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理论与方法

2015-06-15樊延平郭齐胜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结构化规范化装备

樊延平, 郭齐胜, 柏 杰

(1.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北京 100072; 2.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务部, 北京 100072)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理论与方法

樊延平1, 郭齐胜1, 柏 杰2

(1.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北京 100072; 2.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务部, 北京 100072)

围绕装备需求论证转型要求,以提高装备需求论证效益为根本目标,阐述了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基本概念、目标定位与主要特征,分析了装备需求论证标准化、结构化、制度化的实施步骤,构建了包括论证流程规范化、论证资源规范化、论证协同优化的规范化内容体系,提出了包括论证活动分解、论证环节结构化、论证流程结构化、论证资源获取、论证资源建模、论证资源组织、论证流程优化、论证资源服务的规范化方法体系,为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建模;论证流程;论证资源;协同论证

装备需求论证是装备发展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引领装备发展方向、决定装备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推进装备信息化、体系化与自主创新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装备需求论证对象由装备型号向装备体系、论证内容由单一性能指标向综合需求方案、论证方式由部门独立论证向联合一体化论证的转变,装备需求论证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亟需构建以工程化为特征的组织运行机制,以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进而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的质量与效率[1]。目前,装备需求论证机构主动迎接挑战与变革,积极创新论证理念、方法、组织运行模式,努力适应装备需求论证转型要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规范化要求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论证组织实施比较粗放,论证流程不清晰,论证步骤与方法不明确,组织实施过程随意性大;2)联合论证意识和体系论证意识薄弱,仍然以单一部门或单一型号装备论证为主体,不能适应装备联合运用和体系化发展要求;3)信息资源缺乏顶层规划,建设标准不一致,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与重用。

本文围绕装备需求论证转型要求,探讨了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理论与方法,为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科学化水平、推进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1 基本理论

1.1 基本概念

规范化是系统功能、结构及其运行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联合作战指挥规范化[2]、企业管理规范化[3]、建模与仿真规范化[4-5]等,目的是构建统一的系统框架与运行模式,促进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行,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可重复性。

根据装备需求论证的目标与特点,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可定义为:以现代管理、体系工程、流程再造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装备需求论证的使命任务、实施过程、相关资源,识别装备需求论证的基本环节,梳理不同论证环节的逻辑关系和信息接口,明确不同论证环节的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构建结构化的装备需求论证流程和资源体系,促进装备需求论证的协同优化,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1.2 目标定位

通过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研究,应能够规范装备需求论证的内容、流程、资源,实现装备需求论证效益的整体提升。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目标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目标框架

1) 规范论证内容,促进论证人员统一理解。论证内容是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也是规范论证流程和资源的基本依据。通过规范论证内容可以明确论证内容体系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区分不同论证内容对论证目标的重要程度,明确论证方案的要素组成及其描述方式,促进各军兵种装备需求论证人员对论证内容形成统一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论证成果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2) 规范论证流程,促进论证人员协调一致。论证流程是确保论证人员“正确做事”的关键[6],是协调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论证内容的有效途径。通过规范论证流程,实现装备需求论证任务的科学分解与细化,进而构建清晰、明确的装备需求论证流程,帮助论证人员科学理解不同论证内容的逻辑关系,合理组织不同论证内容的论证活动,科学区分论证活动之间的协同方式,增强装备需求论证实践的预见性与针对性,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的效率。

3) 规范论证资源,促进论证资源共享重用。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知识驱动成为智力密集型企业应对变化与挑战的基本方式。装备需求论证作为科学预测未来装备发展形态的智力密集型活动,急需构建结构合理、描述规范的信息资源体系。以论证资源顶层设计为突破口,加强论证资源收集、整理、建模、共享研究,构建统一规范的论证资源体系,增强论证资源的有效共享与重用能力,支持论证人员的知识需求。

