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语文教学绽放人文性光彩

2015-06-25冯文汇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贾府工具性人文

冯文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略了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关注和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偷工减料。尤其是在文本内涵的把握上,教师不但欠缺文本解读细节的指导,而且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度也不够。长此以往,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低能力的“畸形儿”,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针对这样的教学困境,笔者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固然重要,但人文性不可或缺。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才能让学生受到语文教育的全面熏陶和价值观的引领,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一条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解读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常意义上的人文性,其实并不复杂,指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挥个人主体性,从自己的角度看待课文,获取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独立审视事件的权力和能力。这个人文性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生都是自然地面对课文,通过分析和鉴别,最终获得去伪存真的能力。

如在教学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参阅任何参考书,也不用看什么导读指南之类的书,而是让他们自己用心阅读,读了一遍不够再读一遍,读完了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写出了林黛玉的性格,心思细密,同时也写出了贾府的奢华排场。在这个章节里,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都粉墨登场,像凤辣子的泼辣、能干、口蜜腹剑显露无遗,还有贾宝玉的多情、另类也跃然纸上。

学生讨论的同时,笔者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曹雪芹要重点描写贾府的气派呢?这里有什么深意呢?学生由此展开探究,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衬托这场奢华人生之梦的幻灭,为下文做好铺垫。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向读者展示社会环境,是为塑造小说人物设置的。“贾府生活如此排场奢侈,那么多的财富从哪里来?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学生循着这样的路径一路探索,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理顺了文章的意义:贾府代表着封建时代没落的缩影,这也为文中主角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加指导点拨,才能让学生树立人文思想,通过多层次解读,形成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蕴,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二、选好内容,传达积极的人生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人生观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往往有教师将应试教育的内容当做重点,完全无视人生观问题的探究,这导致语文课堂失去了思想厚度。而有的教师又过分注重人文性,结果将课上得如同思想政治教育,高调之中却缺乏思想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心生厌烦,并且难以感同身受。那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呢?教师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心有所悟,心有所思,独立思考才能有深刻的领悟。

如在执教《兰亭集序》时,文中有这样的段落:“廖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段文字玄虚神秘,具有不可捉摸性,再加上王羲之早年受道教的影响,思想上有些消极。如何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呢?笔者从挖掘生命教育的正向能量入手,结合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三个维度,带领学生进行解读。

学生找到文章中描写暮春之初的美好景色,通过想象力感知到年少时光的美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曲水流觞,群贤毕至。这样的人生胜景,岂不是值得珍惜的青春时代吗?既然拥有过这样的美好时光,还说什么生死无定吗?学生借此可以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谈谈自己经历过的这一美景时刻,从中感受王羲之传递的真性情。

学生再深入体会学过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历经磨难,追求知识、爱情、权力、艺术等,最终在临死之前见证了沧海桑田,看到了人们创造的美好现实,于是他闭上了双眼,说了一句话:“真美啊,请停留!”这个停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眷恋和对一生探索的肯定。他不后悔自己所做,而此生也只是为了这样一刻死去,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获得了生命的重新体认,感受到生命在于追求,只要真心拥有并且用英雄的梦想浇灌过,便无怨无悔。

三、运用审美,引导深刻的人文观

教师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同时还要将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直到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表率和智慧的化身。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审美引导,人文性本身就具有美感,当然,若非教师体察并且研究,学生是无法体会的。教师应将这种审美性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领会深刻的人文性。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情节原本很简单,描写自己睡觉到凌晨四点钟,然后醒来就看到了海棠花未眠,而后采用意味深长的句子传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审美所在,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些句子读来,既能够感受到震撼,又能给人深思。看似朴实的文字,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体验,需要读者细细体会和琢磨,才能领会其中真意。

为此,笔者在进行引导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理解海棠花未眠这件事的?为什么说看到一朵花很美,就要勇敢地活下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看到一朵花的感受。有的可能只看了那些绽放的花儿,有的却看到了深夜里一朵海棠花坚强的意志力。海棠花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具有了生命的力量,它是可以思考的,也是可以从中窥见生命之美的。这样的美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学生由此领悟到生命中美的事物,都是充满着哲理性,需要在享受这些美的时候,深入剖析和思考,然后才能看到其中的美来。这既需要思想的沉淀,也需要敏锐的思维来建构。学生在这样的探索之下,找到了语文课堂审美的人文解读之门。在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次心灵共享之旅。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人文性的塑造和提升,这个过程并非如简单的识字写字那么简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下性子,需要放下架子,还需要慢下步子。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工具性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更多的是要教给他们一把思考人生的钥匙,在文字的海洋里思考自己的未来,探索人生之美,感悟心灵世界的纯净和人性的淡雅,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之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21300)

猜你喜欢

贾府工具性人文
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