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交替2例分析

2015-06-26俞晓珍

心电与循环 2015年5期
关键词:波群心包心动过速

俞晓珍 李 珊

电交替2例分析

俞晓珍 李 珊

例1患者男性,48岁。因右上肺癌术后1个月,恶心呕吐2d入院。患者2d前出现呕吐、腹胀,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及胸部疼痛。体检:体温36.3℃,血压110/70mmHg,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心脏超声诊断心包积液,最宽处约33mm。常规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113次/min,P波形态一致,P-P间期规则,P-R间期固定为0.16s,QRS时间固定为0.08s,各导联QRS波群振幅呈高低交替性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QRS波群电交替。

图1 例1患者的心电图。

例2患者男性,74岁。病史不详,急诊心电图(图2)示长ⅡP波倒置,P波形态一致,P-P间期规则,频率94次/min,P-R间期固定为0.14s,QRS时间固定为0.08s,QRS波群主波呈上下交替,T波振幅呈高低交替性改变。心电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和T波电交替。大约20min后,患者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图略。

讨论在起搏点不变的情况下,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T波发生交替性电压和(或)波形的变化称为电交替。最常见的情况为2∶1电交替,即每隔1次心搏出现1次不同电压和(或)波形的P波、QRS波群、T波。电交替分为“完全性电交替”和“不完全性电交替”,前者是指P波、QRS波群和T波同时发生交替性变化,后者是指仅1种波(P波、QRS波群或T波)发生交替性变化[1]。本文2例均无心房波电交替,属于不完全性电交替。

关于电交替心电图的发生机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迄今尚无定论。很可能不同情况产生的电交替发生机制亦不同[1-2]。

完全性电交替是心包积液的病理特征,但较少出现,只有在心包大量积液、有心脏压塞征象和心包壁有很多浸润病变时可见到。不完全性电交替虽然较常见,但缺乏特异性,可作为心包积液的辅助诊断之一,但如持续存在并极为显著,则是心包积液的有力证据,如例1患者。正常情况下,心脏沿长轴旋转由螺旋形心肌收缩和大血管的舒展引起,受肺和纵隔松弛、充填和轻度压迫影响。心包积液时心脏受周围肺组织和纵隔制约作用减弱,可在心包腔内较为自由地周期性“运动”,导致P向量、QRS向量和T向量发生交替性改变,因而产生P波、QRS波群或T波发生交替性变化。

心动过速出现的QRS波群电交替可能由于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传导系统不同程度缺血而致不应期明显延长,当激动通过该处可发生2∶1阻滞或不完全性除极和(或)复极而发生电交替。旁路参与的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电交替发生率较高,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激动在旁路逆传速度较快,当其抵达心室传导系统时容易发生交替性传导延迟。阵发性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出现明显的QRS波群电交替,若心率<180次/min,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为90%,若心率>180次/min,则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为80%。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出现QRS波群电交替,也提示旁路参与心动过速的形成。

电交替作为某种疾病的诊断指标并无意义,因其敏感度太差,但电交替作为提供临床诊断的线索还是有相当的价值。诊断电交替尚需排除呼吸引起的P波、QRS波群和T波电压变化、双向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和左右束支交替性传导阻滞等。另外有学者提出电交替若发生在心率缓慢时,则提示心肌病变严重,预后较差[3]。本文例2患者在心率94次/min时出现了QRS波群和T波电交替,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一现象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图2 例2患者的心电图。

[1]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275.

[2]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3]何方田.临床心电图祥解与诊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4-35.

2015-05-12)

(本文编辑:马雯娜)

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俞晓珍,E-mail:syyxz33@163.com

猜你喜欢

波群心包心动过速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9》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胸闷、气短可能是心包积液惹的祸
《思考心电图之158》答案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