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伪娘”现象的社会原因分析
2015-06-29陈晴
陈晴
【摘要】伪娘现象是最近几年逐渐风靡我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伪娘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对自我性别角色的不认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大众群体的影响造成的。本文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来探析伪娘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以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伪娘 性别角色 社会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6-01
一、前言
近年来,伪娘现象屡见不鲜,先有超男刘著,又有武汉各大高校男生组成的“爱丽丝伪娘团”,都先后受到了大家的热捧。当大家对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时,我们就该思考伪娘现象是缘何而起的。
二、伪娘的界定
伪娘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的动漫里,在动漫里它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色彩。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界定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将伪娘理解成“缺乏阳刚之气,且行为、举止酷似女孩的男孩”,并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理解和使用该词。[1]本文将结合伪娘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三、伪娘现象的社会原因
伪娘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危机
家庭作为社会的初级群体,也是个体最初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个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社会环境结构中独特的社会化场所。[2]然而,一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导致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表现出双性化特质,把男孩当作女孩来养,把女孩当作男孩来教育。这些独生子女大多数没有体验过兄弟姐妹的角色,也就缺少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别身份启蒙,而伪娘也是一种角色扮演的心理慰藉。[3]他们欣赏自己的“伪娘”这种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伪娘只是他们逃避的一种姿态,更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
伪娘是病态社会的一种反映,在多元化的表象下还有一个扭曲的价值取向--成名。这种价值取向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缺失。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经验累积的结果,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当今的教育体制却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女老师,这对男孩子的性别塑造和性别角色获得有重要影响。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包含着大量的观察和模仿,男孩子在学校中观察、模仿的对象只有女教师,这就会严重影响男孩子性格的养成。此外,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的大小,造成了学生以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为目标。他们会想尽办法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名人。伪娘正以另一种文化形式侵略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他们就是学校教育的受害者。
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因素外,大众媒体也在别有用心的吹捧、炒作伪娘现象,这种现象被无限放大,甚至还影响了一些青少年把这种角色作为自己的榜样。
3.大众传媒的宣扬
当今的社会是提倡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在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把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作为自己的标杆。大众传媒为了迎合观众的这种“审美”要求,更为了搏收视率,而大肆宣扬这种现象。伪娘已经在社会上存在了很久,能够一夜爆红,都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当伪娘现象不斷受到热捧,又进一步促使了一些男孩子把自己塑造成伪娘的心理,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甚至还有人认为越荒诞越有价值,越不合常理越能被媒体热炒,越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在媒体的大力推行下,当今的选秀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荼,越是特立独行越能吸引人们的目光。[4]可以说大众传媒在伪娘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结论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伪娘现象的产生也是家庭、学校、传媒等一切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反映了在当今社会状态下,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重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并存,伪娘现象只是社会流行文化中的一种,家庭、学校和传媒需要共同努力才能遏制伪娘现象的不断蔓延。在我看来,伪娘现象不值得提倡,但也不应一味批判,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海晓龙,高鸽.“伪娘”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黑河学刊,2011(05):142-143.
[2]奚从清,沈赓方.社会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6.
[3]夏靖.伪娘:病态价值观和中国式教育的殉葬[N].重庆日报,2010-07-09.
[4]徐敬春.从伪娘现象看当代审美文化[J].当代小说(下),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