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明线带暗线教学设计的探索与意义

2015-06-16吴玉芬

化学教与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明线暗线通性

吴玉芬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初中化学明线带暗线教学设计的探索与意义

吴玉芬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215006)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明线,介绍物质的性质、用途等为暗线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用具体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明线带暗线;新授课;化学与生活;复习课;化学与健康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1]。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即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也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明线,介绍物质的性质、用途等为暗线的教学设计的应用,既体现了用具体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此类明线带暗线教学设计,分别在新授课与复习课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新授课的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中“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告诉学生,我们比较熟悉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但较少关注铜在空气中也会因生锈而使得表面变绿,即生成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学生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实验了解铜绿的性质,并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采用了以“探究除去铜制硬币表面铜绿的可行性方法”为明线,“了解铜绿的性质”为暗线的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古代青铜器表面有铜绿,我国用金属铜制造的五角硬币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也会产生铜绿。铜器表面的铜绿如果不及时除去,既影响美观,也会加速铜器的腐蚀。教师根据学生已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引导学生猜测除去铜绿可行的方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2.验证结论

学生根据水能将脏衣服洗干净的生活经验,猜想是否可以用水来洗掉铜绿;根据教材铁的锈蚀实验中用稀盐酸能除去铁锈[2],猜想用稀盐酸是不是也可以除去铜绿;还有学生根据教材中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观察到碳酸氢铵加热后固体逐渐消失的现象,猜想加热是否也能使铜绿消失从而除去;另外还有同学建议用砂纸打磨以除去铜绿。依据学生的这些猜想,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

上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依次完成以下四个实验:

(1)取一枚带有铜绿的硬币,用砂纸打磨铜绿部位,观察现象;

(2)用镊子取一枚带有铜绿的硬币放入一个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3)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一枚带有铜绿的硬币,将铜绿部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4)取一枚带有铜绿的硬币放入另一个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中,学生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用砂纸打磨过的硬币,表面的铜绿消失了;放入水中的硬币表面的铜绿没有消失;加热铜绿,绿色固体变成了黑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铜绿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了蓝绿色。

通过实验,学生们知道了用砂纸打磨与用稀盐酸都能除去铜绿,但水洗与加热不能达到除去铜绿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实验事实与现象的分析,学生了解了铜绿的一些性质:铜绿是绿色固体,难溶于水;它受热能分解;能与稀盐酸反应。同时,因为这些结论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的,很顺利地引出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这个主题。

3.评价意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会了除去铜器表面铜绿的可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铜绿”的性质有了自己的认识,对学习物质的方法和途径有了简单的了解。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兴趣。

二、“酸的通性”复习课教学设计

对于酸、碱、盐的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然、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学习从化学视角看待有关物质的转化与利用,了解化学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时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酸的通性复习课中,教师采用了以“胃酸过多病人的诊治”为明线,“复习酸的通性”为暗线的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3],可以帮助消化。但是胃酸过多反而会伤胃,出现反酸、烧心、胃灼烧、胃溃疡等症状。胃部不适的病人去医院做胃镜前需要喝钡餐,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3],不能用碳酸钡代替。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会建议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同时会开一些药物让病人服用以缓解不适的症状。布置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医院里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的药物和它们的作用原理。

2.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与上课时分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胃酸的成分是盐酸,不能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原因是碳酸钡会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化钡溶液而使人中毒。

(2)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的药物大体上分为中和胃酸的药物以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两大类。能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有雷尼替丁等,中和胃酸的药物有胃舒平、斯达舒(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盖胃平(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以及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的药物等等。医生建议多吃碱性食物的原理也是中和胃酸。

用中和胃酸的方法治疗,就是要将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掉。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除了上述药物中含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以外,学生经过讨论还写出了铁粉、锌、氧化铜、氧化铁、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硝酸银等物质。之所以能写出这些物质,依据就是前面已经学过的酸的通性,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过渡到复习酸的通性了。酸的通性有:①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②能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金属,酸常指盐酸、稀硫酸);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等)反应;④能与碱(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等)反应;⑤能与某些盐(如碳酸钡、碳酸钠、碳酸钙、小苏打、碳酸镁等)反应。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但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是因为盐酸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中银离子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跟氢离子无关,所以不属于酸的通性。同时要和学生强调的是,虽然许多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发生,但未必都适用于中和胃酸,所以要谨遵医嘱,对症下药。

3.评价意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做胃镜时服用钡餐的成分,也了解了治疗胃酸过多的常用药物的成分和作用原理,更重要的是对 “酸的通性”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性质”的观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明线带暗线的教学设计,对于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健康的关系,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学生学习化学,不仅要把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的实际事例中寻找存在的化学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2]王祖浩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24

[3]王祖浩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9-59

1008-0546(2015)06-0021-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6.008

猜你喜欢

明线暗线通性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不为浮云遮望眼,更要身在最高层——例说向量中的“一题多解”与“通性通解”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待定系数法:向量中的通性通法
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