事情。既然他开始慢慢对我产生好感了,我给出我的一些善意的友情提醒,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我们不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混”到被学校开除,甚至被抓进去的地步。引导他要多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为自己今后人生作长远的打算。最后,我跟他说,我觉得你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做事也是有自己的分寸。可能你现在的专业不是你的特长,或者根本不是你喜欢的。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也不能硬逼着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我给你一些建议。
之后,我对这个学生的关心多数在“江湖”之事,不能让他偏离正确的轨道,不能出格就好了,“江湖”事“江湖”了。老师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是都能处理的了。我们班主任不能陷入到“班级保姆”或“班级警察”的角色误区中。还经常唠唠“生意上”的事情,善意的提醒一下,生意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对于学习上的事情,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吧了。
二、案例反思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学生有着向师心理。学生基本上也是默认教师的师道尊严,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接受教师教育。然而不论什么时期,什么地方,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有着鲜明个性的人,甚至不入社会主流,被我们认为是叛逆的人。面对这样学生,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是继续捍卫我们的师道尊严,强迫学生“学好”,按照我们既定的培养目标来矫正学生;还是适度的顺其自然,尽可能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学生在教室虽然只有个把个,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好,不仅这个学生没有教育好,还会影响或者带坏班级很多同学。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早出自老教育家陈鹤琴之口。全国著名的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也是经常提到这句话。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关键是看我们的教育观。何谓教好?蔡校长作了诠释:教好不等于把他们个个教得考上重点中学。把原来不懂礼貌的教成讲文明礼貌了;把原来不遵守纪律的教成不旷课、不迟到;把原来爱打架的教成不打架了;把原来各科不及格的教成及格等等,也就算教好了。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他们教好,而不是把他们推给社会,推给孩子的家长。但是教好他们,也是有方法的,也是有不同的标准的。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把学生往死胡同上推。
面对这样的学生,你再去用教师的师道尊严去压他,用学科知识教育的要求去逼他,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这个学生被迫离开学校,真正的被推向社会,甚至推导堕落的一面去。学校虽然有学校的教育目标,有学校人才培养要求。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特点都是不同的,学校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标准件。不是每个人都要“被培养”成家长、老师说希望的一类“人才”。所谓因材施教,对待这样极个别学生,能教育他们不危害社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一段迷茫的人生阶段,能给学生一种“支持”而不是“强迫”,可能会取得教育的最大化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