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山庙油田沙一河道砂储层体积压裂应用效果分析

2015-06-15张大椿龙建勋林建平张毅张仕强谯玲李忻洪

断块油气田 2015年1期
关键词:加砂冻胶波及

张大椿,龙建勋,林建平,张毅,张仕强,谯玲,李忻洪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 遂宁629000)

1998年11月,川中公山庙油田公16 井在沙一段钻遇良好油气显示,并获144.4 t/d 的高产油流,发现了沙一河道砂油层。沙一河道砂储层岩性较纯,厚度较大,相对川中大安寨、凉高山油藏具有较好的物性,勘探开发前景良好。在四川石油重大专项启动之前,河道砂储层长期依靠酸化解堵或小规模加砂压裂等措施,只有钻遇天然裂缝才能获工业产能,没有钻遇裂缝的井即使取心证实含油也不能获产,严重制约了河道砂油藏的勘探开发。因此,亟需引入一项有效的储层改造手段,参考国外Bakken,EagleFord 和国内长庆、吉林、新疆等油田的成功经验,引入体积压裂工艺[1-4]。

1 储层特征

公山庙油田沙一段是一套滨浅湖、 泛滥平原—河流相沉积,砂底以上60 m 以内是滨浅湖沉积,60 m 以上为泛滥平原—河流相沉积。沙一段泥岩多为紫红色,本身不具有生油能力,但下伏的凉上段是区域的烃源岩层。公山庙地区断层及微裂缝发育,如果断层沟通了凉上段的烃源岩层,再加上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则沙一河道砂储层就具备油气富集成藏的地质条件。

沙溪庙组砂岩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约48%的样品孔喉中值半径大于0.1 μm,且近40%的样品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在0.5 μm 以上,表明有相对较大的孔喉存在,孔隙度主要分布在3%~6%,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1.0×10-3μm2。

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体积分数平均65.9%,长石平均13.7%,弹性模量高,在7×104MPa 左右;泊松比较低,在0.12 左右,脆性较好,有利于压裂。储层具有强水敏、强盐敏、中等酸敏、强碱敏和较强应力敏感性。

2 体积压裂工艺

2.1 压裂级数与级间距

压裂级数的确定主要依据水平段长度与测井解释结果,一般级间距为80~120 m,采用可钻式复合桥塞进行分级。

2.2 压裂液与支撑剂优选

针对油井用压裂液容易乳化的特点,研制了新型“滑溜水+冻胶”压裂液体系,具有低伤害、易破乳、易返排的特点。滑溜水的主要作用是造复杂缝和沟通天然微裂缝,提高压裂液的波及体积(SRV),冻胶用于携砂,便于形成压裂主缝。

支撑剂主要采用20~40 目陶粒,根据加砂难度适当选择30~50 目和40~70 目陶粒,大粒径更有利于增加导流能力。在压裂初期可以采用70~140 目粉砂起到封堵近井地带微裂缝和使裂缝转向的作用,主压裂后期可适当尾追20%的覆膜陶粒,防止支撑剂回流。

2.3 射孔工艺

采用泵送电缆负压射孔工艺,第一级采用连续油管射孔,每级射孔3~4 簇,簇间距15~35 m,单簇射孔长1 m,孔密20 孔/m,相位60°。

2.4 单级/单井压裂规模

设计单级泵注液量为400~1 000 m3,加砂为20~100 m3。单井注入液量为7 000~7 600 m3,加砂为470~660 m3。

2.5 泵注程序

利用φ114.3 mm 套管多级注入方式,先期采用大排量(8~12 m3/min)滑溜水造复杂缝,并注入多个低砂比的70~140 目粉砂段塞,封堵大裂缝,避免压裂液过量滤失造成砂堵,同时也能起到控制缝高的作用;再利用大排量冻胶携支撑剂连续加砂,逐级提高砂浓度;泵注结束时采用覆膜陶粒,防止支撑剂回流。

