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因与路径探析——基于先进制造业需求的分析

2015-06-24苑雅文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产性隐性服务业

■苑雅文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1966年提出,又称 “生产者服务业”、 “中间投入服务业”。理论上生产性服务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包括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创意设计产业、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计服务、产品维修服务等行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在深化劳动分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明确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标准,理论与实务界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定性分析法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范围进行了界定,结合统计数据的可得性,获得普遍认同的行业构成包括6个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智力、高集聚、高产出的产业,尽管不直接涉及物质生产或转化过程,但它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社会经济中重要的产值和利润来源。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未来应着力提升这一领域的服务水平。

在天津的工业产值中,制造业占据了89%的份额,依据 《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天津被定位为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设定了 “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将努力建成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研发基地。服务业伴随城市而产生和发展,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完善程度和服务功能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体现了该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协同发展的态势。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际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的发展需要,在天津的整体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将越来越重要。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很快,2006-2013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分行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较见表1。计算表明,2006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1152.83亿元,2013年达到了4904.67亿元,7年间增加了3.25倍。从发展速度看,2007年起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06年为25.83%,到2013年提高到34.13%,比重上升了8.3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6年的39.10%提高到2013年的71.03%,这些数据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体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份额提升很快。2006-2013年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全市生产总值的发展过程如图1、图2所示。

表1 2006-2013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全市生产总值比较表 单位:亿元

图1 2006-2013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第三产业和全市生产总值折线图

从2006-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发展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幅最大,7年间增加了1434.40亿元,其次是金融业,增加了1015.17亿元,这两个行业是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力行业。相对来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占比较小,增长幅度较慢,这也说明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构成中缺乏高水平的智力和技术创新产业的份额,详见图3。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投资特别是技术类服务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储备不足等问题,纵向比较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图2 2006-2013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变化图

从先进制造业需求视角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因

先进制造业是指能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和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并在产业、技术、管理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生于工业化较发达阶段,核心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突破传统服务之处在于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包括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和部分经改造的传统服务业。随着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不断融合延展,信息服务业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运用理论与实证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 “需求遵从论”、 “供给主导论” 和 “互动论”等不同看法。生产性服务业的起源与发展皆源于制造业的内部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离不开制造业。但从当前的经济发展脉络看,现代制造业和服务的边界逐渐模糊,产品中包含的服务份额更高了,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带动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升级。从长期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扩张所产生的需求,是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需求遵从论”适用我国。罗永泰教授提出:企业的服务需求分为显性服务需求与隐性服务需求,其中,显性服务需求是指企业为保证基本生产运行和发展的需要,已经意识到的、能够明确清楚表达出来的,用以达到基本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组织行为状态,隐性服务需求是指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所引起的一种潜在的、未明确表述的,并能够实现或超越企业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组织行为状态。作者认为,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分析不仅包括显性服务需求搜寻,还要挖掘处于潜在状态的隐性服务需求,进而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一)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分类及特点

根据先进制造企业对自身服务需求的清晰程度、表述水平,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制造企业服务需求认知程度和挖掘水平,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分为显性服务需求和隐性服务需求,隐性服务需求又可以细分为知识半隐性服务需求、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结构半隐性服务需求、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和完全隐性服务需求。

显性需求是指是指制造企业对于自身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制造企业浅层次的基本服务需求。如,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企业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一般需要借助公路、铁路或航运的协助,这里制造企业对运输工具的需求是一种显性需求。知识半隐性需求是指由于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局限,制造企业虽具有需求认识,却无法清晰表达,且没有明确的价值评判标准。我国的石油机械要进入国外市场,对国外销售规则处于不清晰的认识中。以潜油电泵为例,国内采用买断销售模式,在苏丹等国则采取租赁销售模式,这种差异使得制造企业在初涉该领域时,无法向服务企业明确表达自身的需求。技术半隐性需求是指生产性服务企业运用价值工程等管理手段进行自主开发而发现的需求点,但制造企业自身尚未意识到或意识模糊。如专业的会计公司可以为一些制造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案,比原来的资金管理效率提高。此类需求需要服务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和展示,才能得到制造企业的赞同。结构半隐性需求是指由于特定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制造企业对自身的基本服务需求认识程度较低,是一种功能上的缺失。决策半隐性需求是指制造企业对自身需求具有较清晰的认识,但是服务企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无法提供满足制造企业需求的产品。如制造企业需要先进的商务活动场所开展推广活动,但在我国这类场所还比较少,因此无法满足制造企业的这类需求。完全隐性需求是指制造企业对自身的高层次服务需求没有清晰的认识或完全未知,生产性服务企业无法立即实现,需求内容和满足手段部分缺失或完全缺失,需要生产性服务企业经过较长时间逐步认知。

