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5-06-23马琳
马琳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临床检验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马琳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测定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代谢综合征300例患者(A组),进行清脂联素以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测定,并与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B组)对比分析两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B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与血清脂联素低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临床治疗时需认真把握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整体治疗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代谢综合征;血清脂联素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
代谢综合征的英文简称为MS,又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MS),该疾病患者具有与多种代谢异常以及心血管疾病症状有关,尤其是在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以及肥胖患者中,病死率较高[1]。据有关研究表明,患者体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疾病的生理基础,此外,脂联素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质之一,亦与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发作息息相关[2]。本文根据此问题,通过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情况,探讨该两项指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取得显著研究结果,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300例,其中男性为185例,女性115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67.2±9.8岁,均符合代谢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共300例,且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对A、B两组均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在清晨空腹时,于肘正中处静脉取血液测定标本,离心温度控制为4℃,持续离心20min,将血清部分充分分离,最后使用美国Linco公司人血清脂联素放免试剂盒,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其中血清脂联素放免试剂盒批内与批间变异分别为<6.20%与<8.85%。
1.2.2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测定:以Celermajer方式实施测定[3]。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器,进行肱动脉观察,探头频率控制为11~3Mhz。指导被测定人员取仰卧体位,同时将其右上肢向外展开15度左右,进行检测。对两组600例受测定者,测定反应性充血后、休息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GNT)后肱动脉内径大小进行测量。在测量前保证患者有10min的休息时间,并在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前,进行基础值的测定并记录所测值。充气加压后,4min维持压力水平为300mmHg,并及时于1.5min内侧量肱动脉内径,当受测试人员血管恢复试验前状态时,含服0.5mgGNT 4min后及时测定后侧肱动脉内径。其中,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BD)=(反应性充血后测量值-基础值)/反应性充血后测量值×100%;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含服GNT后测量值-基础值)/反应性充血后测量值×100%,计算NMD作为测量含服GNT后内径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比情况:两组受测试者经测量后,A组的脂联素为6.75±1.87ug/mL,显著低于B组的13.65±4.47u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5,P<0.05)。提示代谢综合征病患相应脂联素的水平较低。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比表(±s)
表1 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比表(±s)
*项数据与B组相比,t=24.665,P<0.05,差异显著
组别例数脂联素(ug/mL) A组 300 6.75±1.87* B组 300 13.65±4.47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情况:A组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B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分别为5.78±1.63%、9.67±2.68%与B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提示代谢综合征病患在FBD以及NMD功能数据上因明显下降,而发生异常。具体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表(±s)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表(±s)
*项数据与B组相比,t=39.114,t=25.659,P<0.05,差异显著
组别例数基础值(mm)FBD(%)NMD(%) A组 300 3.81±0.64 5.78±1.63*9.67±2.68* B组 300 3.65±0.68 14.54±3.52 20.25±6.62
3 讨论
人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连续单层扁平细胞,主要在血管内腔表面上出现覆盖,据邹长松,黄晓斌等人报道[4],健康的成年人体内人约有1×102个,在血管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性界面作用[5]。健康的血管内皮不仅具备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而且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血小板聚集的出现以及血栓的形成亦具有较好的抑制性效果[6]。而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相比,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因此研究胰岛素抵抗对分析与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发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温慧华,牛利军等人研究发现[7],胰岛素抵抗能够导致人体内的血中胰岛素水平持续性出现异常升高,而长期的高水平的胰岛素在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持续进行作用,可引起内皮细胞源性的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含量出现减少,这将使得人体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引起患者出现内皮功能障碍。而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细胞因子,通过白色脂肪组织的分泌,从而发挥着重要生物活性的功能,且根据郭皖北,车志宏等人报道,其在血浆蛋白中占比为0.01%[8]。近年来,据相关研究发现,脂联素同时具备了多种的生理功能,对降低人体内的甘油三酯以及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体内代谢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相对比,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引起了包含陈懿建,万通等人在内的诸多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与研究[9],尤其是杨轶文,陈焕芹等人报道的老年患者[10],由于其免疫功能的日益下降,一旦患上代谢综合征疾病,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诸多相关疾病的病发概率上升,甚至出现因病死亡。因此,探讨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预防与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对我院代谢综合征300例患者(A组),进行清脂联素以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测定,并与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B组)对比分析两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A组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B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与B组相比,均差异显著,这说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明显降低,符合孙慧,吴永全等人研究结果。而在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比方面,与B组相比,亦出现明显的降低,这说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与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出现下降的表现有关。结果也与梁琳琅等人一致。
[1]韩延柏,汪宏莉,刘宇,等.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476~1477.
[2]郭皖北,车志宏,徐爱民,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3):203~208.
[3]鲁旭亮.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2):147~149.
[4]邹长松,黄晓斌.心室质量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且独立于血压水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9):806.
[5]熊晓清,冉建民,刘薇,等.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03):247~251.
[6]朱立勋,陆学胜,丁素菊.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1):1021~1024.
[7]温慧华,牛利军.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2):65~67.
[8]郭皖北,车志宏,徐爱民,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3):203~208.
[9]陈懿建,万通,陈方平.脂联素-一种新的抗炎因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9,29(1):86~92.
[10]杨轶文,陈焕芹,常静,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5):454~456.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66
1006-6233(2015)06-1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