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震沪苏的丝绸界大佬娄凤韶

2015-06-14沈慧瑛

档案与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云林丝绸织物

沈慧瑛

(苏州市档案局,江苏苏州,215004)

1944年6月娄凤韶扇面

提起苏州大名鼎鼎的振亚织物公司,就会联想到陆季皋,其实娄凤韶(1882—1955,名敏镐,号凤韶,以号行)才是振亚织物公司的大股东。他与陆季皋是同门师兄弟,且以其丰富的资历、雄厚的财力促进振亚织物公司成为苏州数一数二的丝绸企业。祖籍绍兴的娄凤韶少年时代踏入苏州丝绸行业,青年时期到上海发展,合股创办振亚织物公司,独资开设同章绸缎庄、云林丝织公司,在沪苏丝绸界声名鹊起,其所产云林锦一度引领丝绸时尚。

“云林”临青路石房正面

打工仔想做大老板

1897年,娄凤韶走进仰慕已久的苏州古城,他不是来游山玩水,而是拜师学艺,寻找生路,以减轻贫寒之家的负担。纱缎业是苏州传统的支柱产业,当时李宏兴福禄纱缎庄是大庄号,娄凤韶准备拜庄主为师,却因其新丧,就转拜其子李伯英、李灿若为师。据其年谱所载,主要是跟李灿若学做生意。凑巧的是,娄家有个远房亲戚陶荣堂是李宏兴的高级职员,按辈分,娄凤韶要称其表叔。

清末的丝绸产业基本上靠手工生产,一根根蚕丝变成美丽多彩的成品,工序繁多,分工细致,行业众多,从缫丝、制丝、拈丝、牵丝、染色,及至在手拉织机上织造成疋。纱缎庄俗称丝经帐房,是“商业形式之生产组织者及批发销售者”,兼有工、商的双重身份,是丝绸之府苏州的重要经济命脉,娄凤韶或许是冲着这个朝阳产业而来。

师傅带徒弟学习各个生产环节的事务,学得好坏与师傅有关,更与自身的努力有关,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16 岁的娄凤韶细心观察各个业务流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真完成师傅交办的每件事情,获得师傅称赞的同时,也招来同伴略带醋意的话:“此学徒是来学经理者”。娄凤韶其志也大,他确实梦想当经理做老板。他的老师李灿若是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之外,“好晏游,辄夜深始归”。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娄凤韶都为李灿若守门,在等待师傅夜归的更鼓声中练习书法、苦练珠算。他付出了比同伴更多的汗水,也取得了更大的收获。三年实习期满,他留在李宏兴工作,串家走户,向机工发放蚕丝原料,验收绸缎成品,日复一日,恪尽职守。娄凤韶的能力与人品深得李灿若的青睐。1904年,娄凤韶被派往上海李宏兴(以下称李宏兴申庄),负责销售,担任总帐。当时苏州有不少纱缎庄,但在上海开分店的不多,李宏兴申庄除了办理本庄业务外,还帮其他纱缎庄在沪拓展业务,这些依附于李宏兴申庄的纱缎庄,俗称附庄。娄凤韶忙着东家的业务,盈利甚巨。上海三年历练使娄凤韶的眼界越来越宽,他认为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应该是李宏兴的选择,于是与陶荣堂、陆季皋联名向李灿若请命。但是李灿若无意于此,他更喜欢逍遥人生,对他们说:“汝等有意,可以自去经营。”

1906年,娄凤韶、陶荣堂、陆季皋、谢云斋在苏州迎将桥创设华纶福纱缎庄,陆季皋任经理,娄凤韶负责销售。华纶福庄作为李宏兴申庄的附庄在上海拓展市场,大树底下好乘凉。四个人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那些丝绸行业的前辈们冷眼观察,认为年轻人有勇气做大事,但要成大事谈何容易。娄凤韶信心十足地对陆季皋说:“三年轻视,三年重视,而后三年则后生可畏也。”

华纶福庄转身为振亚织物公司

1917年,娄凤韶加入丝绸行业已20年,合伙做老板也有10 个年头,在艰苦的创业中感受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商海的沉浮,当初的年轻人业已步入中年。这一年,他们决定增资改组,设立工厂,华纶福纱缎庄变身为振亚织物公司。从公司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娄凤韶、陆季皋等人的爱国情怀与宣传意识,振亚者即振兴东亚,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娄凤韶出身贫寒,深感生活之难,由庄而厂,意味着扩大生产规模,招收更多的工人,实现他长期以来“自养以养多人”的想法。这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贯穿其一生,且影响了他的后人。

振亚织物公司虽然有个好名字,但能否在商海里占有一席之位,还得靠产品说话,因此他们立志改变传统的丝绸织品,进行技术革新及产品创新。振亚织物公司注册资本4万元,娄凤韶出资最多,达11000 元。管理模式仍如从前,陆季皋任经理,娄凤韶在上海做销货主任。后者这个职务看上去只负责销售,实则其权力、责任与作用最大,凡是产品的种类、花色、图案等等均由他说了算,公司所有的资金调动也由他负责,扮演着大当家的角色。而他的最佳拍档陆季皋则主持厂内事务,督造产品。1918年,振亚织物工厂出产的三闪文华缎、纯色文华缎、纯色中华缎、纯色月华缎、三闪文华纱“等类货色,均极美致,花样尤属翻新”,引起实业界的关注。陆季皋于第二年获得农工部的表扬,得到了“改良货品均甚精美”的颁奖词。这与其说是对陆季皋的表扬,不如说是对整个振亚织物公司及娄凤韶的肯定。振亚在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娄凤韶、陆季皋手上成为在苏州、上海有影响力的丝绸厂家。当时丝绸的需求量仍然比较大,娄凤韶要求苏州振亚厂加开夜班增加产量,但股东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民国初年的娄凤韶

