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法国丝织技术变革与纹样变化
2022-06-22鲁佳亮苏淼赵丰张励清岑科军
鲁佳亮 苏淼 赵丰 张励清 岑科军
摘要:18世纪前后法国的丝绸纹样设计经历了多次变化,并成为欧洲丝织中心所采用的主要纹样来源,尤其在提花丝织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近代丝织提花技术发展的核心,对中国丝织技术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分析大量馆藏文物面料入手,参考了众多英文、法文文献及对法国、越南等地的实际走访调研,对18—19世纪法国丝织业技术变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发现点染法纹样绘制技巧的发明、提花控制系统的变革、花本大小与纹板纹针数量变化等因素对法国丝织纹样变化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法国丝绸;丝织;贾卡织机;纹板;怪异风格;花边丝绸;洛可可
中图分类号:TS941.12;K876.9(56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06011107
引用页码: 061301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06.015(篇序)
基金项目: 世界丝绸遗产多元属性与时空规律研究项目(2019YEC1521301);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丝绸文物的织造技艺及活化创新研究项目(19010005-M)
作者简介:鲁佳亮(1979),女,讲师,主要从事传统纺织技术、发掘及纺织非遗技术的研究。
至14世纪起,法国丝织业进入了缓慢积累的阶段。1466年,出于对经济的考虑,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决定在里昂发展国家丝绸工业来抵制外来的丝绸进口。16世纪开始,法国里昂便发展成为欧洲丝绸贸易的中心。17世纪初,享利四世开启了波旁王朝,法国丝织业在国家的支持下迅速发展[1-2]。大量来自米兰、卢卡等地的丝织技术工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法国织工开始不再依赖意大利进行产品开发生产,特别是里昂生产的丝绸开始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17世纪晚期,里昂设计已经成为意大利等欧洲丝织中心使用的主要纹样来源,从“怪异风格(Bizarre)”到自然主义风格,在人才的培养下[3],不断的风格创新使法国开始成为欧洲时尚潮流的风向标。18世纪,法国开始垄断对季节性服装纺织品的生产,尤其在提花丝织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法国丝绸终于站在了时尚的最前沿,并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丝织业的霸主,其丝织产品也从简单、单一品种的丝绒、素织物,逐渐发展到品类齐全、主打技术复杂、色彩丰富的提花織物。在提花工艺、机器等不断突破和创新中,法国的提花纹样更是在18—19世纪迅猛发展。但关于法国丝织技术的变革国内少有专家研究,国外虽有一些研究,如法国史陶比尔公司关于提花织机发展的内部资料主要从工程机械角度分析织机构造,ZHAO等[4]的论著从织机、纹板的技术层面论述发展,宫秋姗[5]研究纹样侧重艺术风格,鲜有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各风格变化。
本文分析了大量中国丝绸博物馆和里昂纺织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从面料入手探寻背后所反映的丝织技术,并结合文献梳理。研究发现,18世纪前后法国丝织纹样的变化固然与当时社会流行的艺术风格有关,但在面料中表现出来的纹样形式、大小、花回还与丝织技术的变革息息相关,其中让·里弗(Jean Revel)的点染法[6]纹样绘制技巧的发明、织机控制经线提升系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纹板纹针数量变化等因素对法国丝织纹样变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8—19世纪法国丝织技术变革
1.1 图案化与立体化的纹样绘制技术变化
