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政治背景、学术背景与学术产出——基于“985”高校的研究
2015-06-21陈丽丽
任 艳 陈丽丽
(1.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2.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意义
第一,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大学校长的基本状况,如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从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得出相对较简单的结论。并没有对于校长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二者对于学校影响大小的明确结论。
第二,国外的相关方面的研究虽较为成熟,但是国内与国外选拔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各国(地区)高校校长的选拔分为四类,包括:选举与任命两段制,校长选拔的最后决定权取决于教职工或教授的选举票数,校长产生后则由政府加以任命,如法国、德国和日本;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自主遴选制,遴选大学校长由学校董事会负责并任命,如美国;学校遴选与行政任命结合制,由学校成立的遴选委员会自行遴选后,确定一定数量的候选人,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从候选人中最后确定校长人选,如中国台湾;政府直接行政委任制,大学校长由上级行政部门加以考察、选拔与任命,如中国。
因为对大学的性质、校长的功能等问题的认识不同,导致国内外大学校长选拔制度大相径庭。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法律规定,所有高等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被认为是独立公司,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基本不干预大学内部事务,所以国外的研究并不适用于中国。同时,国外研究过多关注校长的学术背景,而非政治背景。
第三,在校长选拔的制度中,中国的高校与国外高校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因高校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划分,我国目前的校长选拔制度中行政级别逐渐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过分的关注校长行政级别,就如同普通政府官员选拔制的套用,这种遴选的官僚化有碍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就目前的选拔制度来看,其优点在于:通过这种行政制度的选拔,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属性,拥有行政级别的大学校长大部分为思想水平较高的共产党员,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充分而又深刻的认识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高校工作恰恰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与发展。同时,保证了党与政府对大学的领导权,体现了党管教育、党管干部的原则;保持了大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较好地保持学校工作的稳定,及新旧校长的工作交替能够稳定、顺利。同时,大学校长选拔不会像选举制那样沸沸扬扬,一般都是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在小范围内酝酿与讨论,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社会资源更好、有效的配置,如高校设施建设的投入、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以及科研资金的引进等。
其缺点在于:过多的考虑所选校长的行政级别,意味着过高的行政级别伴随着过长的从政经历,他们长期的从政经历导致管理方式的固化。而大学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没有过多的行政等级之分,在大学里人们更多的是崇拜一种学术权威,官级的大小在这里并不适用。长期的照搬行政管理方式,只能是逐渐的改变大学经营知识的属性;难以完全体现民意,增加了用人不当的风险。中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尽管有严格的程序与选拔条件,但也容易使选拔工作程式化、条件化、教条化。
同时,就国外的选拔制度而言,学术背景作为一种主要的参考要素,其实也有其优缺点。优点是在校长选拔是侧重于校长的学术背景,符合学术产业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学术发展的动向,而其缺点就是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
但是,在高校校长的选拔中,总要有所侧重,究竟是校长的学术背景和政治背景哪一个应该作为校长选拔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哪一个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更大,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同时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现代大学校长的政治渊源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弟子子夏对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概括,它既是孔子人才观的重要思想路线,也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与政治关系的重要内涵。这一思想明确指出,学习是做官入仕的重要途径。同时,“学而优则仕”这一口号对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单单促进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同时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这一思想通过统治阶级其他方式的推广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广大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广大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在历史长河中,这一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也就有了中国历朝历代有学识之人纷纷步入仕途。如今,中国大学进行了行政等级的划分,而中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侧重于其行政级别,对大学校长进行详细的剖析会发现,大部分教育背景都相当优秀。较好的教育背景使得大学校长步入仕途,而良好的仕途成为他们当选为大学校长的前提条件。同时,可知中国大学校长之所以与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中国的文化背景所致,还有一定的历史成因,需要追溯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之初。
