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探析
2015-07-01文妙虹
文妙虹
摘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应遵循目的性与时效性原则、系统性与多样性原则和阶段性与长期性原则。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保证。实践教学活动资源的整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物质前提。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4802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大胆尝试,是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大胆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但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采取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否定一些道德价值,让一定的道德规则和理想内化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学生对规则、条例的遵守并不是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这种缺乏心灵教育、强制性的灌输方式违背了人对道德的基本需要,使得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没有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要求就不会有接受者的德育,不要主体活动动力源泉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外练论”的典型代表或变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校园文化和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有目的地开展校内和校外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社会实践生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真正实现道德社会化。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了传统灌输教学的缺陷,而且能让青年在各种历史文化活动中认同高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使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从而激发道德行为,发挥渗透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方式单一,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实践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单一交流方式,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直面社会各种信息,直面学生的各种疑虑,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学生辨别是非道德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2]青年时期是道德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在社会历史环境中为自我定位,促使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和道德状况进行反思,并勇敢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践育人是中共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部署。围绕着一部署,各大高校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实践育人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没走向规范化、程序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和时效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针对当前社会现象或学生思想政治所存在的问题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做到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切实地感觉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2.系统性和多样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等五门课程。五门课程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应围绕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根据每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套系统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计划,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避免重复化、形式化和随意性。
3.阶段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实践活动。它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为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应设定阶段性和长期性目标,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档案管理机制,实行一对一的后续跟踪和教育,对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学生实行危机干预。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路径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虽然都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但由于实行的是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负盈亏的办学模式,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着思想认识上不重视、经费和人手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除了提高思想认识以外,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构建起实践教学活动管理体制。
1.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面向全院学生,涉及面相当广泛。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需要高校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建立起融合院团委学生会、教务处、学生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在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系中,由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院院长、分管教学的教务处处长、学生处长等组成领导小组,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组成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机构,负责领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思政课教师和各系党支部书记、团支部负责人组成以系为单位的指导管理小组,具体组织实施。
2.实践教学活动资源的整合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物质前提。传统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都忽略了社会、家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现实教育往往忽略了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忽略了社会、家庭、学校三股合力的所用。民办高校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投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真正面向社会,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资源和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重大作用,才能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校园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如直接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开展专家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教育片等。
其次,开展社区活动。社区环境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应该成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再次,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地,开展社会活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等很多社会公共资源都实行对外开放。高校应主动与相关机构建立教育基地,并把它作为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地。
3.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大高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出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参观访问法。如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访问,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社会调研法。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或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调研,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社会的能力,达到增强民族自信性、自尊心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社会体验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如开展“三下乡”活动、小记者采访、参加社区服务或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4.实践活动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目标的检验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根据实践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方式评价。如思想汇报、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专业性的实践教学,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心灵、言行的教育。因此,有些实践行为效果难以实行量化考核,而应该实行过程考核,建立起近期、中期、长期的考核目标,并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评价与辅导员学期评价、学生日常民主管理评价相结合,把它载入学生的学籍,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一部分。对在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实行嘉奖,如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加分或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评比中优先考虑;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学生要实行跟踪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0826.
[2]王颖,俞树彪.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