(二)从先进制造业的需求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因

按照需求分类理论,显性需求比较容易发现,服务企业开发市场的关键是挖掘隐性需求,并促进隐性服务需求的显性化。在生产性服务提供和接受过程中,一方面,从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性服务业输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制造企业提高效益水平;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不断地被挖掘,那些暗藏在产业链条当中的隐性服务需求逐渐显性化,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着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首先,先进制造业的显性需求促进了天津相关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7年以来,天津工业总产值连续迈上了3个万亿元台阶,2014年达到3.01万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二。2014年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4.5%,制造业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天津拥有全部制造业的31个大类,其中先进制造业有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工业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随着天津钢管公司第二套无缝管轧机、一汽丰田公司威驰轿车和乐金大沽化学公司10万吨PVC扩大生产能力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增长已由单纯依靠传统产业支撑逐步转向先进制造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成为天津市第一大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1%,其中高速机车、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形成以智能终端、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宽带光纤传输等高端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天津拥有庞大的制造业规模,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先进制造业的优化布局,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客观上存在着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以外向型、高技术为目标发展起来的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石油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吸引了世界先进的制造企业如摩托罗拉、LG、三星、奥的斯、欧洲空中客车等进驻滨海新区。服务外包是先进制造企业的要求,围绕这些大型先进制造企业,逐渐形成相关服务行业的企业为配套的梯度分布格局,对金融、物流、商务服务、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以天津港、天津空港为核心物流服务业,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快速发展起来。空港加工区则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总部经济、金融商贸和展览展示等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了日本丰田通商、美国UPS、新加坡叶水福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物流企业。此外,在需求刺激下,金融服务、商务和租赁等服务增长很快。全国各主要银行保险机构均在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天津市各银行保险机构的资源配置加速向新区转移的趋势,外资金融机构也积极投入滨海新区的开发。在注册资金为序的中国融资租赁十强企业排行榜中,天津占到5家,注册资金约占全国的27.5%,其中外资租赁企业有5家,也占据较大比重。技术服务发展很快。天津超算中心成为 “滨海工业云平台”,为500余家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提供服务。天津航天长征火箭的项目广域协同平台,采用 “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操作人员与工艺人员、设计人员的远程协同,缩短产品研制周期1-2年,增强过程数据资源共享与利用率50%。

其次,通过挖掘先进制造业的隐性需求,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份额的增长。

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分成3个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组织层面。从管理体系构建、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看,很多方面的改进是制造企业自身没有完全明确的,更多的隐性需求需要服务企业的深度考察和规划,为制造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增加自身的利润源,同时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天津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实践中,物流企业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帮助客户融通资金;传统的仓储从仓储中心发展为贸易集散中心、产品组装中心,以超值服务赢得了客户信任和忠诚。近年来,天津大力推广智能制造、互联制造、绿色制造,深化泛在感知、宽带移动、智能融合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促进了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天津航天长征火箭的项目广域协同平台,采用 “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操作人员与工艺人员、设计人员的远程协同,缩短型号产品研制周期1-2年,增强过程数据资源共享与利用率50%。滨海财富广场是中国第一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以天津自贸区八大主导制造业、特别是天津港的产业服务需求为接入口,通过16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将分散的、有限的、互补的服务企业聚集起来,形成约100多类500多家的国内外集金融服务、设计服务、众筹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订单服务、采购服务、外贸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营销服务、节能环保、供应链管理等创新型服务协同生态体,成为产业聚集园区和生产型企业孵化、转化、优化升级产品与服务。

基于先进制造业需求开发的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

需求开发指生产性服务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状况,通过寻找、引进和开拓客户的需求资源,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先进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是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先进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作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显性需求和少部分隐性需求的供给,需要服务企业进行深度开发,从而占领市场提高效益。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初始阶段是协调功能,中期是促进功能,现阶段则是推进功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现代制造业呈现了 “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制造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品服务和服务产品、制造企业的中间服务需求扩大两个方面。

先进制造业作为需求方需依靠服务投入来促使生产过程专业化和资本优化,提高劳动及其他要素的生产力,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供给方,在逐渐改变先进制造业生产组织过程与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可不断拓展自身市场规模,进而增强创新效率,产生规模化效应。生产性服务需求是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实现的需求,当这类需求不能从外部得到满足时,制造企业也可以内部实现或者放弃这种需求。因此,生产性服务需求比一般的消费需求更加隐蔽,需要运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去挖掘。显性服务需求一般可以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进行开发,而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深度考察产生因素和制约因素,辨别出哪些需求是通过企业管理创新就能满足的,哪些需求要借助其他企业或社会力量帮助才能满足的,进而做出是否提供服务、怎样提供服务的决策,这一过程也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对隐性需求创新开发过程。这也是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短板,下一步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创新型的服务企业落户天津,提高服务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开发路径有以下方面:

