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分析
2015-06-1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新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针对数学问题,教师们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践,使学生有基本的解题策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当前的小学数学问题,来分析和探讨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54-02
我国新课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懂得全方位的来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运用教学策略,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提出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最基本的环节。一般都是由教师来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以锻炼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比如,在《奇数》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奇数?”“奇数和哪些学过的知识相关?”“怎样能更好的学习奇数?”“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运用?”等,通过第一个问题来提出其他相关问题,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很高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发展阶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这样一个问题就有多种解决办法,在每个小组都发表完自己小组的见解的时候,班上同学就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解决和完善问题
随着现代多媒体不断被运用到教学课堂上,加上新课标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数学问题答案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特点,虽然问题答案有很多,但是教师也要知道怎样来很好的修正和完善答案。
比如,教师在教授与平均数有关知识时,模拟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三(1)班8个学生在五一劳动节这天植了48棵树,三(2)班10个学生植了50棵树,那么两个班平均每个学生植了多少棵树?初看问题,很多学生都会想到先分别求出两个班各自植树的平均数,然后相加的和除以2就可以求出每个人植树的数目了。这种办法是不合理的,容易混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分析这种办法的不合理性,修正这种答案,然后引导学生来想出最好的办法,来完善答案。
4.总结探讨
在新课标教学课程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数学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使学生敢于充分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积极肯定这些学生,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同时对敢于回答问题且答案完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品鼓励,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有积极的学习动力。
5.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在运算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的原型,来理解和解决运算类数学问题。
例如,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创设一个问题:“A同学去商店买了5支铅笔,每只铅笔0.5元钱,B同学去商店买了4个本子,每个本子1元钱,A和B总共花了多少钱?加入他们总共有10元钱,那么他们还剩下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有乘加和乘减的运算,同时也有小数相乘的运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在生活实际中,也就能够很好的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类相关性问题,并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这也是教学的目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知识技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是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数学能力的不同层次,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中,根据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来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解决办法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同一个问题,也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即可以来直觉猜想,也可以用图片的方式来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首先要学好基础知识,然后才能面对复杂的问题,从多角度来理解,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一个优秀教師,要注重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的运用,通过这些方法的多样性,来不断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加恒.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2)23-24.
[2]赵春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