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6-25李娜
李娜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反映着多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是语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大板块。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学好古诗词不仅有利于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对于提高文化素质和修养也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当前中专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学生古诗词文化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将学习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学习上的情况。如教师为使学生掌握应试的技巧,多以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的年份等知识点作为重点考查的目标,要求学生对类似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熟记,却忽略了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及美感,形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教学偏差。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将作者的出生年份、相关经历一并背下,并作为重点进行考查,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实际上,古诗词的背景故事虽需要进行一定的了解,但仅需点到即止,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死记硬背,这是由于古诗词的精华在于古诗词本身,过分强调背景资料将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同时,在当前中专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较为吃力,甚至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略陈拙见,就教于方家。
一、充分剖析情感因素,引发学生共鸣
中专语文教材所选择的古诗词篇目大多有着丰富的情感背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将时代背景与情感背景知识化和概念化,将会导致古诗词作品在学生心中具有较大的距离感,对于引发学生共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文章背景的情感探析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心境进行揣摩,将情感与古诗词本身融为一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在进行《将进酒》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对作者李白当时“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人生状态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学生在对作者的心境与情感背景具有一定体会的情况下,便更容易将自身情感代入到文章中。当学生阅读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句子时,联系到作者的情感背景,便更容易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与作者当时的无奈与豁达产生共鸣,从而找到更为直观的契合点。通过这种虚拟的感知,可大大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对于古诗词本身也有了更为立体的掌握。
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也可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琵琶行》一文是白居易在被贬为九江郡司马后所作,文章描述了作者白居易在与客人即将分别之际忽然听到传来的琵琶声,后通过琵琶声寻去,得知弹奏者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不幸家道中落,不得已只能嫁作商人妇,而商人为追逐名利时常让她独守空船,在寂静的夜晚只能孤身一人弹奏琵琶,作者由歌女的遭遇联想及自身被贬的苦闷,由此写下《琵琶行》一文。
教师在进行《琵琶行》一诗的讲解时,可将上述背景故事向学生作以细致的描述,学生在对故事背景产生了一定了解后便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这首诗流传较为广泛的一句,许多人在没有了解故事背景的前提下,对此句的理解容易局限于表面,浅化了作者与歌女两人互诉衷肠的情感深度,在情感的理解上容易出现一定偏差,因此对情感因素的充分剖析是古诗词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适时渲染气氛,将灌输转化为点拨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知识灌输形式相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于中专学生正处于一个想象力丰富的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中适当地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学生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领悟,同时也避免了知识灌输形式给学生带来的乏味感。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通过对古诗词中所描述的风景、意境等抽象的因素进行适当渲染,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生动可感的具体形态,这种审美性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巧妙地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点拨,避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等弊端的出现。
例如,在学习曹操《短歌行》一诗时,根据文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句子,教师可向学生描述相关的场景:“在一望无垠的天际中,月光熠熠生辉,周围零星散落着星光,乌鹊向南飞去。”通过对场景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引导学生融情于景。《赤壁赋》一文的背景是作者苏轼因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导致一生命途多舛,全文在诉说自己不得志的心情,从夜游赤壁场景的描述中也透露出了作者从容、豁达的心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场景的描述来向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不仅可使学生快速地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词教学的实质并不在于学生能将古诗词全数背诵,而在于传授给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鉴赏的方法及技巧。为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使学生对于古诗词能够拥有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与生硬地讲解古诗词含义的教学方法相比,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着重积累古诗词知识等方法对教学效率有着更为根本的提高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进行诗词阅读积累,对于名篇佳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虞美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诗词,不仅是古诗词考试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古诗词中的精华之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此类相关的古诗词阅读背诵,对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积累以及运用的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分析能力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古诗词阅读教学这一板块中,教师应当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因教学弊端造成学生学习的低效,每个学生都应当“上下而求索”,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对古诗词阅读感兴趣,学会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结合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体验古诗词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提高自身的诗歌欣赏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教师函授培训处(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