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意象与古代诗歌教学

2015-06-25戴璐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柳枝杨柳意象

戴璐

诗歌鉴赏最为重要的是要讲明诗词中重要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学生更为清楚地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更为透彻地把握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一些常见的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让学生试着品读类似作品,举一反三。诗歌中诸如梅、兰、竹、菊等常见意象大多都没有注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文化内涵的强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下面以唐代诗歌中特别常见的柳意象为例,谈谈诗歌意象与古代诗歌教学的关系。

一、意象是古代诗歌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象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组成诗歌意境最基本的部分,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工具。《周易》中很早就出现过这个概念,不过两个字一开始是分开来提的,并第一次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写作方法。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首次将“意”和“象”并提,并将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独照之匠,窥意象以运斤。”也就是说,诗人首先要欣赏自然中的景物,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之后,才开始动笔写作。从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象属于审美的层面,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意和象是和谐的统一体,物我合一,主客交融。

作为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柳,它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诗经》里有谈及柳的诗,基本上就是借物抒情,它是诗歌中言及柳的开始。《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杨柳这个意象寄托了主人公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寓情于景。又因柳与“留”同音,可作挽留之意,而且柳树很容易种植成活,又可预示远行人生活随遇而安。清朝褚人获有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枝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因此汉朝产生了一种折柳相送的习俗。古乐府中与柳有关的诗歌题目,俯拾皆是。魏晋时期,品评人物之风盛行,柳便成了君子品德的象征,意指文化人格。例如《南史·张绪传》中武帝夸赞张绪时说道:“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世说新语》中也有云:“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人们审美意识的变迁也受柳文化内在流变规律的影响。对柳意象的侧重,从齐梁宫体诗到盛唐初期诗歌,在渲染离愁别绪方面可谓前无古人,然而从中又发现诗人赐给了柳更多的柔情媚意,把女子眉眼比作柳叶,把女子腰身比作柳枝,用柳絮比喻生死无常。《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的次数更多,而且大都与女子有关。诗评家程梦星在评价李商隐的诗时如是说:“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而到宋代,诗歌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多含贬义。渐渐地,汉字因柳意象的丰富内涵衍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同样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如“寻花问柳”用来讽刺男子的嫖娼行为,“柳市花街”用来代指娼女的居住之地。就这样,柳意象经过长期的演变,渐渐成了一种承载特殊含义的诗歌意象。

二、“柳”意象成就了诗歌的经典

对于艺术来说,一味地重复和模仿是其最大的忌讳,然而咏柳诗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却各有千秋。这是因为诗人们能用不同的心境来审视客体,反映出柳多方面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感世界。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创作就不会枯竭,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提到:“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景可以生情,情也可以生景。因而,诗是作不完的。”《全唐诗》中大约有400余首咏柳诗,立意都不一样,对于柳意象的解释也就大相径庭。

寓示离愁别绪。“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与前面相反,由于柳与留谐音,因此诗人有时便不愿攀枝折柳,也不想要柳条生长。“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哭,不遣柳条青。”“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都可谓是痴情之语,倘不是极度忧伤,又怎会如此言说。

柳枝大多柔弱且细长,多用来形容窈窕淑女。“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分析可知,首联用了楚王爱柳的历史故事来写美人。颔联主要是在描绘美人惹人爱,颈联则写与美人的分别,尾联思绪横起,往日的欢乐一幕幕呈现,进而反衬出离别的痛苦。

综上所述,尽可能多地掌握诗歌意象的蕴含意将有利于我们读懂诗意。通过对柳意象的学习,或许能让我们对诗歌意象有更清楚的认识,然后举一反三,逐步掌握其他的常见意象。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25000)

猜你喜欢

柳枝杨柳意象
柳枝上的春天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柳枝柳枝 变变变
杨柳 书法作品
生命力
生命力
风儿吹过杨柳湾
杨柳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