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苯醚甲环唑FS防治小麦全蚀病田间效果试验
2015-07-02闫佳会
闫佳会
摘 要:为了明确3%苯醚甲环唑FS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3%苯醚甲环唑FS防治小麦全蚀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苯醚甲环唑FS防治小麦全蚀病,使用剂量为600g/100kg种子时,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76.81%。因此,生产中推荐该药剂的使用剂量为500~600g/100kg种子。
关键词:3%苯醚甲环唑FS;小麦全蚀病;防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86-02
小麦全蚀病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Walker)引起的,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黄淮、西北等麦区。全蚀病主要破坏小麦根系,可造成受害麦田减产20%~50%,严重者甚至绝收[1]。目前,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较少,生产上常采用轮作换茬、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全蚀病的发生[2]。在化学防治方面,因长期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杀菌剂进行防治,易造成抗药性,因此筛选其他有效的杀菌剂并进行使用剂量和安全性的研究势在必行。本试验对不同剂量的3%苯醚甲环唑FS防治小麦全蚀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为其在生产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通麦1号。供试药剂为3%苯醚甲环唑FS(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城关镇下庄村。试验地点海拔2 700m,土壤为栗钙土,土质疏松,肥力较低,旱地。底肥施二铵15kg、尿素15kg。2014年4月11日拌种种植。
1.3 试验设计 供试药剂3%苯醚甲环唑FS设3个剂量:制剂量1号(400g/100kg种子)、2号(500g/100kg种子)、3号(600g/100kg种子),4号为对照药剂制剂量433g/100kg种子,5号为清水对照。试验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重复4次。包衣和拌种方法:各处理按4次重复的药、种量,先将称好的药剂加水稀释,加水量1 500mL/100kg种子,然后将药液缓慢倒入备好的种子上,边倒边搅拌使药液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表面,晾干后即日播种。播种采用人工开沟定量手溜法。
1.4 药效调查方法 调查出苗率、苗期、拔节期调查病情指数,蜡熟期调查白穗率,共调查4次。每小区Z字形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共调查100株,用铁锹将整株小心挖出来,应使根系尽量保持完整,在水中清洗干净,在白色背景下调查根系发病情况,以每个植株根部受侵染的百分率分级。分级标准如下:0级:不显症;1级:1%~10%根发病;2级:11%~50%根发病;3级:51%~100%根发病;4级:茎基部变黑;5级:茎基部变黑,并且叶片黄化;6级:茎基部变黑,并且叶片枯死。
1.5 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1、表2可知,3%苯醚甲环唑FS有效成分低浓度(400g/100kg)、中浓度(500g/100kg)、高浓度(600g/100kg)3种供试剂量处理种子,在小麦蜡熟期调查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61.56%、69.65%、76.81%,防治效果随着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而对照药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敌委丹)防效为77.87%。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与低浓度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中浓度处理、对照药剂处理与低浓度处理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表1 不同处理防治小麦全蚀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药剂
处理\&制剂量
(g/100kg种子)\&末次药后7d
防效(%)\&差异显著性\&0.05\&0.01\&3%苯醚甲环唑FS\&400\&61.56\&c\&C\&500\&69.65\&b\&B\&600\&76.81\&a\&A\&3%苯醚甲环唑FS\&433\&77.87\&a\&A\&]
表2 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F值\&F0.05\&F0.01\&区组间\&3\&34.02\&11.34\&3.98\&3.86\&6.99\&处理间\&3\&243.3\&81.1\&28.45\&3.86\&6.99\&误差\&9\&25.66\&2.85\&\&\&\&总变异\&15\&302.98\&\&\&\&\&]
2.2 安全性评价 试验期间对各药剂处理进行了观察,未发现药害,也未发现对小麦生长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3 结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全蚀病,每100kg种子拌种用药量以500~600g为宜,使用时将药液缓慢倒入备好的种子上,边倒边搅拌,使药液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的表面,晾干后即日播种。
参考文献
[1]孙静,宋玉立,何文兰,等.小麦全蚀病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J].河南农业科学,2010(5):134-137.
[2]王保通,商鸿生,李强,等.硅噻菌胺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26-28,3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