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翻转课堂模式探析
2015-06-25刘辉
刘辉
翻转课堂运用的关键在于:什么内容适合翻转?如何翻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最重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尤其如此。
语文的新授课,需要学生诵读和理解,需要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碰撞的可以采用传统课型。而对于知识性、技巧性指导的新授课,我们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
课前学生自学的内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而课上,主要完成三个任务:对课前学习的反馈和检测(知识的固化);根本性的疑难和问题的集中解决(知识的深化);情景问题(真实问题)的真实解决(知识的内化)。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新授课可以按照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
【课前学习部分】
学生自主观看微视频,记录重点内容。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在班级群中进行讨论,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课上部分】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能够写出微视频中三种常见的诗歌艺术手法。
2能够说出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请同学们写出微视频中三种常见的诗歌艺术手法及其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时对于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的掌握情况,从理论上对知识做系统性的回顾。
三、找出下列诗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敛《雨后池上》)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韩综《骆谷晚望》)
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A虚实结合 B以动衬静 C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设计意图:简单的选择性题目,对学生课前所学理论是否理解做进一步的检测,同时通过及时生成成绩的形式让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最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以便及时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四、方法引领
这首诗(或某几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这类问题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思路,让学生进行具体题目的练习时更加规范和明确。
五、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确定答案,一人代劳提交到平台中。)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确定答案,自己将答案提交到平台中)
绝句二首(其二)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3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个人独立完成,将答案规范书写到学案上)
答张十一①
韩 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即杜鹃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设计意图:这三道练习题的设计呈现出由易到难的梯度,由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到个人独立完成,由提交到平台中大家一起观看点评到书写在卷面上。提交到平台中,让师生在第一时间看到大家的答案,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纠正。学生也能通过看同学的答案,获得启发,产生比超的动力,也能更直观地看到答案和更好地倾听教师的讲解。当然,学生对课前所学知识做了深化和内化,就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六、学生反思
请同学们认真反思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中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在每一次总结中看到自己的进步,给自己前进的动力,更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正的方向。
本课总体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堂课上,看到了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的精神,看到了学生积极争先不甘人后的精神,看到了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改错精神。从做题中能看出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规范答题的程度都明显加强,在一种能看到别人快速进步的课堂上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进步着。这是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当然,没有模式可循的语文翻转课堂还属于新鲜事物,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疑惑。比如:虽然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课后如果学生想翻看本节课的错题,却没有留下清晰的痕迹。教师可以将写有题目和标准答案的课件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随时观看,当然前提是实现理想化的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比如问题的提问方式,可以灵活变换,让题目更适应试卷中的要求,而不是死板的一种固定模式,否则当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会手足无措。对于诗歌艺术手法的解读,前提是对于诗歌情感的准确把握,所以在分析每一个题目时,都可以做出提示。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四中学(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