与同时期中国明清时期的纹样类似,18世纪早期的法国丝织纹样都是通过块面、平面化来进行纹样表达。每个色彩的表现也都是以块面的形式,如图1(a)所示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文物——法国18世纪早期产花卉纹妆花绸(文物号2016.18.30),面料以米色为底,上纵向排列有高大的花卉树,整体以米色和绿色为主,局部有蓝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的花卉,每朵花卉都有2~3个深浅变化的同色系块面表现。如图1(a)细节处的花卉块面设计,由深红、粉红再到白色的渐变,织造时会分别使用深红、粉红、白色三种颜色的梭子,在需要显色的块面通过手工挖花的技术,来回盘绕织造来实现。树枝和花卉的表达是图案化的,对自然植物进行了变形的设计,而色彩与色彩之间是明显的块面,没有相互融合的色彩。
18世纪30年代,法国丝织业巨匠让·里弗的点染法,在纹样设计时更多地应用西方绘画中光影处理的技法,使纹样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与图案化设计时色彩块面与块面的分割不同,在织造中,通过同种颜色的深浅过渡来表现立体感的阴影,如图1(b)所示的花卉纹妆花小片(文物号2017.44.2),在色彩过渡的部分不再存在明显的分割线条,而是两个颜色的纱线混合在一起,色彩过渡自然,纹样立体饱满。这个设计创新,从纹样角度来看完全摆脱了原先平面图案的平淡效果,使得纹样立体鲜活。此类产品多以立体花卉、水果和建筑为元素,以菱形散点分布居多,这种风格也被称为“让·里弗风格”。从织造技术角度来看,借鉴了刺绣中戗针的表现手法,通过组织变化,打破了原先1组纬线在表面显色的局限,变化为2组纬线在表面同时显色,丰富了织物色彩的表达。这种风格的面料对于法国丝织技术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革新,18世纪30年代前后,面料风格变化明显,成为面料断代的一个重要对照标准。
1.2 提花织机的改进
纵观法国提花机的技术改进,最初的提花机原型、基本的织造原理和经线提升控制原理均来自中国的大花楼机,大花楼机需要上面的拽花工和下面的织工两位工人同时配合才能织造面料。由于拽花工工作辛苦枯燥,愿意从事该工种的人较少,且拽花的过程容易出现失误而导致织物布面花型织造出错。基于这两点,法国提花织机技术改进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可以取代拽花工工作的系统。经过资料整理发现17—19世纪的技术改进中,主要的改进集中在控制经线提升的部分即现代提花笼头部分,对于织机织造部分的变革很少。线综提花机的变革主要是在15世纪使用线性花本开始至1725年纹板开始使用。这是经线控制系统的重大改进,而贾卡织机的最大变革在于使用纹板的同时不需要拽花工(图2)。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1.2.1 线性花本的设备改进
15世纪开始,法国从意大利引进了线综提花机,这类织机原型来自中国,在波斯改进[7],其沿用了中国大花楼机的线性花本。根据拽花装置的不同主要分成两大类,“Skittle”织机和“Smiple”织机,两者的花本控制都在机侧,区别如图3所示。原理图参考史陶比尔公司资料,织机模型摄于巴黎工艺博物馆,“Skittle”织机花本末端系有小柱锤,拽花工向下拉动从而使对应的经线提升,而“Smiple”织机将控制花本的末端固定在织机一侧的地上,拽花工向机侧拉动最终使经线提升。
至17世纪初,克劳德·丹贡(Claude Dangon)在“Smiple”织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供拽花工拉拽的位置从垂直方向改至水平方向,类似于中国云锦大花楼机花本所在位置(图4,摄于法国里昂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这样打破了原本垂直方向拉拽花本线的根数限制,使花本的循环数大幅度提升,可以织造花回较大的织物。这类织机被称为宽幅线综织机[8],直到19世纪中期依然在使用。在所见的17—18世纪的面料中,大花回的织物不在少数,典型的如巴洛克风格织物,花回约1 m,大气庄严,多用于墙面装饰,例如红色巴洛克风格织物花回即达到了1.5 m。
1776年,菲利普·拉菲德(Philippe de Lasalle)发明了坐标法[6],即现代的意匠设计方法。最初的意匠为10×10的格子,在图案设计和花本之间建立了一座便利的桥梁,使花本制作的效率大幅提高,为纹样设计的复杂化、快速变化提供了工艺基础。
1.2.2 纹板设备的改进
在18世纪有三位工程师,分别是巴兹尔·布松(Basile Bouchon)、让·菲利普·法尔肯(Jean-philippe Falcon)、雅克·德沃坎森(Jacques de Vaucanson),为提花控制部分做出了显著的改进[9]。
