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2015-06-29何艳春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受力实践作文

何艳春

【摘要】小学生很多怕写作文,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最重要的,确实缺乏独特的感受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种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 感受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3-0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怕作文”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二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然而,即使有兴趣把生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却又下笔维艰,因为,即使有了生活,也缺乏一定的感受能力,而且,不能笔下生辉,也写不出好文章。影响小学生写作的原因方方面面,首先要加强的是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能力,因此,必须强学生的观察训练,丰富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提高生活品味,促进思维发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

感受能力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写文章首先是要有感受,只有感受到了,才会“情动而辞发”。感受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表达思想感情。感受能力有利于文章生动地表达情感及意思。同一题材的文章表达的效果,由于个人感受而迥然不同。例如同样写《家乡的风貌》与《公园的一角》,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前者比后者容易写,因为农村的孩子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和家乡的各种变化有着亲身的体验,对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后者则容易许多,因为城市的孩子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在公园消耗掉不少的时间。如果没有感受能力为前提,农村孩子写不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城市孩子写不出公园的俏丽多姿。

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呢?

一、训练学生视觉与听觉的能力

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必须吸收大量周围信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多做定向观察,围绕同一观察目的,同一内容,在观察中把观察动植物、景物、场面、事情、人物等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多看、多听、多问的好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逐步做到会听、会看、会问,并且及时记录见闻和感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学生不仅要注意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对生活的空间,有一个广泛的感受,对空间中的事物,有细腻的感知,只有善于发现,才能在有限的生活中的到无限的素材。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思维能力,使其对事物的形成、方位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尽量做到视觉感受深刻透彻,听觉感受绵远悠长。比如,正确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声音的不同特色,如: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的鸣笛声,人们的呼喊声等,这些声音,只有先用听觉来感受,才能用语言来表达。再比如,恰当指导学生感受春天里公园的绿色,小草的嫩绿、石头的青绿、树叶的柔绿、这些绿色,只有用视觉感知后细细品味,才能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二、训练学生感受的独特性

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自然会有主观认识,这种认识具有独特性时,才能生动、深切。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去挖掘其内含,使之能够产生不同的感受。如同样是写《我的妈妈》,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妈妈对我照顾十分周到,天天早起晚睡为我洗衣做饭 ……”有的则这样写:“从妈妈那慈的目光中,我感受到妈妈对我是那样关怀、体贴,使我充分感受到了母爱是伟大的……”前者由于体验浮泛,表达不够真切,而后者,确实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感受独特因而表达生动。

如何训练学生感受的独特性呢?

我认为,重视实践,乃是第一位的,感受依赖于实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了解事情的真谛,深觉生活的可爱,没有实践,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虚幻而不切实际。实践决定思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了丰富的实践,还必须做到教、学、练相统一,动脑、动手相结合,这是训练感受独特性的有效措施。把自己想到的要说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课本中学到的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训练学生感受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得到的东西与课本中所学的东西都是密切相关的,必须思考得深、透,这样才能把真实感受描绘出来。

有了独特的感受之后,教师要注意在语言表达上引导学生,使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训练学生抓住本质思考入微时,要注意步步引导,不可一蹴而就。如指导写难忘的教训,则先要学生抓住“教训”来写,使学生受到教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使学生难忘,学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指导學生写某一处景物时,先启发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然后分析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从中能够体悟到什么,情景交融。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要先明确众多感受中的一点或两点,然后围绕这个点――也就是中心思想安排事件,列出提纲,要注意重点段突出,不可横排直叙。

随着训练深入,使学生明确写人要突出人物特点、本质、思想,写事要突出事件的重要意义,写景状物要表达真实感受,总之,只要善于抓住人、物、景的独特之处,深入体会其本质特点,独特之感便能体现于行文之中。

教师还需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情境,使其增强感受意识,体会事物所固有的特性,培养感受的独特性。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情感的丰富性。

学生想象力的形成离不开感受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感受内容更加具体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更充沛。

如何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呢?作文教学中从教材出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充事实情节的不足,激发作文情趣,增强感受力,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结构变化,不断拓宽思维空间,展开想象空间,依据学习规律,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见木不见林,不善于抓住事物特点,对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抓住事物本质,仔细观察,加入联想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想方设法进行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扎扎实实地搞好训练。

参考文献:

[1]于树漫 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 2006.10

[2]赵东阳 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12

[3]李红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考试周刊 2014.94

猜你喜欢

感受力实践作文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