怀有抱负的娄凤韶不甘心失去大好商机,独资成立同章苏杭绸缎庄(以下简称同章绸缎庄),又以云林丝织公司牌号向苏杭绸厂定织绸疋,也代苏杭绸厂销售产品,收取一定的佣金,同时自行买卖绸货,获取利润。同章绸缎庄初创时与振亚织物公司一样也附设于李宏兴申庄,按营业额承担相应费用,后另外置业独立门户。当年在苏州做学徒时,娄凤韶就关注丝绸织物图案的基本要点与结构要素,弄清蚕丝变成织物的全过程;而李宏兴申庄的销售经历更使他明白产品花样花色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他专门成立凤韶织物图画馆(后名图画部,并入同章绸缎庄),专司设计,喜欢书画的娄凤韶参与其中,不时有神来之笔。图画部集中了同章绸缎庄顶尖级人才,为振亚织物公司牌号、云林丝织公司牌号设计产品,几乎每月每周都有新式花样发往各厂试验生产,并由娄凤韶亲自审定花色图样。

1920年代,振亚织物公司引进机器生产,改进工艺,产品行销全国,可谓风生水起,俨然成为丝绸行业的老大。但娄凤韶清醒地意识到“我进八十里,人进百里”,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遂在《策进振亚公司商榷书》一文中提出了设备改造、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问题,其视野与思路比一般实业家高出一筹。从李宏兴的伙计到合资的华纶福,再到独资的同章绸缎庄,娄凤韶追逐着丝绸王国的梦想。

“云林锦”风靡全国

1927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苏州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丝织工人大罢工,规模之大、持续之久是前所未有。历史上苏州从事丝绸生产的机工经常发生罢工,老板们司空见惯,但这次的打击巨大,不少工厂因此关门,老板们逃到上海租界,而工人们谈判无门,工资无着,有的回到乡村,有的失业在家,劳资双方两败俱伤。振亚织物公司也元气大伤,幸而有驻扎上海的娄凤韶可以垫资输血,使其复元,成为苏州丝织行业中唯一复工生产的企业。

机遇与挑战共存,这次丝织行业的全面崩溃反而给娄凤韶带来无限商机。同章绸缎庄建立包机承揽制度,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利益均沾”作为经营方针,强壮自身,赢得市场。同章绸缎庄继承传统纱缎庄的做法,即指定织物品种、规格花样,各承揽包机厂自备原料、进行生产,所产货物全部交给它经销。那些失业的机工们专门向它承揽织物,凭此贷款,所织产品均冠“云林丝织公司”牌号,一度同章绸缎庄控制苏州的手拉织机达到600 多台。同章绸缎庄无意中成为这次罢工运动的最大赢家,“云林锦”风靡全国,娄凤韶一跃成为上海、苏州丝织业界的风云人物。

长子娄尔品赴美前的全家福

苏州三星绸厂是娄凤韶的老东家李宏兴纱缎庄改组成立的,因这次罢工风潮而解体,在此工作的娄凤韶的堂弟娄仲明、堂侄娄舒斋分得几台织机,失业在家。他们在娄凤韶的倡议下联合他人合资在苏州成立“组新织物社”,取“人物星散,组织一新”之意,娄凤韶出资最多,成为大股东。对娄凤韶来讲,这个织物社由两个堂亲掌管,足以成为同章绸缎庄在苏州包机中的嫡系。对大多数小机户来讲,一无成本,二无销路,三无创新能力,因此同章绸缎庄的包机业务挽救了他们,解除了资金与销路等后顾之忧,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为丝织产业工人找到一条生路,更为同章绸缎庄的壮大作出贡献。

1931年,年届50岁的娄凤韶在杨树浦临青路购地造厂,将苏州的组新织物社迁到上海,这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第二年,一幢两层楼钢筋水泥厂房拔地而起,“云林丝织公司”几个大字分外醒目,组新织物社搬入生产,铺设新式电力织机50台及相应的设备设施,同章绸缎庄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抗战全面爆发,组新织物社厂房被日军占领,陷于停工,但娄凤韶像一个老船长一样,带领自己的队伍在乱世中艰难前行。他重新觅地造房,在长子娄尔品的协助下,在上海打浦桥建成云林丝织厂,云林丝织公司由商业而成为实体企业,又在湖州与人合资开办承昌绸厂(后独资)。

1942年的夏天,一群日本宪兵将娄凤韶抓去,指控他“资敌”,严刑拷打,“面部青紫累累”,关了一夜,家人拿钱消灾才获释。所谓“资敌”,指同章绸缎庄年年为成都复兴成号采购棉布,莫须有的罪名更加深了娄凤韶对日军的痛恨。数天后,娄凤韶带着满脸的伤痕担任亲友的证婚人,他坦然说:“此则受敌人迫害所留之伤痕,非我不法行为致之”。面对外敌,娄凤韶铁骨铮铮,不愿附逆;面对自己的亲友、师傅、门生、伙计则充满了人情味,在他们困难之时伸出援手。

1949年上海解放,娄凤韶欢欣鼓舞,对儿孙们说:“余毕生努力于事业,从未怠忽。今局面大变,然余将一如往日,尽此残生,力图企业之生存发展。”之后,同章、承昌及振亚等企业都实行公私合营。娄凤韶奋斗过、辉煌过,从无到有,从私到公,或许这是最好的归宿,或许这是宿命。

猜你喜欢

云林丝绸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云林鹅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云林水岸
遥望“丝绸路”
云林石谱
路上丝绸
云林石谱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