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5-06-29雷芳
雷芳
【摘要】针对“电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性强、内容广及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高等问题探索研究在“电路”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将授课内容模块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最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电路 工程实践应用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8-02
一、引言
“电路”课程是电气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的先修课[1]。
电路内容涵盖面广,理论教学学时分专业不等。授课范围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为适应电类不同专业的需求,如何對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引导学生通过电路课程学习,充分了解电路知识体系构架[2],是电路教学探索与研究的重点方向。
模块化教学法是针对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及合理安排,以提高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使不同专业学生根据本专业培养模式学习该门课。
二、“电路”课程教学现有模式
首先,传统“电路”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其中占用课时比例最大的是概念的讲授和方法的灌输,其教学模式倾向对概念的理解和解题技巧的考察,学生“学而不用”或是“学而不能”,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3]。
其次,“电路”课程内容安排从研究方法分主要体现在电路分析和电路综合两部分[4]。不论是哪一部分内容大都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采用PPT授课,大班教学,以“填鸭式”为模式,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上完一次课后收获不多,从而教学目的不能很好达到。
最后,根据“电路”课程教学现有模式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电路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鱼”。
三、“电路”模块化教学法实施过程
模块化教学法的基本实施过程是以课程内容的设计为核心,然后依据不同侧重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授课。其中,授课内容的设计主要有理论模块授课设计以及电路综合应用模块授课设计两部分。相应教学手段则包括多媒体演示、互动式趣味教学、横向关联式教学、实例讲解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1.“电路”授课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1)电路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授课模块的设计。课本中的前几章主要是关于电路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可以说这一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基本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这门课程考核中达到合格。
因此,教师需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格外重视。与此同时电路理论的讲解又非常抽象,比如第一章中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概念以及判断电路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许多学生都反映不能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这样的模块,如果采用“比喻式”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设计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以及元件吸收功率和发出功率的特征描述出来,可以让学生既有兴趣听又印象深刻。
此外,在电路理论内容这个模块的讲授中,电路的一些等效变换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课程更加生动,然后讲解等效变换的原理,最后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原电路和等效变换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加深学生对等效变换原理的掌握。
(2)电路综合应用授课模块的设计。在电路教学中,除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讲解还包括综合应用电路的分析。综合应用电路分析中的电路模型大多是基于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电路而来,所以这一部分授课设计需要教师对工程应用中一些典型应用电路有所了解,并将其合理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方法则是实例讲解式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再是学而不能和学而不用,学生也因此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基于内容的模块化教学中还包含对学生课堂的组织以及课后的内容安排。最好采用互动式学习方式,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总结
模块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电路”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模块设计,设计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针对内容的侧重点以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变得愿意学,喜欢学。
参考文献:
[1] 廖永忠. 本科院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14: 92-94.
[2] 张宇飞. 电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6: 80-81.
[3] 李悦丽,张汉华,黎向阳. “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法探讨[J]. 中国电子教育, 2013,2:54-56.
[4] 单小琴. 电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