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

2015-06-23隋晓玉

河北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

隋晓玉

(河北省隆化县第二医院,河北隆化 068150)

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

隋晓玉

(河北省隆化县第二医院,河北隆化 068150)

目的:探讨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大小、形状、条件设施基本相同的两个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手术室(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紫外线消毒处理,另一个手术室(研究组)采用感染控制路径进行清洁消毒,手术前10m in、手术开始后10m in、30m 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进行标准采样,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医院提供的临床护理服务,对照组在术前10m in、手术开始后10m in、30min、60m in和手术完成时的菌落总数均显著高于研究组(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对照组10例(31.25%)患者术后体温升高,11例(34.38%)患者白细胞升高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例(6.25%),4例(12.50%)(2=6.564,4.267,均P<0.05)。研究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和拆线时间分别为(2.43±0.49)d和(6.43±1.8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4±1.13)d和(8.89±2.38)d(t=10.152,4.581,均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率为9.38%(3/32)显著高于的34.38%(11/32)(2=5.851,P<0.05)。结论: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对患者进行及时适当的护理对于其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手术室;感染控制;神经外科;空气消毒效果;安全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所有操作均应进行消毒灭菌操作,手术室的空气充斥在手术患者的周围,对患者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空气的杀菌消毒对手术质量以及患者的恢复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外科手术精细复杂,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患者感染的发生,其中手术室空气质量状况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患者的恢复[1]。因此,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主要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大小、形状、条件设施基本相同的两个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手术室常规有4~6名医护人员。两组手术室在基本情况、人员配备、手术种类等方面如表1所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所有资料均应用于科学研究,绝不泄露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两个手术室在手术前均由同一组清洁人员进行彻底的清洁,且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术器械也均经过相同的方法消毒灭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进行相同步骤的无菌处理。对照组手术室采用医院常规的紫外线消毒处理,应用ZXC-SGB型紫外线消毒车(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电源:220V,50HZ;功率:每根灯管30W;紫外波长:254nm),依据手术室的空间,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的数量,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研究组手术室采用感染控制路径进行清洁消毒,具体如下:每次手术结束后进行手术室内物品、手术室、通风等的常规清洁工作,然后再进行以下方法消毒:首先,采用循环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去除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以及微生物。将紫外空气消毒器打开30min,以便清洁空气,杀灭细菌。该机器可长期持续工作,每15min工作一次,一次持续30min,当手术室内有人员在时,也不影响其工作。再次采用外线灯照射杀菌,约用紫外线灯管功率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左右,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2,3]。两个手术室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紧急抢救,手术完成进入病房后针对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护理,由工作认真、业务熟练护理人员主管约8~12例患者,实行8h在班、全天负责制,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责任组中每一个成员均有自己对应的患者,护士长依据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和精神康复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及时地向患者解释该病发生的诱因、原因和发病机制等,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定期复查。护理人员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鼓励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康复。术后通过各种护理方式来使患者放松心情,促进手术康复。

1.3 观察指标:分别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进行标准采样,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术后情况。在手术室中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在距墙壁1.0m处布点,将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手术室内的采样点处,将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作为采样的高度,采样时将培养基平板上的盖子打开,采样5min后将盖子盖上送检,检验部门需将培养基平板在37℃温箱中培养2d,观察结果。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上式中A代表培养基平板的面积(cm2);T代表培养基平板暴露的时间(min);N代表平均菌落数(cfu)[4]。

1.4 统计学处理:结果均采用SPSS15.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的菌落总数如下表所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在各时间点菌落总数比较(±s,cfu/m3)

表2 两组手术室在各时间点菌落总数比较(±s,cfu/m3)

组别例数术前10min术后10min术后30min术后60min术毕对照组 32 12.23±6.89 30.31±9.45 43.25±9.88 55.24±10.34 76.58±11.12研究组 32 7.12±7.11 23.21±6.78 29.21±5.89 35.13±5.23 50.21±9.32 t值2.920 3.438 6.916 9.810 10.261 P值0.005 0.001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10例(31.25%)患者术后体温升高,11例(34.38%)患者术后白细胞升高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例(6.25%),4例(12.50%) (χ2=6.564,4.267,均P<0.05)。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和拆线时间分别为(4.64±1.13)d和(8.89±2.38)d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43±0.49)d和(6.43±1.89) d(t=10.152,4.581,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4.38%(11/32),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9.38%(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6<0.05)。

3 讨论

手术室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是易感染的科室之一,担任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设施技术的进步,手术室的条件也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的基本配备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设备的增加空间的增大相应的对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手术室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一个好的手术不仅取决于医师的手术技术,手术室的环境状况时刻围绕着患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手术的质量[6]。近年来,医院感染的报道率在逐年增加,其中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之一,由于手术室内患者处于特定的状态,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处于严重状态再加之医师的侵入性操作,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患者相较于普通病房更易发生感染。感染发生增加,易诱导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负担,从而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是根本。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普通手术室为Ⅱ类环境科室,其空气消毒效果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菌落总数不超过200cfu/ m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影响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手术室内物品器械过多,摆放不整齐,空气流通性差。②各种器械在消毒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彻底的清洁。③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频繁的出入手术室[7]。依据以上原因,外科主管人员针对手术室进行了系统的规范管理,以便减低感染的发生,称之为感染控制路径。该方法从手术室物品的清洁、摆放、通风、手术室清洁、手术室消毒等几方面进行了规范的操作,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室的清洁度。

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术前10min、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研究组手术室内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较好。研究组术后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抗生素使用、拆线时间以及感染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术后感染率,表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安全性高。

[1]孙慧博.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8):747~749.

[2]王靖,敖玲,马青.流程重组对手术器械包手供一体运作的效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12):1196~1197.

[3]李卫芝,王凤英,郑清圈,等.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问题与防范策略[J].海南医学,2012,23(14): 152~153.

[4]关少红.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 256~258.

[5]梁月.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0):124~125.

[6]赵体玉,曾莉莉.应用德国医疗透明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评审标准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67~1070.

[7]房迎辉.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9):1556~1559.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56

1006-6233(2015)06-1028-056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