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微视频创作与应用的动力机制探索
2015-06-16马振萍陆余平
马振萍陆余平
(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74;2常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江苏常州 214022)
基于合作学习的微视频创作与应用的动力机制探索
马振萍1陆余平2
(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214174;2常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江苏常州214022)
数字化学习由于教学观念、硬件设备和学生特点等原因,在课堂运用过程中遭遇多重阻力。明确信息技术工具性的特点,借助微视频创作与应用,通过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家校合作等合作学习模式,挖掘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机制促使微视频起到辅助教学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微视频;动力机制
一、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信息技术带来便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手机阅读让我们把闲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及时了解各类新闻动向;视频对话让我们跨越空间距离,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网络电影根据个人爱好及时推荐好片,并可根据个人喜好任意选择。这些真切的变化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也使触动了一些卓有远见教师们的探索欲[1]。如常州市北环路小学开始尝试数字化学习,常州市北郊初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等。这些大胆的尝试为微视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同时反馈出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技术“为我所用”观念不强,过度依赖视频,面对面交流减少,有舍本逐末之嫌;电子产品集中使用,网络承载过重造成死机,甚至网络瘫痪,使惜秒如金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部分学生注意力停留在视频展示的浅表层,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层次知识探索。由于上述这些问题存在,许多教师仅在公开课展示时选择数字化教学,而不愿意常态化使用。
二、可行性分析
尽管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理想和现实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换个视角就会发现,信息技术特别是微视频的应用在辅助教学方面确实大有挖掘空间,关键在于要明确信息技术工具性的本质,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如常州市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的情况,多校达成的共识是:①课堂教学改善传统模式,在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中引入数字化。具体做法是,将课堂教学中某些步骤移至课堂外,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唤起与作业评讲都通过微视频学习来替代教师讲解,课堂教师集中精力讲解关键内容。这种做法对传统课堂冲击力小,也是教师们常采用的模式。②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增加微视频自主学习和网络合作讨论,学生喜欢这种学习形式。③我们处于苏锡常经济发达的城区,学生经济条件好,家里装有宽带,也有智能手机,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保障。④家长文化素质普遍高,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乐于监督陪伴同学生一起学习,这为微视频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我们的做法
灵感来源于一次课间辅导。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关于水的电离能否忽略这个知识难点,尽管学生上课时理解了,但课后作业时尚不能灵活运用。在自习课时学生一个接一个问相同的问题,多次讲解让我身心俱疲。于是选择集中讲解,考虑到自习课快结束,讲得速度比较快,结果是许多同学一知半解。于是我向学生说明,回去在班级QQ群里向大家详细解说。笔者想到许多学校公开课采用微课程及翻转课堂模式,于是录制微视频。通过手机录像功能,配图形演示和教师解说,将录好的视频放在QQ群里共享。根据下载次数发现,班级每位同学都下载学习了,且反复观摩,并传给其他班级同学。这次无心之举,让我们体验到基于草根的微视频应用原来离我们很近,竟然运用的手头设备也可以达到运用高成本、高性能的电子设备的效果。笔者为了激发大家研究的热情,凝聚众人力量,在教研组内提出基于合作学习的微视频创作与应用的课题[2-3]。为克服研究过程中的阻力,我们以微视频创作与应用为抓手,通过动力机制形成推进研究不断进行。下面具体谈谈我们的做法:
1.师师合作,强化组内凝聚力
教学工作是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不仅要对所教知识有深刻理解,更要勇于突破创新。年轻教师思想新潮,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总认为现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最适宜,不太愿意尝试新事物。因此,我们通过教研组研讨的方式,让老教师系统解读知识的深度及知识重点,促进年轻教师尽快地提高教学经验;年轻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视频的剧本,进行微视频制作,将经验内化。再通过微视频制作过程及使用中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这个阶段年轻教师录制的视频主要针对学生新课学习前有针对性的预习。新课结束后,针对学生作业情况,录制习题讲评的视频,对知识加以巩固。这些微视频是在教研组内共享。年轻教师负责整个年级的学生微视频的应用监督以及情况反馈。结果表明,这种做法促使新教师成长迅速,在多项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老教师也感觉教学轻松。这样的互助协作方式更有利于教研组的团结与融洽。