19世纪40年代,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使得中国开始掀起一股办学热。这一特殊时期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另一类则是军事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同时,其中包含一些官办的大学,如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而这一时期的大学除了教会学堂是由国外教会创办,与政治无关,其余大学都与政治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这些学校校长或由当时政府直接任命或创办人在政府担任一定的官职。如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并于光绪二十七年并入京师大学堂,聘管学大臣孙家鼐为总教习。光绪六年七月十七日,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派前船政大臣吴赞诚在天津筹办水师学堂练船事宜,于光绪七年建成,派严复为总教习。北洋学堂与南洋公学的创办,主要是为科学技术极为落后的清朝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学校校长的人选则为朝廷中掌管军事的大臣。之后,随着战乱四起,大学教育也进入了萧条期。
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民党的北伐成功,开始建立一批国立大学,如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但是这些大学由于由政府创办,所以时常被卷入政治活动中。随后建立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大学校长都与国民党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中央大学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学府,是人才的聚集地。而这些大学大多数校长都是由国民党内部直接任命,或在国民政府内部任职的。如清华大学的几任校长金邦正、曹云祥、温应星、罗家伦都是国民党官员。
解放战争后,共产党开始接手旧的国立大学,但是大学校长与政治息息相关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时至今日形成了一种划分大学行政级别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强化中国共产党对大学教育的领导,专门选取了一批具有高级干部背景的党内人士为各高校校长。而就目前而言,大学校长在任职期间都有一定的政治头衔,除了985高校校长为副部级外,普通本科院校校长为正厅级,一般本科以上的高校校长为厅局级。
百年来,中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从最初的建立到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大学校长与政治一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中国高校区别于国外高校的地方,也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因为国外校长选拔制度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等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国内更加强调政治背景,而国外则更加重视学术背景,所以国外大部分的研究都不符合中国的情况,只是在方法和结论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作用。
其中,国外对于大学与政治的关系研究中,持褒贬不一的态度。一方面Mortime Kenneth,and Mc-Connell T.R.的 Sharing Authority Effectively.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8,是对美国大学日益增长的政治化倾向的一个激烈而颇有争议的批评,是一个杰出学者以清醒眼光对美国大学中的学生抗议和持不同政见的教授进行观察,以特别才能揭示其荒谬的著作。作者争辩,学生学者应当回到艰苦的学术研究中去,不要为意识形态中的党同伐异所干扰。而另一方面,Mnlett John D.在 Conflict in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这是一本关于美国高等教育中州政府作用的指导性著作。探讨了高校要求自主权和州政府要求高校负责之间的冲突。书中描述了州政府规范高校的方式与程度,揭示了高校和州在学校分工、资源分配、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冲突,强调学术领导和政治领导在价值理解、耐心和礼让方面应是一种伙伴关系。在 Newman Frank.的 Choosing Quality:Reducing Conflict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University.Denver: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1978 书中,简明具体地说明了州与大学的冲突,探索了双方在思路、利益、目标上的差别,指出了州机构对大学不断增加的监管、规范和干扰所引起的伦理问题与质量问题。作者强调了在建立高质量大学和高质量的州立高等教育系统两方面,公众关切和政治愿望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分担责任的重要性。
在国外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对于高校校长本身的研究,其中在Thwing Charles Franklin.的The College President.New York:Macmillian,1926 书中,从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研究了高校校长问题。描述了高校校长必须培育的各种内外关系,校长作为个人和专家必须培养和展现的素质和特征,分析了校长岗位的风险和收获以及如何实行有效领导等问题。Schmidt,G.P.的 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 Columbia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y,Econontics and Public Law,no .317.'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30 一书研究了 1760年至 1860年间的美国大学校长们。讨论了他们的职务,考察了他们的角色:宗教领导、爱国者、管理者、教师、改革者、学生招募者、筹资者、反动分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见解深刻。
国内的大学发展历程与趋势不同于国外,因此大学校长的选拔机制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大学校长选拔时更多的涉及政治因素较多,在闫月勤《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基创业—党政干部背景的大学校长研究》一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选派大批党政干部担任高等学校领导,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而目前的高校选拔制度行政级别成为了主要的考虑因素,在王长乐《试论高校校长选拔体制的改革》中认为现在的选拔制度是机械的照搬普通官员的选拔制度,结果只会使治理官场的方式方法应用到大学的治理中。而相比较而言,国外大学校长的选拔就民主的多,且不允许校长在任职期间参政。在高瑜的《美国大学校长选拔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美国著名大学的校长都要求具有很强的学术背景。