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存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6-15茹凉朱洪涛罗琼
茹凉 朱洪涛 罗琼
【摘要】在医学教育中,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临床青年教师而言既要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又肩负着高校学生的教学 该研究分析了医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以有效的培养方法缩短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以达到为学校培养出在教学、科研、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均合格的优秀师资队伍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93-02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后备军,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起着传承和发扬医学教育工作的作用。对临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势在必行。医学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除大学公共普通课程之外,医学专业本科生还要涉及多门医学一级学科,例如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等。因此,从事医学专业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实力。
而在医学院校,由于特有的学科和专业特点,青年教师多数是从应届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这部分人员通常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但是其多来源于非专门性的教师教育机构,大多没有接受过教师专业培训,因而导致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在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且刚参加工作不久临床技能水平不高,教学经验更是不足从临床医师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有一段适应时间,要充分激发他们对教学的浓厚兴趣,采取一系列的培训方法及有效措施,缩短其从单纯的临床医疗工作到能适应临床教师角色的时间。
1.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群体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群体总数的64.33%。和其他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大致存在以下特点:
1.1医学院校教师学历现状
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均已达半数以上,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尤其是近几年的新进教师全部拥有硕士学历。随着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外在要求及部门内良好的求学氛围,不少青年教师选择攻读博士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夯实理论基础。经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高学历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高学历人才的数量与学校教师总数之比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1]。虽然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但青年教师的教龄短,经验少,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还不能完全胜任自身的工作[2]。
1.2缺乏专业的教师培训
医学院校同其他院校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教师队伍一般无法从师范院校培养,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来源主要局限在从医学类院校中招聘,其中相当部分青年教师来源于本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普遍具备一定水平的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教教育,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对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心理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以及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青年教师在上岗前只进行了短暂的培训,主要是学习《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门课程,取得普通话合格证,1年后经考核合格后,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即具备了上岗的资格。而专业知识、教学等能力由各教研室日后慢慢培养。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短时间的集中培训无法让其真正了解教学,反而过早地进入教学一线。
1.3重视科研与临床,忽视教学
部分青年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搞好临床及科研工作对于以后的发展就可以高枕无忧,不能把教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而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做,缺乏向一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学质量[3]。客观上来讲,面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近年来医院临床工作的强度和难度都大大增加,以现有人员完成醫疗任务已经是超负荷运转。青年教师本身就承担着大量医疗、科研任务,大多数青年教师讲课不能脱产,备课时间难以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确有力不从心之感。还要花费相当的时间申请课题和撰写论文,无形中造成了教学与科研、临床对立的局面,课题及论文数量逐年增多,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却较为缓慢。
1.4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又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指教师所具备的学历和文化程度,更多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水平上。青年教师工作积极热情,但工作缺乏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不当,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1.5在授课时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上不会与学生交流,不能驾驭课堂;在课堂上不会使用新老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不会使用板书,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教师的基本功;不重视备课,不重视课前演练;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不重视自身的仪表与修养,没有奉献精神。
1.6医学院校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存在问题
教研室一般采用“帮传带教”的模式,虽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但各教研室的导师水平、培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径庭。缺少青年教师向外学习及展示自我的平台,高校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国内外交流以及出外进修的机会很少,没有见识就不会有创新的火花,甚至与学术界脱节。缺乏奖励机制高校青年教师人数众多,但各种奖项的评比很难由青年教师获得,而目前有些青年教师的状态是“混日子”,对自己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规划,因为有些高校现有的体制有时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2.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浅谈
针对目前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现状和特点,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相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2.1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激发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对于我国未来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应当对青年教师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交流自身的成长经历,使得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因此注重激发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和岗位的热爱是促进其主动提高教学能力的强大内因。
2.2完善教师培训环节,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2.2.1岗前培训
对新进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成绩将作为新教师申请教师资格和转正、定级、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
2.2.2开办讲座、培训、研讨会
每一学期定期开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讲座、 培训、研讨会,给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帮助,并且在学年末对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当年教学情况进行严格考评。
2.2.3因材施教,针对青年教师本身的特质进行培养
