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鼻炎
2015-06-15张乾刘乐亮
张乾 刘乐亮
[摘要]过敏性鼻炎是由各种特异性过敏源引起的多发性鼻病,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结合t临床,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之下,遵循天人相应的规律,并结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归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辨证论治;治标以缓其势;固本以逐陈疴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各种特异性过敏源引起的多发性鼻病,其临床表现为连续、频发的鼻痒、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及不闻食嗅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伴见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全身症状。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由于本病病症顽固、病程长、迁延难愈,可导致患者情绪失调、失眠、食少、疲乏、注意力减退等,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并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笔者综合临床实践,将过敏性鼻炎的辨证论治思路略陈如下:
1.祛风脱敏。治标以缓其势
中医学认为,鼽嚏始发,多外邪为患,即所谓“外有非时之感”。肺位至高,为脏腑之华盖,通过息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其在体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易感外界风邪寒气及病邪异气,故肺脏受邪,肺气被伤,失于宣肃,鼻窍不利;或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是发生鼻鼽的主要原因。又“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表现为发病迅速、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发作时鼻痒、喷嚏频作等症状,均符合风邪的致病特点,因此,治疗本病以祛除风邪,调和营卫、通利窍道为关键。代表方药有苍耳子散合脱敏煎。
苍耳子散以苍耳子甘缓不峻、祛风除湿为君;辅辛凉之薄荷,以疏散风邪、清利头目;佐芳香质轻、气味俱薄之辛夷花以走气入肺,又助胃中清阳上行;再助辛温芳香之白芷,以散风止痛,消肿排脓。四药相合,以达祛风散热、宣通肺窍之效。过敏煎方中防风辛甘微温,以祛风解表;银柴胡甘、微寒,善清热凉血;乌梅酸涩,能敛肺、涩肠、生津;五味子性温味酸,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四药相得,药味平淡,但收散并用,补泄兼施,升降共济,阴阳并调。上述两方并用,既能针对鼻鼽的发病部位进行有效疏通,又能清除体内的邪毒之气,同时润养脏腑,其效专力宏。
2.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过敏性鼻炎在其发作过程中除典型的鼻部症状外,常因患者的体质及感受外邪属性的差异伴见不同的兼加症,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整理分析,将其归纳为:
2.1寒邪袭肺
此证患者晨起遇凉或感风受寒或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后,表现尤为严重。全身症状可见恶寒怕冷,无汗,偶有发热,舌苔薄白,脉象或浮或细小。鼻腔检查:鼻黏膜苍白,甚至水肿,以双下鼻甲为甚。寒邪外袭,机体内外失和,肺为娇脏、为华盖,最先受邪,肺失宣降,其在窍为鼻,故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从而发生过敏性鼻炎,治疗主要以发散风寒,调和营卫为法。
2.2肺经郁热
主要临床表现可见鼻痒狂嚏,涕出粘腻,对寒冷刺激并不敏感。可伴见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弦)数。鼻腔检查:鼻腔黏膜潮红或充血。治其以清肺泄热,通利清窍为法。
2.3脾虚痰盛
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饮生成后,可随气机转运而无处不到,从而变生诸证。肺开窍于鼻,当外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可致喷嚏;风邪引动痰湿,侵袭鼻窍,可致鼻痒难忍;津水停聚、痰阻气道则可见鼻腔黏膜苍白或水肿、鼻塞不利;肺失清肃,鼻窍不利,气不布津,津水外溢,则清涕自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脾喜燥恶湿,从五行看,肺属金,脾属土,脾土旺而生金养肺,故治疗以培土生金兼通利窍道为大法。
2.4郁热内伏型
临床上该病证患者以青壮年为多见,此病证型的发生与患者平素的生活起居习惯密不可分,最常见原因分析示:
(1)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易致肝气不舒,气郁化火。
(2)起居失常,中医认为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晚睡熬夜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调,阴伤而阳偏亢,阳有余则为火。
(3)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刺激物,辛甘厚味可致脾胃蕴热,胃火偏旺等;此三种情况日久导致热邪郁积体内,形成“郁热内伏”体质。肺居上焦,又为娇脏,易受邪气侵犯,体内久郁之热邪上炎伤肺,肺气通于鼻,上犯于鼻,可发为本病。所以治疗此类型病人,以透发体内郁热为关键,结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象法自然,顺应天时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并促其向愈。
3.培补脾肾,固本以逐陈疴
《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虚弱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虚损,但其本重在脾肾。因“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本病后期当以补益脾肾为主,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与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促进痊愈。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补益中气、健脾渗湿以培后天脾胃,用金匮肾气丸补肾助阳、鼓舞肾气以固先天之本。
4.结语
笔者认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不能只局限于鼻部,只顾其标而忽其本源,本末倒置,应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的指导之下,遵循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并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结合,使广大患者借助于药物而不完全依赖于药物,从根本上杜绝疾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