1725年,巴兹尔·布松首先发明了一个自动筛选提花经线的装置[8],即纹板。整个装置安装在机侧,由一圈连续带孔的纸片、上下两个用于卷绕紙片的滚筒和一个带有钢针并可以压靠纸片的装置组成(图5(a)(b)),原理图参考史陶比尔公司资料,织机模型摄于巴黎工艺博物馆。当纬线织入时,装置D会带着纸片向钢针a压靠,当纸片上有孔,钢针就从孔中穿过不移动位置,连接在钢针上控制经线提升的线c不动,当工人踩下装置PD时,E带动c向下运动,将经线提升。反之,当纸片上无孔时,钢针连带提升线c被顶出推移到E外,当PD向下时,c不会跟着向下运动,经线无法提升,这样就实现了让每根经线根据图案设计进行不同的提升。这个技术的进步,是纹板开始替代线性花本的开始,虽然仍需一名工人负责控制纹板,但降低了花本出错的概率,是一次非常重要提花织造技术的改革创新。
1728年,另一位工匠让·菲利普·法尔肯又做了两处改进,一是将控制经线提升的拽绳末端改成了钩针(图5(c)),并在上方加装了带有孔的目板使拽绳能清晰有序地排列;二是将布松织机上连续的纸片纹板,改成单块式的纹板,一开始是单独成片,在操作中因为掉落再安装时容易搞错顺序,最后被穿连成了纹帘[4]。机侧原本卷绕纸片的滚筒改成了堆放纹板的盒子(图5(d)),此处改进大幅增加了纹板的长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纹板的织机适用范围。后续也有一些改进,如雷尼耶织机,将纹板部分通过一个安置在机侧的圆筒带动,但依然需要由2位工人配合才能完成织造。
1.2.3 贾卡织机的发明与改进
纹板设备的发明与改进,在降低拽花工操作难度的同时提高了织物的准确性,相对线性花本已然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织机仍然需要2人操作,从根本上讲依旧没有完全取代拽花工。直至1748年,雅克·德沃坎森开发出的第一台全自动提花织机[4]只需要一名织工即可操作机器,才真正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取代拽花工的设想,推动了贾卡织机的发明。虽然后续也引起了下岗工人的抗议[10],但工人罢工势必挡不住技术进步的步伐。
雅克·德沃坎森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机械设计师,在被菲利伯特·奥里(Philibert Orry,路易十五时期的财政总监)邀请从事丝织业的技术创新改进前就已经声名远扬。他于1741年进入丝织业后陆续对织机进行了一些小改进,在1748年终于制造了第一台自动提花机,所谓“自动”指不再需要拽花工,由机械装置自动完成拽花的工作。这台织机借鉴了雷尼耶织机的圆筒设计,将此部分装置从机侧移到了织机上方(图6(a)红框处,摄于巴黎工艺博物馆),通过一系列机械构造可以使圆筒自动滚动,带动纹板运动,实现经线提升控制。
现代的提花机也称为贾卡织机,英文为“Jacquard”,来自于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 Marie Jacquard)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这位工匠对于提花机改进的贡献(图6(b))。首先,雅卡尔并非贾卡织机的发明者,他是将前人的技术进行整合的集大成者。他借用了布松、法尔肯和德沃坎森织机的各自优势,制造了贾卡织机。但实际上当时的贾卡织机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机械系统噪音大、操作费力等,并不畅销。真正使贾卡织机变得实用起来的人是让·安托万·布雷顿(Jean Antoine Breton)[11]。从他1815、1817年申请的专利可以发现,布雷顿通过不断简化、优化贾卡织机自动提花的机械部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织机工作时减少了大量的震动和阻力,从而使得运作更加顺滑、操作更加轻松,同时他使用定位孔解决了纹板滑移的问题,使自动滚动的纹板能与相应的钩针一一对应。这标志着真正的贾卡织机的诞生。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19世纪,贾卡织机传入德国,德国工匠尝试用铁替代木头生产织机部分,因此慢慢演化成了铁机,后又传回法国等地。目前越南会安的丝绸企业尚在使用的贾卡织机就是铁机(图6(c)),织机提花笼头部分的构造和18世纪的贾卡织机形似,原理更是基本无差。
1.3 花本大小和纹针数的变化
无论是线综提花机还是贾卡织机,在密度固定的情况下,织物纹样的宽度(花幅)取决于经线运动规律不重复的最大经线数,而这个又取决于线性花本或纹针数的多少,纹样的高度(花回)取决于经线不同运动规律的组合,理论上这个值无上限,实际则受织机空间、成本等技术的限制。
对于线性花本,如图3中“Smiple”织机,垂直方向可供拉拽线F的根数受水平方向穿过织机顶端45°倾斜木框上孔眼数的限制,对应下方穿经线的综丝数,等于织机上一个花本内经线根数。在垂直方向拉拽线根数F固定的前提下,向机侧拉拽的V线数量的多少又决定了不同经线之间不同运动规律的组合受织机高度、拽花工操作性等限制。现有文献并未见克劳德·丹贡改进后宽幅线综织机花本数量变化的记载,从实物分析,纬密一般都在30~40根/cm,花回分析实物最多达1.5 m,这样一个花回循环中纬线根数高达4 500~6 000根。