4) 提升论证效益,促进整体优势快速形成。体系背景下的联合需求论证是未来装备需求论证的主要模式,军兵种条块分割的“烟囱式”装备需求论证模式的封闭性、独立性,已使其难以适应装备需求论证转型发展要求。通过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研究,以论证环节规范化为基础,以论证流程结构化为纽带,有机配置论证资源和人才,实现论证目标、内容、过程、要求、资源、人才的有机统一,形成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融合的整体论证能力,进而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的整体效益。

1.3 主要特征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应突出如下5个特征。

1) 优化运作过程。通过论证流程规范化、论证资源规范化以及论证流程与资源的协同优化研究,构建灵活、有序的装备需求论证业务流程,促进装备需求论证活动的有机开展和装备需求论证人员的有机协同,加快装备需求论证工作进度,提高装备需求论证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装备需求论证的增值[6]。

2) 强调整体最优。装备需求论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作战效能、作战能力和装备需求等多项决策目标,考虑因素多,决策难度大,呈现出鲜明的非线性、多属性决策特征。传统的以装备型号单一作战性能需求为目标的论证模式,已不能适应体系对抗背景下的装备体系整体能力建设要求,应以装备体系需求论证带动装备型号需求论证,通过装备体系需求的整体最优来实现装备型号的平衡发展。

3) 突出目标导向。以装备需求论证工作目标为牵引,科学分解装备需求论证任务要求,规范构建装备需求论证的工作表单结构,明确装备需求论证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要求,增强论证人员开展论证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而提高论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 细化工作标准。通过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构建装备需求论证的结构化流程和资源模型,明确装备需求论证的整体目标和各步骤的目标、内容、功能、方案、信息需求、约束条件等,以及不同论证活动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关系,为论证人员开展论证工作提供明确的模板,确保论证人员开展论证活动时有法可依,有效解决以往普遍存在的论证内容、方法、目标和重点不明确的问题,促进论证人员的相互理解和论证成果的共享重用。

5) 力求普遍适用。通过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从本质上探索装备需求论证的共性规律,将不同类型装备需求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本质要求进行有机的融合和分类,通过构建相对统一的装备需求论证流程,有机串连各类型装备需求论证内容与要求。在保持相对统一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体现不同类型装备需求论证的差异性,尽可能确保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普适性。同时,尽可能采用一致的资源建模方法和描述结构,保证不同论证阶段装备需求论证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和重用性,提高装备需求论证信息资源的效益。

2 实施步骤

按照规范化的目标及其研究过程,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过程可以分解为装备需求论证领域分析、装备需求论证标准化、装备需求论证结构化和装备需求论证制度化4个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实施步骤

1) 装备需求论证领域分析。全面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军兵种等各种装备需求论证的内容与特点,归纳总结各种装备需求论证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形成对各种装备需求论证内容、特点、方法、规律、要求的全面认识。

2) 装备需求论证标准化。以装备需求论证领域分析结果为基础,全面梳理各种装备需求论证的内容与要求,系统分析各种装备需求论证的目标与特点,构建系统全面的装备需求论证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明确不同类型装备需求论证的研究要求与需求内容,以满足装备需求论证人员的统一理解。不同类型的装备需求论证,通常以标准法规的形式来规范装备需求论证的相关要素及其要求,如通过《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通用要求》来明确装备作战需求论证的类型、任务、原则、依据、内容、方案、方法和管理程序等内容。

3) 装备需求论证结构化。对装备需求论证相关要素进行结构化处理,建立装备需求论证相关要素的半结构化或结构化模型,为设计优化装备需求论证各要素提供规范化的描述结构,也为实现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装备需求论证业务系统提供基础。以装备需求论证流程为例,其结构化的本质是构建装备需求论证结构化流程模型,明确各工作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因果关系,确保论证活动开展有法可依和井然有序。装备需求论证结构化重点解决装备需求论证各要素的描述问题,是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主要目标。

4) 装备需求论证制度化。以装备需求论证标准化和结构化为基础,结合装备需求论证组织战略与应用实践,制定相应的装备需求论证法规与制度,确保装备需求论证能够按照相关的要素及其结构化要求开展论证工作,从而将规范化的装备需求论证活动制度化、长期化、程式化,达到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包括论证流程规范化、论证资源规范化和论证协同优化,如图3所示。

