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2015-06-23武朝辉

河北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规范化手术室整体

武朝辉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河北围场 068450)

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武朝辉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河北围场 06845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方法: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指的是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操作的规范章程,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手术效果、患者焦虑情绪变化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手术疗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有重要的作用。

整体护理;规范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

手术室是在医院中担任着抢救病人、挽救生命的神圣角色。因此,手术室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素质[1]。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是指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操作的规范章程,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以探讨其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8.41±19.26)岁;以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52±19.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3,4]。①建立规范章程。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病人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等。对于考核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应对其进行再培训。手术病人的核对制度是指术前详细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号、床号、手术名称等。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核对,使用之后应先毁形,再消毒。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输血应执行“十对”制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③还应加强模拟操作,提高护理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自己。④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较多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⑤应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状况,提供最人性化的护理。如在术前访视时,可同时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多关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术中护理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圆满完成手术护理;术后随访时,应耐心提醒患者须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室术前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空气菌落数仅为(70.25±28.10)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40±80.50)cfu/m3,而此过程中,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下降,仅为(35.60± 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段S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技术得到了提升,但作为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理,仍有较大的挑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要为主刀医生提供优质的手术配合,使整个手术工作顺利完成,还要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就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但目前,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任务量重、压力大、时间不确定等问题,使常规护理不能完全胜任。而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明确护理定位,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本研究通过分析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为92.31%;且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经联合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5.60± 4.8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说明实施联合护理方案,可以缓解焦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出院后进一步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1.67%,显著对照组的69.23%。说明联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对手术患者行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本医院的良好形象。

[1]马运华.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3~115.

[2]Macfadyen JS.Holistic nursing:inspiration without perspiration[J].Holist Nurs Pract,2013,27(5):257~259.

[3]罗跃全,任辉.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3):253~254.

[4]周静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9~750.

[5]徐亚英.试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下的护理人文[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9):713~714.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51

1006-6233(2015)06-1015-03

猜你喜欢

规范化手术室整体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