3 应用效果及分析

3.1 应用效果

1971—1999年,在凉高山、大安寨油藏共进行加砂压裂59 井次,有效10 井次,有效率17%。当时受地面压裂设备的限制,大多未压开地层。2000—2010年,在侏罗系的13 口井进行16 井次加砂压裂,只有天池2 井、龙岗9 井、龙岗18 井的沙一段取得效果,其他均无效。相比前一阶段,该时期加砂压裂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压裂设备性能满足压开地层的要求,同时压裂规模增大,工艺成功率为75%。但是该阶段压裂为单级压裂,改造强度有限,仍未达到很好的效果。

2012年,在公山庙油田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的2 口水平井(公003-H16、公117H)中成功应用了体积压裂工艺,施工参数和试油结果见表1。这2 口体积压裂井砂浓度逐级得到提高,排量保持稳定(最高达12 m3/min),压裂规模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

表1 体积压裂井施工参数与试油成果

公003-H16 井与公003-3 井储层属于同一条河道砂体,在测试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公003-H16 井的产量递减率明显低于公003-3 井(见图1)。公117H 井试油获得22.9 t/d 的产量,目前生产稳定,产油8 t/d,而邻井公46 井酸化后为干层。生产数据证明,体积压裂能够大幅提高单井产量,增强油井稳产能力。

3.2 效果分析

3.2.1 人工裂缝

通过对2 口体积压裂井进行井下微地震监测,结果表明:大量的压裂液与支撑剂被泵入地层,致使岩石不断发生剪切与滑移,产生了大量的微地震事件信号点(见图2)。

图1 公003-H16 井与公003-3 井产量递减对比

图2 井下微地震事件信号点分布

从微地震事件信号点的波及范围(见表2)与岩石有效压裂体积来看,信号点在井筒周围的三维空间均有分布,证实压裂波及范围覆盖整个水平井段,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网络裂缝,达到了体积压裂改造的目的,这是常规压裂所不能达到的。

表2 体积压裂井井下微地震事件信号点波及范围

从微地震事件的分布方位看: 公117H 井水平段井眼方向平行于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形成了垂直于井眼的人工裂缝;公003-H16 井眼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最终形成了平行于井筒的人工裂缝(见图2、表3)。这说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直接影响体积压裂人工裂缝的走向。因此,在井眼轨道设计时,要尽量使水平段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有利于开展体积压裂[4]。

表3 水平井人工裂缝展布与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的关系

3.2.2 岩石波及体积

在加砂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比公117H井第8 级单一冻胶压裂和第6 级混合压裂后微地震事件信号的波及范围(见表4),可以发现:混合压裂可以使压裂液的波及距离更远,产生的有效岩石破碎体积更大,而人工裂缝的波及宽度、纵向高度和压裂产生的微地震事件数则基本一致,证明混合压裂比单一冻胶压裂能够释放更多的储集空间,对体积压裂更有利。

表4 不同压裂液体系对岩石波及体积的影响

4 结论

1)高排量、大液量、高砂比是体积压裂获得成功的关键。井下微地震监测表明,应用体积压裂的2 口井形成了复杂的人工裂缝网络,单井获得高产,稳产能力显著提升。

2)水平段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的水平井更有利于进行体积压裂,从而扩大储层改造范围。相同压裂规模下,混合压裂比单一压裂能产生更大的有效岩石破碎体积。

[1]吴奇,胥云,王腾飞,等.增产改造理念的重大变革:体积改造技术概论[J].天然气工业,2011,31(4):7-12.

[2]张应安.松辽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多级压裂现场实践:以长深D 平2 井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1,31(6):46-48.

[3]齐银,白晓虎,宋辉,等.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4,21(4):483-485,491.

[4]蔡文斌,李兆敏,张霞林,等.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理论及现场工艺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1(2):80-85.

猜你喜欢

加砂冻胶波及
酚醛树脂冻胶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在致密气储层中的应用
页岩气井滑溜水连续加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塔河油田高温特高盐油藏冻胶堵水剂研究
二次加砂压裂技术在海上低孔渗砂岩气藏的应用
堵水用聚合物冻胶失水研究进展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橡胶—聚合物冻胶体系堵水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