图3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3.1 论证流程规范化

论证流程规范化是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核心,也是规范装备需求论证活动及其资源需求的基础。通过分解装备需求论证内容体系,考虑各项研究内容的特点与规律,权衡不同军兵种专业论证机构的论证能力,分析提出装备需求论证的主要环节组成,构建适应未来装备需求论证要求的论证流程模型,从而规范装备需求论证的业务流程,保证装备需求论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论证流程规范化采用自顶向下分解与自底向上结构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论证流程规范化研究框架

首先,根据论证领域的内容要求,自顶向下分解提出论证活动组成及其具体要求,回答装备需求论证“由哪些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如何分析”的问题;其次,以论证环节元模型为基础,采用结构化方法,自底向上依次研究论证环节和流程的结构化,为构建面向具体应用的论证流程模型提供方法支撑。

1) 论证活动分解。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法[7],按照论证领域、内容、方式和功能进行论证活动分解,提出论证活动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论证活动-论证内容矩阵分析验证论证活动分解的合理性。

2) 论证环节规范化[8]。以论证活动分解为基础,重点围绕论证环节的标准化与结构化,规范论证环节的功能、方法、内容、输入、输出和约束等要素,并基于表单模板提出论证环节的结构化描述结构。由于装备需求论证方法和手段常常因人而已,因此,为保证论证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论证环节规范化中应重点对功能、内容、输入、输出和约束等要素进行规范;而对环节的工作方法和步骤不进行强制性规范,仅给出推荐方法供论证人员参考。

3) 论证流程结构化。在对比分析流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装备需求论证的领域特点,以论证环节结构化为基础,提出装备需求论证结构化流程描述方法。

4) 典型论证流程。以装备体系需求论证或装备型号需求论证为例,通过论证活动分解、论证环节规范化、论证流程结构化建模,提出装备体系或装备型号需求论证结构化流程,验证论证流程规范化相关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2 论证资源规范化

论证资源规范化是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重要支撑。它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为目标,以论证流程为牵引,考虑当前论证资源建设现状,梳理提出装备需求论证的信息资源体系,研究提出论证数据资源的规范化描述方法和组织结构,为形成知识驱动的装备需求论证机制提供资源支撑。

1) 面向流程的资源获取。论证资源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论证人员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论证人员创新思维、创新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论证资源体系应围绕装备需求论证活动的资源需求进行建设,否则难以支撑资源建设的目标。面向流程获取论证资源,是满足上述目标的有效方法,它以论证流程分解为基础,通过构建论证活动-资源需求关联矩阵,研究不同环节的完成方式、方法和信息需求等,提出不同论证活动的信息资源需求及其要素。通过各个环节资源需求的逐步求精和反复迭代,最终提出比较全面的资源需求,如图5所示。

图5 面向流程的资源获取方法

2) 基于元模型的资源建模。可理解、可共享、可重用是衡量资源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资源建模的根本目标。借鉴Meta Object Facility的4层元模型体系结构[9],基于论证资源的分类特征,构建如图6所示的论证资源模型结构。将资源元模型表示为二元组Res={Att,Con},其中,资源属性Att表示为六元组Att={aID,aNam,aTyp,aVal,aDim,aDes},分别描述资源属性的ID、名称、类型、取值、量纲和描述等要素;资源约束Con表示为三元组Con={cIDi,cIDj,cTyp},分别描述资源之间的包含、组合、引用和解释关系。

图6 基于元模型的装备需求论证资源模型结构

3) “目录+表单”式资源组织。论证资源组织采用“目录+表单”式结构,如图7所示。一方面,按照装备需求论证资源的分类特征梳理装备需求论证资源实例,构建装备需求论证资源目录,以方便装备需求论证人员快速查找和定位所需的装备需求论证资源;另一方面,根据各类资源的知识属性,采取恰当的表单结构,描述装备需求论证资源的模型内容与要素,尽可能以半结构化或结构化的方式表示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装备需求论证资源,增强装备需求论证资源的可读性。