对于开始使用纹板的织机,花幅取决于纹板上孔对应钩针的数量,花回取决于纹板的长度。据文献可查,早期纹板的纹针数在80~480针,后逐步增加到常用的1 200针[1]。以17—18世纪大量存世面料分析,多见的织物经密在60~65根/cm或100~110根/cm,门幅在50~55 cm,一般为两花或对称花,经线根数在1 500~3 000根。这类织物无法在使用纹板的织机上织造,只能在宽幅线综织机上织造,由此可知,在很长一段时期线综织机是主流。但18世纪80年代之后花型逐渐缩小到零散小花,这时的花幅完全可以通过纹板控制织造,而这个时间也与贾卡织机开始流行相吻合。
2 法国18世纪丝织纹样变更
根据中国丝绸博物馆、法国里昂加达涅博物馆、丝绸和装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7—19世纪法国丝织品,同时结合浙江凯喜雅集团藏5本法国面料册,中国丝绸博物馆藏5本法国面料册,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藏11本法国面料册,包括183件面料实物的分析,本文梳理了法国18世纪丝织纹样变更历程,如图7所示。
18—19世纪的法国丝织纹样,早期依然受意大利等传统欧洲丝绸大国的影响,纹样以大气端庄的巴洛克风格为主,并流行过“怪异风格(Bizarre)”“花边丝绸(Lace-patterned silks)”及将条纹和花型进行结合的纹样(图8)。18世纪30年代,让·里弗发明的点染法逐渐使纹样有了立体感,因此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的丝绸面料在纹样表达上与中国明清时期纹样有明显区别。写实的水果、花卉和建筑纹样被大量应用并一直延续,变化过程中花卉大小有所变化,从早期满铺到花朵水果图案尺寸逐渐缩小,至18世纪80年代发展成小型分散花束或零散的小花。因为当时提花机开始使用纹板,而早期纹板受到纹针数的限制,即纸板大小限制打孔多少,导致纹样无法做大。
18世纪40年代,充满女性柔美气息的洛可可风格从建筑发展到丝绸纹样设计中,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其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的艺术设计思想类似。自然清新的色彩、卷型的植物花卉、柔美的曲线在设计中越来越流行,普遍受到欢迎,纹样也以“S”型逐渐变化成18世纪50年代后的“Z”型,这样的变化同样是因为纹针数的限制。早期的织物在线综提花机上织造,由于线综提花机的改进,纹样的表达可以尽可能的细腻而不考虑花本循环的问题。而到纹板的使用后,因为纹针数的限制使得经线的变化受到限制,想要在尽可能少的经线根数范围内表现波浪形的曲线,就必用斜线代替曲线,因此纹样出现了从“S”型到“Z”型的变化(图9,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
18世纪60年代,受挖掘庞贝古城等历史遗迹掀起的考古热潮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丝织物纹样的主流风格[12]。在这一时期的古典主义纹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纹样以图案化为主,并以几何、棱形对称排列,讲究古典式样的宁静对称,倡导均衡理性的静态美;另一类更加写实,纹样以花环、战利品、乐器、野禽等为主,繁复华美,循环较大。此时提花织物无论使用线综还是纹板都已经相对发展成熟,前者一般使用纹板作为花本,因此通常用對称的方法节约纹针;后者一般使用线综花本,从纹样表现效果出发,不计成本,更多地为皇室和贵族服务。
3 结 论
18—19世纪法国丝织面料纹样精彩多变,本文系统梳理18—19世纪法国丝织业技术变革不难发现,图案化与立体化的纹样绘制技术的变化、提花织机包括线性花本设备和纹板设备的改进、贾卡织机的发明与改进、花本大小和纹针数的变化,使纹样经历了由平面到立体、花型由大到小再到大等变化,对当时丝织物纹样设计与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变化的背后不仅是文艺时尚的更新,更有丝织技术发展的支撑,是无数丝织工程师对于技艺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实践,是无数纺织工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丝绸之路研究中闪亮的技术点,值得现代丝绸人好好学习和借鉴,从而为中国丝绸数字化、智能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汤普逊.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译本)[M]. 徐家玲,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641-642.