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校长的研究方向较为单一,一方面是大多数只是出于对校长的基本情况的分析,在李晓飞、罗尧成的《上海本科院校校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分析》文章中,通过对上海各大本科院校校长的年龄情况、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以及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校长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学校层次越高,博士学位校长的比例也越高,上海29 所高校校长的职业经历比较单一、上海高校校长获得第一学历或最高学历的大学与现任职大学相同的比例较高等结论;另一方面则研究大学校长在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中所要具备的因素,在王英杰的《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一一哈佛大学的经验》中指出,大学校长在未来治理大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大学外部的压力、学术市场竞争的压力、大学内部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大学校长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些因素,并能充分的利用其中有利的因素,充分战胜不利的因素,才能推动大学向前健康、长远的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二)述评
通过对中国现代大学校长的政治渊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中国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兴衰还是繁盛,大学校长都与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可以解释中国大学校长目前的选拔制度侧重于行政等级的原因,是有源可溯的。
虽然国外对于高校校长相关研究较成熟,因为大学的发展史和校长功能的不同等原因导致国外的研究对中国并不适用。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只是停留在通过对于各高校校长的基本情况分析得出一些浅显的结论,并没有对校长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时所用方法也只是简单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简单的模型回归的方法对高校校长的政治背景,学术背景,各校的排名,发表于权威杂志的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的数量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就高校校长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哪一个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正面影响得出结论,这也是在目前所有研究中缺失的一部分。
三、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
目前,中国的大学大概有1500 所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将近850 所,较为突出、发展较为成熟的要数“985”和“211”工程院校。但是,因为时间和能力有限,只选择了“985”高校进行研究。985 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共有39 所高校入选。
所有关于“985”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和政治经历的数据来源于各大高校关于师资力量的简介,资料收集一直追溯到各校的建校之初。“985”院校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综合实力较强,同时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历任校长可达数十位。在收集“985”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和政治经历数据时,校长的学术头衔除了考虑其国内的最终学位,还有详细留学海外并取得最终学位的情况。同时,由于中国高校校长的从政经历无论其在任期间还是卸任以后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考虑了从高校校长毕业以后所有的从政经历,一直到其退休。
根据中国大学发展史,还收集了清朝末期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后“985”高校的排名。
根据中国目前“985”各院校地理分布看,可得出“985”高校大都集中于沿海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分布也较多。其中,分布学校较多的城市依次为北京市8 个、上海市4 个、陕西省3 个、湖南省3 个。单就学校的排名来看,通过设置权重的方法,可知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集中于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天津市、江苏省、湖南省、辽宁省、重庆市、浙江省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权重分别为284、118、60、53、45、45、30、25、24,以至于“生源质量排名”前9 位全部被这些省市的大学占据,依次是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复旦、浙大、人大、南京大学。
(二)描述性分析
因为不同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官阶的评级不同,所以分为三个时期,相应为清朝末期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后。
1.清朝末期
表1 清朝末期(1927年之前)各校校长基本情况
图1 清朝末期各校校长为进士的数量和四品以上官阶的数量
在上图进行统计时,只考虑在清朝的任职,且是在校长在任之前的任职,不考虑在北洋政府的任职。因为北洋政府通知时间较短,对学校日后的发展影响不大,且北洋政府时期连年战乱,高等教育发展呈下降趋势,所以不在考虑之列。
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相继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因五四运动的缘故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学。通过以上标黑的数据可以看出这几所大学在当时可谓是汇聚人才的地方,无论是学术背景还是政治头衔比例都是相当的高,并且从上图来看,拥有进士的校长百分比与四品以上官阶的校长的百分比和学校的综合实力的排名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各校校长四品以上官阶数量所占的百分比随着学校排名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少,所得的结论说服力弱。
2.民国时期
表2 民国时期(1927~1949年)各校校长基本情况
图2 民国时期各校校长为博士数量和不同官阶的数量
