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
2015-06-17刘国永
刘国永
摘 要:主要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的关系,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史学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着重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史学研究成果的状况,提出了史学研究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方法,以供历史教育工作者
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学研究;应用方法
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前者以历史研究为对象,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高中生的历史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性,提倡教育和培育人才。但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离不开历史,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史学研究的推广平台,两者相互联系。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下面以人教版的《中国近代史》为例,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高中历史教材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
历史教科书作为基础教育的普及读物,应该保持内容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以教科书的稳定性要求它必须谨慎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史学研究也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先出现普遍认同的史学研究新成果,才能被历史教科书应用,而不是历史教科书超前于史学研究。这就会导致史学研究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不对称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吸收先进的史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材引用史学研究的几个原则
1.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
在历史教科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引入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如果在高中生的认识范围外,则会增加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的困难。所以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史学研究成果的知识层次,进行适当地引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并没有详细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新研究的详细史料,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为教材中涉及的观点提供依据,从而说明历史教科书的权威性,其历史观点的准确性。
3.坚持与教材观点一致
在历史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和历史教科书观点不一致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引进这些研究成果时,应仔细查其观点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进行判断和验证。如果引进和课本不一致的历史观点,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影响历史教学。
三、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方法
1.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
因为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教材虽然经常修订,但还是存在许多落后、片面的观点,无法跟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如,中法战争中,教材并没有涉及中法战争的影响,而是重点论述了清政府的“乘胜即收”的政策,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谴责清政府“虽胜尤败”的结局。但是有史学研究者指出,清政府是从维护领土的大局出发,才提出这一政策,其实是明智的决策。如果能把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进教科书中,就能端正学生对中法战争的
认识。
2.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注重从近现代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历史,甚至成立了专门研究近现代历史的“显学”。但是,在当今的高中课堂中,并没有运用到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仍然遵循“革命史范式”的教学模式,落后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比如,在评价李鸿章时,按照“革命史范式”,他是签订《马关条约》的卖国贼,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参与了多个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但是按照现代化范式来评价他,他又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引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
3.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高中生在接触历史教学活动时,往往不满足于课堂的教学知识。喜欢自己查阅一些资料,观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电影、电视剧。并且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历史人物的行为,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材上是这样给辛亥革命定义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在教材中加入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密不可分,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重要性: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参考文献:
[1]李克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26):54-56.
[2]欣汝华.探究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成功:教育,2012(24):190.
[3]魏德才.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基础教育研究,2010(09):42-44.
編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