2.师生合作,展示学生表现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愿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乐于助人。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与几名学生合作,示范微视频的制作过程。在制作视频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制作的能力,遇到技术问题或知识难点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第二阶段,学生带领部分学生制作,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视频的录制中来。关于录制的内容,教师可提供内容,让学生选择,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讲解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自选掌握较为精通的内容,实现助人的目的。这些工作一般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也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周末时间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录制。由于该课程融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录制过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学生乐于接受,勇于钻研。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解析,由两组同时进行录制,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在期末研究性学习展示上,我班学生成果颇丰,多组获得优秀成果奖。我们班学生反映,微视频制作过程很辛苦,但想到许多同学会来学习,就有成就感,所以必须讲清讲透。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研讨氛围浓重,制作时特别卖力。
3.生生合作,提升学生发展力
每位学生看问题视角不同,对问题理解的深刻度也因人而异。生生合作,一种形式是在录制过程中,录制小组内部对知识的讨论,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对视频中的内容展开讨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学生静心看视频,独立思考,再对其中知识点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会话,在QQ群中展开激烈的争论,并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深化所学内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并给予积极引导,真正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我们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怕讨论时无法深入参与,特别抓紧时间,早早上线下载学习,而且反复观摩,通过熟能生巧来提高解题能力。事实证明,学生观看视频后,展开积极评论时,感受到他人的需要时,就更加有自信。同时,为了能用好视频,参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时学生也更凝神,课堂气氛变得更融洽。
4.家校合作,形成学习保障力
我们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是初高中学生,他们抗干扰能力还很有限。互联网上各种诱惑,会让他们的学习受到干扰。家长们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专心于学习。因此,我们每一步先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充分发挥积极协助的作用,请家长委员会成员轮流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陪同学生。在责任的驱使下,对当年知识的回忆及再应用,家长会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家长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微视频学习过程中。不少家长还能通过微视频学习,与孩子一起探讨多种解题方法。有时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还可以指导家长学习,出现文化反哺现象,由于有家长的参与且有学习任务的压力,学生都能主动屏蔽其它网页的干扰,主动地学习。第二步,通过家长会时,让家长委员会代表畅谈和自己孩子一起学习后的收获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变化,引导更多家长参与到微视频创作与学习中来。有不少家长对我的做法非常赞扬,且表示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位家长是研究电脑图形设计的,提出为我班学生量身定制促进学生理解的动画制作。这些做法都有效地激发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家长也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强化了与学校的沟通,促进了学校和家长的融洽度。
四、成功的原因分析
通过微视频的制作,促进了教研组经验的传承和发扬。年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互利共赢。通过学生参与微视频创作,全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运用微视频进行学习讨论。每个家庭都有宽带和智能手机,这些为学生在家进行微视频的辅助学习提供硬件设施保障,不再出现课堂上死机等问题,克服了硬件不足的问题。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解决了学生自制能力不强的问题,家长的参与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积极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由于将部分步骤搬到线上,课堂中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作业处理,充分进行问题讨论,真正实效解决学生的问题。针对知识巩固的微视频,能够反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促使教师从机械、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学生各种行为生成的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关注于自身教学技能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减少职业倦怠。我们的草根化研究,避开数字化直接进课堂的阻力,集中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力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展望
微视频创作的平台,通过多力合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随着微视频的增加,QQ空间和网络硬盘、云盘等空间有限,需要创建一个服务器装载;将微视频系统化,便于检索也随着视频量的增加显得更重要。我们下一步将联系相关网络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形成新的动力,将微视频的创作与应用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1]符爱琴,马宏佳.微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以初中化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4,(11):14~18
[2]俞叶.一场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谈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68~69
[3]韩程明.微课程理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14~16
1008-0546(2015)06-0023-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