一是显性服务需求的开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结合本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或企业访谈的方式收集客户的显性需求信息,进一步整合这些需求信息,归纳出企业必须重视的客户需求信息,通过自身软硬件水平的协调与提高,努力满足客户的显性需求;其次是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其他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经营范围、服务水平和经营状况,特别是对高水平的同行要跟踪学习,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短处。统计表明,目前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低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与 “北方经济中心”、 “先进制造基地”的定位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将优质的北京现代服务业资源引入,构建总部、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以及服务外包为一体的完整体系,为先进制造行业提供必须的支撑条件。

二是知识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制造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认知是有限的,对这类需求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制造企业对外部差异环境的了解和相关策略的制定,需要一些特别的信息,这也是生产性服务企业大有作为的领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基础在于先进性,如制造技术的先进性,需要先进制造企业在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中不断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现代服务业通过向先进制造企业 “输入”知识,即以智力资源占有、投入和配置,以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实现高效生产。制造业由于实现了“知识化”,即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其利润空间得以扩大和延伸。在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一些高端的经济咨询公司、商务服务公司满足了制造企业的这种需求,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三是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由于每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不同,不可能满足制造业企业所有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依据自己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进行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此类需求需要服务企业采用新型的营销技术去认知和开发,进而结合服务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开展有特色的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项目。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强调提供富有服务内涵的产品和依托产品的服务,为顾客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并建立企业专属的竞争优势。世界先进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技术和服务业成为独立商品形态,服务企业对客户服务的集成化、定制化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使价值链由制造向服务延伸,拓宽了企业的价值增长空间。如通过信息化网络和数字化制造实现能提高价值实现方式,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益。从事家具、建材类产品销售代理的服务企业,由于代理的品牌较多,终端信息和产品信息的见识积累较多,在销售服务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向制造企业传播相关的知识,指导制造企业正确认识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而挖掘出制造企业更深层次的需求。又如,会计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利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合理安排资金的储备与投放,提高了客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结构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这种服务需求制造企业尚未意识到的,但实际上属于基本需求,服务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见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挖掘出客户的结构半隐性需求。服务企业通过系统的市场调查获得原始的服务需求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后建立制造企业需求信息数据库。比较同区域不同企业或不同区域同类企业的需求状况,挖掘出客户因环境制约或自身见识束缚而未能表达出的结构半隐性需求。如我国计划经济下制造企业普遍是 “小而全”、 “大而全” 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企业不能自主发现弊病,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的见识,挖掘出制造企业可以将哪些业务实施外包,帮助企业减少负担提高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先进制造业的价值已不再单纯依赖生产活动,而取决于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物流与服务等活动在内的复杂过程。如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国际先进制造模式,可以形成 “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融合, “创新驱动下”的制造业自主创新不再仅仅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能力,而是取决于产业链与科研链的融合程度。天津应通过构建企业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实现制造模式向先进制造的转型与跃迁。

五是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地受到环境、技术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在制造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以价值链为主干的产业体系,构建模块化、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在区域制造网络中,提升制造业技术要素、生产要素、市场要素等环节的协同效率。当前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呈现了空间聚集的态势,相关硬件条件的完善有利于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制造业的聚集是同类的聚集,如天津的临港工业、石油化工业等,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则是沿着生产过程接续的不同类的聚集,如技术研发、人力资本管理、金融服务、营销咨询策划等系列化的活动。生产性服务企业沿着产业链条提供一系列的高水平服务,不仅为服务企业赚取了利润,也增强了集群内制造企业的实力。

六是完全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完全隐性服务需求的认知需要服务企业具有灵敏度高的反应系统,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挖掘隐性资产、构建学习型组织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开发完全隐性需求。隐性资产可能包括:客户接触途径、专业技能、已有的设备规模、深厚的市场渠道、广泛的关系网络、丰富的相关产品信息、忠实的用户群。服务企业要重视隐性资产的管理,特别是要妥善管理掌握隐性资产的人力资本,如企业家、技术型员工和营销型员工等。企业还应重视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促进个人的隐性资产向组织的共同资产转化。学习型团队的先进模式是虚拟型学习团队,由跨部门或跨组织边界的权威核心与知识或技能互补成员构成,以权威核心为交流平台,发掘新想法,并组织成员达到知识、经验的共享和项目集成的动态调整,在学习与创造中实现组织目标。虚拟型学习团队通过成员的思维碰撞,挖掘出更多的隐性需求信息,又节省了固定组织的维护费用,是当前技术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先进的组织形式。

参考资料

1.刘佳,代明,易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实现机理及路径选择[J].学习与实践,2014,(6):23-3.

2.未江涛.天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现实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50-51.

3.罗永泰.基于泛资源整合的泛产品需求开发研究[J].管理评论,2006,(6):32-40.

4.李刚,孙林岩,李健.服务型制造的起源、概念和价值创造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7).

5.郑英隆,蔡程媛.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基于广州天津等八城市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评论,2013,(6):72-80.

猜你喜欢

生产性隐性服务业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