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构建与探索

2015-06-29武冬梅肖伍英李锦莲朱建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多学科硕士研究生

武冬梅 肖伍英 李锦莲 朱建华

【摘要】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构建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学科交叉综合实验教学能够创建优质的药学实验环境,打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二级学科的多项结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化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提升药学综合应用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药学专业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所开展的实验教学现状,并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实验对高级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药学研究生教育中构建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方法探索。

【关键词】药类大学 硕士研究生 多学科 交叉实验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3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9-02

药学事业一直是我国医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教育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药学教育中所包含的多个二级学科之间都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实验教学部分,课程与课程之间也都有着一定的关联。然而,在大部分高等教育体制下,特别是在药类大学中,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往往难以实现学科结合,学科课程以及实验主体过于单一,知识讲授以及实验技能讲解过于零散,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不达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学科交叉实验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成为药类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

一、多学科交叉实验的价值

我国药学专业的发展时间较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经验不足,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硕士研究生大多通过独立的学科学习和实验来掌握十分分散和孤立的药学知识以及药学技能,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宏观认识,一方面不利于对于自身未来所从事药学职业中各项药学服务流程的掌握,另一方面也难以为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系统的学科知识基础,最终造成了医药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

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实验,能够将药学专业中的各专业学科实现体系化,凸显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强化学科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更为自由的创新空间,避免学科交叉培养的盲区。特别是在新的药学事业发展环境下,服务型人才与研发型人才需求已经成为药学人才需求的主流,多学科交叉实验除了能够凸显药理学专业特点之外,还能够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让全方位的硕士研究生成为综合人才。

二、药类大学硕士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构建

1.建立学科交叉实验环境

大部分药学专业针对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原本是由不同学科的教研组所掌管,类似单一、独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下,实验室的建设只着眼于自身需求,常常有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一些实验仪器和专业设备等也难以在不同实验室之间交换使用,导致人力、物力以及彩礼资源的多重浪费,建立学科交叉实验室迫在眉睫。

将学校内多个教研室的实验课程统一收编,设立专门的实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原属于不同教研室的全部实验课程管理工作,坚持“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着眼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要将学科的独立性作为考虑要素,以化学实验项目以及基础实验项目为划分依据,提升学科之间的实验交叉与结合,降低实验室设备、仪器限制和浪费现象。

2.确定多学科交叉实验项目

硕士研究生在结束学科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验技能培训后,可以随机组成实验团队,并根据实验教学标准以及实验室条件选取实验课题,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技能水平出发,确保实验可行性。所选取的实验课题也应充分保障硕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团队协作下进行深入协商实验项目。

3.制定多学科交叉实验计划,优化实验方案

在进行正式实验前应大量搜集课题有关资料,满足实验工作的文献资料需求,洞察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并全面结合实实验环境制定实验计划,通过预实验办法不断改善实验计划中存在的不足,让实验方案呈现最科学状态。

4.开放实验环境,落实实验方案

实验团队是由硕士研究生所组成,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对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开放实验环境能够让实验团队中的各个成员高效分配实验时间,导师在这一过程中予以实验指导和答疑支持。成员可以根据实验现象和进展不断进行学术交流和分析,培养自身独立思考,探索的专业能力。

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倾向于实验教学,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构建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交流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拓展人才专业视野,强化科研意识,多学科交叉实验的构建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主流教育理念,但在师资条件以及物质条件上的缺乏,多学科交叉实验体系尚未形成,这也将是未来学科教育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管晓霞,钟书华. 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J]. 高等教育研究,2011,02:45-49.

作者简介:

武冬梅(1967-),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博士,佳木斯大学药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细胞电化学。

猜你喜欢

多学科硕士研究生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基于MOOC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模式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硕士研究生学术热情的影响因素研究
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