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6-16包慧
包慧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南通 226004)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包慧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江苏南通226004)
文章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了培养学生初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初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更加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参与 “再创造”,真正的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让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最大化。
一、培养学生初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意义
1.中学新课程实施的需求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理科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达到科学素养的形成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反思能力,能够将知识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反思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和分享,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只有反思,学生才能更好的学,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
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复杂丰富的化学现象、相对琐碎零散的知识点,决定了学生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思考才能掌握化学的规律和本质。学生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将复杂的概念、抽象的规律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将化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和扩充。
2.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不是任由教师灌输的机器,反思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记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有所积累,有所提高。
反思性学习是以学会学习为目的的,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学习,那就不能真正的学会知识,也就无从发展和创造,而反思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会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者了解掌握学习的本质和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最终内化为个人素质,以达到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探究性学习中的反思性学习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开展某个问题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其他一些“特殊”现象,学生一旦捕捉到这些“特殊”现象,并能以此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往往更能激发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式学习、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等方式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最终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例如:学生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反应的现象时,学生可能会发现已经变红的酚酞再次褪色的特殊现象,学生如果能以此为新的问题开展的新的探究,不但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探究性学习中的反思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诸多能力,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要能在探究过程中反思性的发现问题,首先必须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然后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方式获取知识,再经过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推理、讨论、分析、实验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得最终结论。而这整个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诸多能力。
3.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探究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而言不但是对原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对教师而言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但可以促使自身不断提高学科知识,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例如:在一次公开课的课堂上学生在探究熟石灰固体与稀盐酸的反应时,有细心的学生意外的发现试管内有少量气泡,并立即举手提出了问题。这一下子打乱了我原先的教学计划,差点儿不知所措的我迅速的思考了一下后,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后开始引导学生就这一“意外”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是熟石灰变质所致,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又引导学生设计了实验,并进行了实验探究,最终验证了猜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充分体验了探究的乐趣,也提高了我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为了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这些“意外”的问题,我不得不大量阅读各类期刊杂志,丰富自身的学科修养。
二、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方法
1.适时引导,水到渠成
古人云:“疑乃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通过大胆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在探究盐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什么颜色的实验中,到底是盐酸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呢?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是哪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课堂中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控制了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同时设置了对照组,完成了探究的主题。
2.预设问题,胸有成竹
反思起源于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是反思的起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实验探究活动预设一些问题。这样,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这些预设的问题时,教师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例如:学生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时,可以故意让一些学生通入气体的时间长一些,当他们发现浑浊不见了,自然而然会提出问题。
再如:在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实验一开始,气体量较少时记录一次数据,过段时间后,气体量较多时再记录一组数据,学生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很自然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从而进一步反思误差的原因,最终得到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的正确结论。
3.打破常规,自由发挥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有意义的化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 “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建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是学生进行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探究。教师应该适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获得自我体验。初中化学课本上有不少实验是演示实验,我们可以打破常规把某些演示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出书本已有实验的新意境、新内容,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去假设、去验证、去讨论分析和处理信息,实际感受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实验的成功与挫折,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增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时,并不按照书本演示实验的步骤进行实验,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当学生发现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后没有现象,提出问题后,教师予以引导,并由此展开新的探究。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反思的方法,体会反思的意义。这样的设计和传统的讲授灌输式相比,不但加深理解和印象,而且培养和锻炼了反思性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中的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带着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敏锐地捕捉探究过程的一些问题,并以此展开新的探究,这个过程不但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1]朱卫华.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初探[J].化学教与学,2008,(17)
[2]王锦华.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生能力和创新能力[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3]龚龙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J].化学教育,2005,(11):50-51
1008-0546(2015)06-0069-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