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班会的几点思考
2015-06-25王黑铁
王黑铁
班会平常,但其生存现状却并不容乐观;班会无常,故其生活写真千差万别;班会非常,但其生命特质却并不被大多老师所认真思考。笔者这里试挑起这个话题,希望能启迪智慧、引发争鸣。
一、班会的生存现状
班会,顾名思义,就是班级的会议、班集体的聚会。实际上,我们有时也称其为班会课。这是因为,班会是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和对象、教学课时、教学设计等跟一般文化课无异。然而称其为课,却又理屈词穷,因为它并不具备课程的一些基本要素,既没有课标,也没有教材和可供借鉴的案例、课件。所以,很多班主任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班会课怎么上。另外,一般学校都只是把班会作为班主任的份内事,在绩效上并不会给予额外的课时津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班主任组织班会的热情。他们对班会有普遍的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自言自语,班会课成了其发号施令的“一言堂”;有的不言不语,班会课成了其闭目养神的“钓鱼台”;有的只是做做样子,等学校检查一过便宣告结束;有的索性连样子也不做,随便从网上“复制粘贴”一份材料交差。
有些老师总觉得班会可有可无,最好是无,无事一身轻,每周45分钟也是浪费,不如用作学科教学来得实在。这些老师有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维,成绩压倒一切,分数才是“命根”。再者,学生道德的高下,评价上不易操作且具有滞后性,而学生成绩的高低是近在眼前的,也是学校对教师考核的重心,关乎老师的切身利益。这样,班会就成了重灾区,常常被挤占或挪作他用。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班级管理理顺了、心理工作做通了,教学成绩也不会差。然而,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却不是人人能够。由此,班会的生存尚属不易,质量更无法保证。
二、班会的生活写真
事实上,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现成的教案,也是班会课的一大优势,没有了抓手也就没有掣肘,正好给班主任发挥聪明才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然而,有些班主任进行班会设计时明显缺少主题意识和目标意识,他们自以为班会就是活动,就是让学生放松。有一节“诚信”主题班会,整节课小品表演、诗歌朗诵、歌舞串烧、游戏竞猜轮番上场,看上去热热闹闹,然而跟德育主题却毫不相干,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便大打折扣了。这样的班会有名无实,流于形式;这样的放松,实际上是一种放任,是真正的浪费。
有些班主任动辄唱着课程改革的高调,理直气壮地把班会课全盘交给学生,并美其名曰“学生自治”,自己却躲到办公室享清闲。的确,班会课相比一般的文化课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是,班主任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自己应有的教育职责。那些所谓“都是学生搞的”班会,其实折射出的是教师责任心的缺失。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认知能力有限,看事物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本质,看问题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分析。所以,在班会上,班主任可以不“越位”,但也不能失位。
三、班会的生命特质
当下的一些班会课往往都有这样的不足,就是重能力而轻知识、活动有余而理论不足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善于“动之以情”而拙于“晓之以理”。很多老师搞班会活动有一套,但是要上升到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层面,就明显缺乏后劲。还有很多老师在班会上鼓动煽情有一套,但是却不能以宽广的知识将这种情感体验升华固定。如一节“爱要表达”主题班会课,学生体验活动很多,引人入胜,谈感想时很多学生甚至声泪俱下,叫人动容,但是如果教师能阐明爱与被爱的理论依据,如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还能联系一下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如“二十四孝”的故事,那么就更接近完美了。
很多班主任对于“灌输”这个词很敏感,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被人抓住把柄,落下观念陈旧的骂名。其实,灌输是我们党思想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班会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也并不反对教师的灌输。正面灌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特定需要的情况下是能够发挥其特有作用的。从教育形式上看,班会就可分为灌输教育型和活动熏陶型。“锣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笔者之所以不反对灌输教育,是因为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教育中坚持灌输,可以做到先入为主,可以让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头脑中先行扎根。这样,那些不好的甚至邪恶的思想就很难乘虚而入了。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