国民党领导时期,综合考虑了每一位校长在国民政府中的从政经历,因为国民政府存在时间比较长,而且高校校长的从政经历对高校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如图黑体字标注的学校由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排名,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从图形的后半部分来看,各校校长不同官阶数量所占百分比与学校的排名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各校校长为博士数量所占百分比随学校排名的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由于时期特殊,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高学位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加之排名在后的学校是随后建立的,校长数量较少,百分比相对较大。其中中山大学是以纪念孙中山而建立的,是国民党吸纳全国人才的地方,因此校长的官衔等级较高,同样有几所被国民党政府改建的国立大学也存在相同的情况。所以上述描述统计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3.建国以后量所占百分比、有最高学位的数量所占百分比、不同官阶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官阶分为六级,分别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其中官阶加权=一等*6 +二等*5 +三等*4 +四等*3 +五等*2 +六等*1。
表3 建国以后(1949年以后)各校校长基本情况
图3 建国以后各校校长为院士的数量和不同官阶数量的加权
39 所高校的综合实力都相对较高,其各项排名都位于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如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其师资队伍并不亚于其他学校,同时一些科学技术大学如国防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因为其学校性质的缘故,校长都拥有不同等级的军衔,相对官衔较高;各校的排名虽是相对稳定,但是由于本文所选的学校排名是近期的,自建国后有较长的时间,排名也会有一定的变动。种种原因,导致最后没有明确的结果显示出学术头衔和政治头衔与学校排名的相关关系。
(注:学校代码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北京师范大学5.北京理工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中央民族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复旦大学10.上海交通大学 11.同济大学 12.华东师范大学13.南开大学 14.天津大学 15.重庆大学16.浙江大学17.南京大学 18.东南大学 19.西安交通大学 20.西北工业大学 21.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2.东北大学23.大连理工大学24.中南大学 25.国防科技大学 26.湖南大学27.四川大学 28.电子科技大学 29.吉林大学 30.厦门大学 31.山东大学32.中国海洋大学 33.武汉大学 34.华中科技大学35.中山大学 36.华南理工大学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8.哈尔滨工业大学39.兰州大学)
四、简单的模型回归分析
(一)变量选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教育相关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得各大高校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差距。
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考虑的因素有:学校的科研平台,包括学校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学校的博士点的数量以及博士生人数,是否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的学术产出,包括每年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会议论文数、专利数;学校的人才队伍,包括学校教授和副教授数量、博士后和院士的数量、获得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荣誉的人数等;学校的各项排名,包括是否重点大学,一般来说,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优于省、市重点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中“985”工程大学又优于“211 工程”大学;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学科及专业排名情况;每年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需指出的是名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强,弱校也可能有强专业。
因为数据收集条件的限制,目前只选择了学术产出作为考量大学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并通过我校图书馆的ISI 索引工具(其中囊括SCI、ISTP、SSCI等索引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囊括了“985”39 所高校分别从 1969年开始,所有由于 SCI、ISTP、SSCI 三大国际权威索引工具囊括的期刊所收录的文章。
其中SCI、ISTP、SSCI 是国际最权威的索引工具:SCI 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ISTP 中文名字叫:《科技会议录索引》,本会议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信息、教育发展、社科人文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SSCI 现收录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并划分为不同的因子区间,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检索与论文参考渠道。1999年SSCI 全文收录1809 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 个领域。
(二)模型与回归分析
1.Y=C+ αX1+ βX2+ θX3+ ε
(Y 为因变量,X1、X2、X3分别为自变量,α、β、θ分别为 X1、X2、X3的系数,ε 为随机干扰项,其中变量为39 个)
盖尔达耶古城的城市街道很窄,有些路的宽度据说以一只怀孕驴子的体宽为准,巷道很深且相互连接。夏季地面最高气温可达75℃的炎热沙漠气候,使盖尔达耶的设计者不得不将巷道设计为悠长狭窄的形式,以挡住强烈的阳光。除了避暑,这些巷道还有挡风的作用,特别是在沙尘暴肆掠的春夏季节。简简单单的巷道设计,便给盖尔达耶古城提供了一个适于人居住的环境。
表4 校长的学术头衔和政治头衔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由上表的回归结果看出,各校校长为院士的数量(X2)与各校校长不同官阶数量的加权(X3)检验都较为显著。同时可知,学术头衔为院士比博士的影响大,而且校长的学术头衔对于高校的发展比政治头衔影响更胜一筹。
2.Y=C+ αX1+ βX2+ ε
(Y 为因变量,X1、X2分别为自变量,α、β 分别为X1、X2的系数,ε 为随机干扰项,其中变量为 39 个)
表5 校长的学术头衔和政治头衔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由上表的回归结果看出,各校校长为硕士、博 士、院士数量的加权(x1)与各校校长不同官阶数量的加权(x2)检验都较为显著,并且由于前者的系数大于后者的系数,可知校长的学术头衔对于高校发展的影响要大于政治头衔。
五、结论
1.中国近代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及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再到建国以后,大学校长与政治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高校校长或由当时政府直接任命或创办人在政府担任一定的官职。所以从大学建立初期到之后百年的发展,都与政治息息相关,这是中国大学区别于国外大学之处,国外的大学校长在选拔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被选拔者个人的学术背景而非政治背景。
