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原声电影的文化移情研究

2015-06-23杨洋

消费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移情刮痧

杨洋

摘要:跨文化交际研究不但能促进文化交流,而且更有利于拓宽学习者的国际视野。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专家学者反复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交际经验的积累,而原声影视欣赏是语言学习中文化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移情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渐加强,跨文化交际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日趋重要。跨文化交际研究能促进文化交流,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各国文化的过去与现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更有利于拓宽学习者的国际视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语言学家认为“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规则;更重要的是掌握目的语的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的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想掌握一种语言要熟悉和掌握它所承载的文化,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当今的外语教学不在是单纯的语言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本族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成功对接的过程。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专家学者反复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交际经验的积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对西方影视剧的欣赏就是一个重要途径。电影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写照,也是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影视剧中我们会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因此,原声影视欣赏是语言学习中文化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途径。文化移情应从影视剧的文化题材选取,思想主题表达和艺术审美三方面进行,精心选择体现目的语文化精髓的影视题材,在主题表达和审美认知方面适应目标观众的欣赏习惯,达到艺术与思想的共鸣,从而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屏障。

纵观中西方影视作品有很多体现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经典例子,其代表作就是《刮痧》。电影《刮痧》站在中美文化的交叉面上,以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美文化之间沟通的误解和冲突。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一对中国夫妇在美国奋斗了8年,事业有成。一天,他们的5岁儿子肚子疼,刚从北京来的老父亲便用传统的中国民间刮痧疗法帮孙子治病,却被控告虐待儿童,甚至要剥夺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在法庭上,一连串的矛盾)中突更是接踵而来,一个原来幸福美好的家庭就这样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不过,文章的结局是好的,最终西方的法制和东方的传统在经历了苦难和艰苦的磨合后达到了一种“和解”和“融合”,孩子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妻子和丈夫也不再需要痛苦的分离。这说明无论是怎样的文化沟壑,只要相互交流就能达到谅解。”另一个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的电影就是李安执导的《喜宴》,在国际上获得多项殊荣。《喜宴》选择的是同性恋与中国根深蒂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观是相违背的这一问题,其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伦理观点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他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不同观念、不同文化时的困惑、无奈与宽容传递出来,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喜宴》反映了中西伦理文化的冲突与包容。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和谐”、“孝心”、“讲究面子”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沟通方式对儿子的情人,一个美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事。

中西方文化中各自不同的信仰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英雄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一直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而来的英雄主义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无数的爱国主义影片所提倡的核心主题都是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分不开的。著名的贺岁片《集结号》里谷子地的坚持与坚决和九连全体官兵阵亡的无畏精神奠定了大部队全局的大胜利。而西方文化里更注重个人奋斗和成功意识。美国就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个人英雄主义其实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通过奋斗与坚持,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能力与品质获得理想的生活。从《蜘蛛侠》、《蝙蝠侠》到《魔戒》里的弗拉多,主人翁都是再平凡无奇甚至是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普通大众,但当人民需要他的时候就会脱掉凡人面具,被赋予了英雄的能量,以拯救世界为最终使命。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教育理念上。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包括了许多传统的教育成分,如:德教为先,尊老爱幼,修身为本,以身作则,立志自强,博学慎思等等。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经典老片《音乐之声》家喻户晓,玛利亚教师的形象深入人心,她的身上折射出西方主流的教育观念,培养平等意识。如《生命因你而动听》中的音乐老师荷兰,以及《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就都属于致力于培养学生音乐、人文素养的音乐老师。西方的教育在平等民主思想的基础上更强调自立意识的培养。西方的一些电影也从侧面对这一通才教育特点进行了折射。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习者掌握、通晓语言文化知识,得体、恰当地运用语言的基本保证。只有培养文化敏感意识,加强文化敏感性的训练,恰当使用文化移情策略,提高文化移情能力才能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摩擦,消除交际中出现的各种误解,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移情刮痧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