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2015-06-29徐西洋
徐西洋
摘 要:在学校中,计算机网络的引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能够从网上获取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从网上获取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且针对性较差。本文首先讨论了当前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面临资源缺乏的现状,然后提出建设学校资源库的重要性,并且系统地从几方面阐述了建设学校资源库的原则、步骤及相关的注意点。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背景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正深入进行,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条件日趋完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无现有资源可用,资源杂乱无章以及同事之间资源不能共享等情况,被迫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资源的寻找上,这一现象严重困扰着教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建设和完善科学、开放、动态、符合新课程理论、适合教师使用的资源库已迫在眉睫。
二、建设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
第一,建设教学资源库,可解决学校教学信息化过程中软件资源紧缺的问题。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各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的硬件条件、外部环境都已基本具备,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做到资7源共享,以解决软件资源紧缺的问题,做到软硬结合。
第二,建设教学资源库,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整合的能力。资源库中的资源都是教师的原创,这无疑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制作和能力。通过建设资源库能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老师在网络中苦苦搜索而没有所获的情况出现,从而减少重复劳动,把教师解放出来。
第三,建设教学资源库,能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集合所有人的资源,做到资源共享,这才是建立资源库的最终目标。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三、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原则
“科学、开放、易用”,是搭建资源库平台的指导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开放的平台、简单易用的过程这三者是必不可少的。规划设计是灵魂,搭建合适的平台是基础,使用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库真正在学校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作用。
四、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实施步骤
1、资源库素材的搜集整理
要建立资源库,没有资源便无从谈起。对于学校来说,建立学校资源库所需要的资源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软件及其它常用软件。其中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每位老师都会有很多,我们可从教师手中收集,教学软件及其它软件可通过网络下载或通过购买的形式进行收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软件、常用软件等进行分类,再细分到学科、年级,老师们可以很方便的搜索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服务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应用广泛的文件传输形式,它的优势在于服务器搭建容易实现,老师们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FTP服务器,用来管理存储所收集到的学校中的共享资源。FTP的具体建立过程包括:
(1)FTP安装。FTP软件又很多,我校选用的是Serv-U。Serv-U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服务器端安装软件,下载安装文件后按照提示进行安装操作即可。
(2)建立FTP域和用户
充分考虑到资源库共享这一目标,首先建立公用域,然后在域下建立以下用户:
①公共用户:实现资源库共享。学校所有教师可以匿名登录,浏览并下载其中所有资源,但不能上传和修改。避免公用资源的被修改。
②管理用户:对公共用户中的资源进行管理,开放所有权限。管理用户只有学校资源库管理员可以使用,禁止非管理人员使用。
③个人用户:为学校每位老师建立自己的用户,每位老师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开放所有权限,在个人用户中,教师个人可执行移动、复制、修改、上传、下载等所有操作。
3、资源库的使用
教学资源库能否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要想教学资源库建设得好,必须把它应用于教学中,不断完善。资源库建成后,可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教会老师们如何使用FTP进行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同时强调使用的规范性。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利用和开发教学信息资源,在教学应用中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扩充、完善资源库建设。
五、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
资源库的建设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是很难成功的。
其一,应成立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校长、分管领导、资源库管理老师、一线教师代表等组成。应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共同建设并维护好资源库,使之发挥最大作用。
其二,应加强管理员教师的培训工作。资源库建设的如何,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老师的工作。资源库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应对管理员加强责任感的教育,并且加强对管理员的技术培训。
其三,应发动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来建立维护资源库。资源库的使用者就是广大一线教师,他们既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又有教学实践,他们切实了解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由各分管领导牵头,集中学校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充分调动教师制作资源的积极性,来不断充实资源库,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2、要对资源库做定期的更新维护
资源库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是动态的。许多学校把资源库的框架建设当作是全部工作,而忽略了对资源库的更新维护,只有更新维护好了资源库,才是真正完成了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的更新维护主要是指增加、修改、删除资料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需要,我们要对资源库里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操作,让我们的资源库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符合新时代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资源库为教师服务,我们建设的资源库生命力就得到了延续。
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开发运用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关于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徐宁成、张海云 教育信息技术 2007.7
[2]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9
[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周鸿铎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