图7 论证资源的“目标+表单”式组织框架

3.3 论证协同优化

论证协同优化是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实现装备需求论证活动、资源、人才有机协同的关键。基于论证流程规范化和论证资源规范化,以优化论证运行过程为目标,通过研究论证流程与资源间的相互关系,从论证运行角度研究论证流程的优化方法和论证资源的服务模式,为构建装备需求论证协同机制奠定基础。

1) 基于DSM的流程优化。采用设计结构矩阵方法[10]描述复杂论证流程中不同环节间的串联、并联、耦合关系,通过矩阵的行列变换运算,尽可能减少环节间的耦合关系带来的重复工作,实现论证流程活动关系的优化,进而减少论证过程协同的复杂性和资源冲突。

2) 面向流程的资源服务。以提高论证资源服务效率为目标,以论证环节的资源需求为牵引,通过研究论证环节与论证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装备需求论证资源的服务共享模式,以满足装备需求论证资源应用的动态需求。基本的资源服务方式包括被动式服务和主动式服务2种,如图8所示。被动式资源服务通过设计功能丰富、操作方便的信息资源检索接口,主要根据论证人员论证过程中提出的资源请求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主动式资源服务是为克服论证人员与论证资源间的不对称性,通过研究分析不同论证环节的资源需求,有针对性地将论证环节的相关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主动推送给

图8 面向流程的2种基本资源服务方式

论证人员,将“人找资源”的服务方式转变为“资源找人”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源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帮助论证人员集中精力进行领域问题研究。

4 结论

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是实现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的基础,是规范装备需求论证实践、提高装备需求论证效率和成果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的概念、目标、特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为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但是由于装备需求论证实践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以装备需求论证规范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各军兵种装备需求论证实践,构建规范化的论证流程与论证资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推动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的早日形成,为提高装备需求论证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提供环境支撑。

[1] 郭齐胜,董志明,穆歌.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基本理论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2,26(1):1-4.

[2] 秦永刚.指挥工程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国防大学,2011.

[3] 甘华鸣.业务过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4] 何晓晔,吴永波,徐培德,等.任务空间概念模型规范化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8):71-74.

[5] 丁大勇,毕长剑.军事想定规范化描述接口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Suppl 2):270-274.

[6] 水藏玺,吴平新,刘志坚.流程优化与再造[M]. 3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6-8.

[7] 白勇军,陈阳,赵勇.基于WBS的虚拟采办系统分析与协同建模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2):2768-2776.

[8] 樊延平,郭齐胜,穆歌,等. 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流程规范化建模[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4,28(2):1-6.

[9] 江伟光,武建伟,潘双夏,等.基于元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2):1451-1456.

[10] 徐路宁,张和明,张永康.协同设计中基于DSM过程重构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8(5):52-57.

(责任编辑:王生凤)

Theory and Methods of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Standardization

FAN Yan-ping1, GUO Qi-sheng1, BAI Jie2

(1.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and Administration,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2.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

Aiming at the demand of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transformati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as fundamental goal, the basic conception, goal localization and primary features of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standardization are elaborated, the executable steps of normaliz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are studied in detail. Then the content system including demonstration flow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on resource standardization and demonstration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is put forward. Simultaneity,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 system is proposed including demonstration activity decompostion, demonstration step structuration, demonstration flow structuration, demonstration resource collecting, demonstration resource modeling, demonstration resource organizing, demonstration flow optimization and resource service optimization. It provides theory and method support for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standarization.

equipment requirement demonstration; standardization modeling; demonstration flow; demonstration resource; collaborative demonstration

1672-1497(2015)01-0001-05

2014- 07- 30

军队科研计划项目

樊延平(1980-),男,讲师,博士研究生。

E917

A

10.3969/j.issn.1672-1497.2015.01.001

猜你喜欢

结构化规范化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防晒装备折起来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