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15-06-30王昌

甘肃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整合阅读语文教学

王昌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阅读;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90—01

语文教学的两个核心任务:阅读与作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新型的网络阅读训练方法

传统的阅读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自由选读课外读物,但往往收效甚微。我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让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地读完一篇课文,孩子们的眼睛看着书本,确实在好好读,可是读后,老师就文章的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向学生提问,80%的学生却一问三不知,好像没读过似的。孩子们也挺委屈,问题出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复杂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学生不仅眼睛看,而且要用心"看",用手"看"。这也正是大文豪鲁迅先生最为推崇的阅读之道。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让孩子既新奇而富于想象,更有机会参与,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训练方法。

我在教学中利用学校网络教室安排的阅读方式主要有:

(一)预读参考读物: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情境,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参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产生联想,唤起精读课文内容的欲望。

(二)精读中心课文:在课前,教师收集预习信息,诊断学情,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课堂上,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也可以与教师切磋,同样也可以寻求同学与教师的帮助,这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导学,学生自学、互学,人机对话的多向交流,变学生被动获取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扩大学生活动空间,对于学生在自学互学中尚未能解决的疑惑,通过教师启发性的精讲,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

(三)扩读辅助读物:精读课文后,指导学生扩读一些辅助性读物,让学生应用精读得到的种种经验,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扩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扩读是应用。

二、计算机与作文教学的初步整合

(一)创设情景、收集资料,降低写作难度,有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第一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景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采用先“局部分说”,然后“整体总说”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头讲述,降低写作难度。

第二阶段,给学生上网络作文课,围绕作文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态的录像资料、优美准确的范句例文,组成作文资料库,供学生查询调用。并向学生提供校园网、因特网上的作文信息。查询信息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共享,这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二)加强评改,提高鉴赏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大纲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要求。那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作文评讲课该如何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实现这一要求呢?

1.出示例文,提炼方法。

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向学生机传播有共性的例文。让学生围绕“ 用一件事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求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这一习作要求阅读、点评例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明确而清晰的观点。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修改,让学生用插入注脚的方法修改、注明文章的优缺点,并存盘。

2.显示特景,重点口头分析评改。

教师取得反馈信息后,针对评讲的难点,用计算机显示出某些特景,及时让学生校正修改的内容,并引发学生新的注意、疑问,产生不满足于现有知识而去探求修改作文的最佳方案。

3.上机修改,相互学习。

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再次查询调用网络中的作文资料,补充修改习作,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一边监控学生的输入进度,一边针对学生输入过程中文章出现的问题在网络上联系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修改中的个别化辅导。利用网络监控功能,进行个别学生的作文指导。对于已经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好的,则可以叫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调用,进行评改。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整合阅读语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