2.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创办的大学 ,在已知部分大学排名的前提下,分析各校长是否有留学经历、是否为进士、是否有四品以上官阶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并由表1 和表2、图1 可知,各校校长有官阶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随着学校排名的下降而降低。
新中国时期,第一个模型单独考虑各校博士数量、院士数量、拥有不同官阶人数的加权与各校发表于ISI 搜索引擎所囊括的权威杂志的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的数量。由表4 可以看出学术头衔为院士比博士的影响大,而且校长的学术头衔对于高校的发展比政治头衔影响更胜一筹。但此处出现内生性问题,学与仕二者是相互决定的。第二个模型中区别于模型一的地方是将各校校长为硕士、博士、院士的数量进行加权,由表5 可知,硕士、博士、院士的数量的加权和不同官阶的加权皆与ISI 的数量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由于前者的系数大于后者,可知高校校长的学术头衔对于高校发展的影响要大于政治头衔。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就学校的学术发展而言,在进行校长选拔时应该侧重于校长的学术背景。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之处
因为受到学历和所学知识有限的限制,文章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所得结果说服弱,而且文章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
首先,在研究学校校长的政治头衔和学术头衔对于一个学校发展的影响时,只选取了39 所“985”院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所选择的学校都为全国的顶尖学校,大部分建校时间都较长,各地方性的大学和科技型的大学在师资队伍与校长官阶的行政级别方面不亚于排名靠前的大学。同时,因为学术背景包括教育经历和职业背景,本文只考虑了教育背景而忽略了职业背景,同时在分析校长的政治头衔时,因为考虑到学术兼职的行政等级影响的微小而将其忽略。
其次,根据得出的相悖结论可知研究方法过于简单、粗糙以及前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而且各校发表论文的时间都始于1961年,之前没有记载,而且前后两种研究方式选取大学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不同,应该考虑参与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所有因素。在进行分析时,没有对于时间段进行详细的划分,笼统的统计了硕士、博士、院士的数量和不同官阶的数量,综合考虑时使得效果被平均,最终结果并不明确。
最后,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内生性的问题,即校长的学术头衔与政治头衔是相互决定的,所以回归结果说服力弱。
(二)研究展望
因为大学校长对于整个学校的影响并非仅仅局限于任职期间,还包括卸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大学校长的选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的校长选拔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过渡的倾向于行政等级,追根溯源,是由于在近代大学创办之初都或多或少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就校长选拔而言,与国外有很大的区别,国外更注重被选者的学术背景。无论是哪种选拔机制,都有其利弊,二者谁是选拔时所需要着重考虑的,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通过收集39 所“985”院校的历任校长的包括学术背景和政治背景的资料,以及自1961年来各校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的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的数据,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简单的模型回归两种方法,得出一定的结论。但是,基于第六部分所分析的种种研究方面的不足,目前所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说服力。日后,将进行后续更详细的研究。一方面,增加样本容量,除了“985”院校还将考虑“211”院校以及地方的本科院校。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方面,将着重划分时间区域,如各个校长的任职时间、当选为博士和院士的时间、不同官职的任职时间、不同年限发表的论文数量,同时考虑到学术兼职、论文的影响因子、职业背景等变量,再对所有的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分析滞后效应,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和政治背景哪一个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更大的正面影响。
[1]Mortime Kenneth,McConnell T.R.Sharing Authority Effectivel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8.
[2]Mnlett John D.Conflict in Higher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
[3]Newman Frank.Choosing Quality:Reducing Conflict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University[Z].Denver: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1978.
[4]Thwing Charles Franklin.The College President[M].New York:Macmillian,1926.
[5]Schmidt,G.P.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 Columbia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y,Econontics and Public Law[M].New York:Columbi-
a University Press.1930.317.
[6]闫月勤.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基创业——党政干部背景的大学校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6):11-17.
[7]王长乐.试论高校校长选拔体制的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0-24.
[8]高 瑜.美国大学校长选拔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军工高教研究,2007,(3):41-44.
[9]李晓飞,罗尧成.上海本科院校校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9,(6):10-13.
[10]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