青年教员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现在高校教师普遍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但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手段的系统培训,目前青年教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但性格可能会有偏激、缺乏耐心;进取心、自信心很强,希望得到赏识,但自控力不足,不善于接受他人批评意见;成就感很强,喜欢竞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团结意识不强。在师资建设中,学校管理者要把握青年教师的心理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让青年教师得以健康成长,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2.2.4针对岗位培训时间较短的问题,针对青年教师采取导师式培养的制度,即导师负责制
教研室给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安排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青年教师应认真钻研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试讲、跟班听课、课堂教学自评等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努力提高其教学基本功,有问题可及时向老教师学习请教[4]。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学历、专业及自身特点,在导师指导下,由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教研室全体人员对个人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认可后,方可实施。听课要有听课笔记、听课记录、授课老师签名等,并对听课时数有一定的要求,通过系统性的听课可以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和基本功。
2.2.5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终身学习理念
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开拓视野、继续深造;同时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为青年教师开办讲座,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高校教育。为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首先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成为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5]。青年教师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吸取同行先进经验,学校应按师资队伍整体规划要求,有步骤的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并对其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如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或到国内其他高校进行校际交流、访问学习,从而提高其临床、科研及教学能力。
2.2.6定期开展观摩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活动
通过示范课活动,可使青年教师有机会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和讲授技巧,借鉴优秀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做法。这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2.2.7将说课的形式引入青年教师培训中去
说课的思路是要回答各个部分的内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它是教师将其对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同一教研室的教师群体里,其他教师都可找出说课人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可使青年教师将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备课活动中,充实教学设计,从而发挥说课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迅速的获得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2.3 营造和谐氛围,注重教学、临床和科研的有机结合
教学、临床和科研是教学医院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学若没有临床和科研支撑,教学就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甚至可以说,高校教师的临床和科研发展水平决定着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只要处理得当,临床、教学和科研可以相互促进。临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将自己的研究进展以及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其学术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此一来,逐渐形成临床、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性互动氛围。
2.4 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定期开展校级和院级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可以有意识的把青年教师的兴趣引导到教学工作中来,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使他们在参赛准备和比赛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从心理素质和课堂教学基本功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5提高青年教师自身教学素质
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无论是在其讲课还是讲座过程中,均能体现出其渊博的学识,因而才能够吸引听众。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只有在深厚、全面掌握所讲授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因此在授课之前,作为青年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所讲课程的内容,这不仅局限于书本,更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外延。学会备课、撰写教案。认真备课和撰写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作为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尤其要重视备课和教案撰写这一环节。在备课过程当中,可以准备相关的临床病例资料、临床表现照片,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以筛选出其他教师的部分优秀教案供青年教师参考。训练青年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青年教师时常会羡慕高资历教师的语言艺术,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最好能够多掌握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医学史和古诗词。根据需要适当运用这些人文知识,加之手势、表情、姿势等身体语言,会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锻炼课堂组织管理实施能力。由于青年教师初人教学岗位,通常缺乏处理教学过程中偶然事件的能力。因此需要青年教师克服自身年轻气盛、缺乏耐心的不足,冷静处理偶发问题,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青年教师还应注重学会根据每堂课的不同情况,利用好非正式的教学器材,培养和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课后及时的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审视分析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及结果[6]。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与真实的教学实践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对于教学经验不甚丰富的青年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此需要教师重新思考和评价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授课后一定要及时的做好教学反思和总结,及时记录和分析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和其他教师以及学生开展讨论将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2.6实行网上评教
网上评教是每位学生对自己所上课程的应课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及建议,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老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7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要有创新激励机制
把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实行高额津贴和奖励。国内很多院校中,青年教师如获得国家级课题的主持人资格,发表SCI收录论文等不但会获得高额奖励,同时在晋级和评优中开辟“绿色通道”。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青年教师创新的激情和斗志。只有为他们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让青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此也就自然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7]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应当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良.对高等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67-68.
[2]张荣怀,郭海涛,王晓明,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05-107
[3]張兰玲,徐晓璐,韩星海.如何完成从青年医师到青年教师角色的转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47-48
[4]张荣怀,郭海涛,王晓明,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05-107.
[5]张建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激励机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9-10
[6]王险峰,李思忠.医学院校青年解剖学教师的培养与自我完善[J].解剖学杂志,2007,30(1):27-28
[7]夏喜利.浅谈高校教师的培养问题[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