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
2016-02-18辛敏英姚远黄金
辛敏英+姚远+黄金
摘 要:本文结合学院在学科、生源、师资及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对多学科跨专业协同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从生源专业、项目设置、导师合作、院校政策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交叉学科专业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为多学科交叉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
收稿日期:2015-09-15
基金项目: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13JGXM-MS20)。
作者简介:辛敏英(1971—),女,江西万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考研究。
1.多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分析
(1)多学科并存、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氛围。多学科培养氛围是提升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条件。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目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二级学科。这四个学科共处一个学院,便于学院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进行学科协同调配,使多学科跨专业协同研究生培养成为可能。
(2)研究生生源的多样性。表1给出了学院在2010年至2014年招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本科专业情况,该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较好,第一志愿就能满足招生名额。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生源呈现多专业化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现象,生源多达13个不同的本科专业,除了材料相同或相近专业外,跨学科跨专业多达10个之多。表2是学院2010年到2014年招收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本科专业情况。该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较少,主要靠调剂。从表中我们可以,该专业生源也呈现多专业化,存在明显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现象,涵盖了材料、电子、能源、高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从以上两个专业的生源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院多年来一直存在多学科和跨专业研究生招生,学科跨度之大,学生本科背景之广,学生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差别之大在同校其他专业的招生中都是少见的。
(3)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决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导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背景、科研能力、学识水平、专业视野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目前有52名研究生导师(不含校外兼职导师),研究生导师的学位及专业背景等基本情况如下表3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近90%,专业门类较多,以材料类专业为主,呈现多样化的专业背景,这有利于研究生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培养,具备了指导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4)多样化的培养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有新型电子功能材料、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功能薄膜与耐磨涂层、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光化学及应用技术、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先进成形加工工艺及模具技术、新型建筑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无机发光材料、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10个研究方向,涵盖了材料、电子、能源等多个领域。多样化的研究氛围,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性的培养。
2.多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模式建议
(1)制订多学科协同研究生培养方案。现在培养方案是以单一学科为基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精深性,把学生的培养局限于某一专业范围内,这种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思维不够活跃,视野不够开阔,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设置多学科协同课程体系。现在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以某学科为主而设置,课程结构弹性不大,对于跨学科的选修设置远远不够;在排课上往往以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为标准错开上课时间,即使学生有跨专业选课,往往由于上课时间冲突而放弃;而且现在一门课往往由某一固定老师任课,但老师并不具有跨专业背景,学科视野有限。多学科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以学生需要为驱动力选择课程内容。体现在授课方式上就是每一门核心课程都由不同学科的老师组成课程小组共同设计和讲授,每一个老师都参与课程教学和讨论。
(3)采用团队导师组制,由多学科领域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
(4)构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首先深入分析影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各个指标特征,研究影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设置各个指标权重的方法,考证合理分层设置不同级别指标的办法,形成一套能科学、合理地体现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3.结语
根据以上对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研究生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招收的研究生本科专业呈现明显的多专业和跨学科分布特征。
(2)多学科跨专业的规模仅限于某学院,规模小,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呈多学科分布特点,但单个导师的学科背景仍然太专业化,导师只有通过合作,形成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科研团队,应提倡建立研究生多学科协同培养模式。
(3)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让多学科跨专业招生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培养的主体模式。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01):58-60.
[2] 王玉龙,曾庆军,薛文涛,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
[3]占莉娟,胥青山.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及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