THOMPSON J W.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Europe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Chinese Translation)[M]. Translated by XU Jialing.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92: 641-642.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2]宋炀. 时尚文化的启蒙时代: 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文化[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6.
SONG Yang. The Enlightenment Era of Fashion Culture: French Court Womens Clothing Culture in the 18thCentury[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ress, 2016.
[3]MARIA-ANNE P S. Musee des Tissus de Lyon Collection Guide[M]. Lyon: EMCC, 2010.
[4]ZHAO F, SANDRA S, CHRISTOPHER B. A World of Looms Weaving Technology and Textile Arts[M].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181-185.
[5]宮秋姗. 18世纪中法丝绸文化比较: 以里昂和苏州丝绸博物馆藏品为例[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2.
GONG Qiushan. Comparison of Silk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in the 18thCentury: Taking the Collections of Silk Museums in Lyon and Suzhou as An Example[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2012.
[6]JENNIFER H. 5000年纺织史[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1.
JENNIFER H. 5000 Years of Textiles[M]. Shantou: Shantou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11.
[7]中国丝绸博物馆. 荣归锦上: 1 700年以来的法国丝绸[G]. 杭州: 中国丝绸博物馆, 2017: 9.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Glory On Silk: French Textiles (1 700 to the Present)[G]. Hangzhou: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2017: 9.
[8]BERNARD T. La Soie à Lyon: De La Grande Fabrique Aux Textiles Du ⅩⅪe Siècle[M]. Lyon: Editions Lyonnaises DArt et dHistoire, 2012.
[9]VENICE L. Loom Past and present: Around the Miditerranean and Elsewhere[M]. Great Britain: Roxford Books, 2005.
[10]MIRIAM R. Guide Des Lieux De La Soie à Lyon Et Ses Environs[M]. Lyon: Editions Lyonnaises DArt et dHistoire, 2012.
[11]JEAN E. Soierie en Auvergne-Rhne-Alpes Canuts, Mouliniers et Soyeux[M]. Lyon: Réalisation IDC, 2016: 19.
[12]赵丰. 流光溢彩: 法国丝绸艺术风格的演变[N]. 浙江: 美术报, 2017-11-11(021).
ZHAO Feng. Glittering and colorful: The evolution of French silk art style[N]. Zhejiang: China Art Weekly, 2017-11-11(021).
Silk weaving technology and pattern change in France in the 18thand 19thcenturies
LU Jialiang1a,2, SU Miao1a, ZHAO Feng1a, ZHANG Liqing1a, CEN Kejun1b
(1a.College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ilk); 1b.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2.College of Fashion and Design,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Around the 18thcentury, French silk pattern designs went through many changes and became the main pattern source adopted by the European silk weaving centers, especially in the jacquard silk weaving industry. It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ilk jacquard technolog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ilk weaving technology in China.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textiles collect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this paper referred to a large number of English and French documents and conducted field research in France, Vietnam, etc.,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French silk weaving industry in the 18thand 19thcentury. Such conclusions are drawn: ⅰ) the important invention of points rentrés enriched the fabric color expression methods, making the fabric patterns around 1830s become three-dimensional and vivid from the original plane pattern. Whats more, the significant change in style even became an important comparison standard for fabric dating Thus, points rentrés w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rench silk weaving technology. ⅱ) Among the French silk weaving innovations from the 17thto 19thcenturies, the key point was to find a work system that could replace cloud-pattern brocade weaver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rp control. The change of heddle jacquard mainly lied in the use of linear pattern from the 15thcentury to 1725, which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warp control system, while the biggest change of jacquard loom was the use of pattern without the need of cloud-pattern brocade weavers. ⅲ) French textile motifs were influenced by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onal factors of silk weaving and looms during the 18thand 19thcenturies. As a result, the sizes of floral patterns decreased from full scale to being small and scattered, and Rococo style patterns changed their compositions from "S" types to "Z" types gradually. French silk patterns were much influenced by the variations of pattern siz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hanges of pattern card sets and jacquard needles.
From the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s of silk weaving patterns, explores the weaving skills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behind by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oo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ollow-up studies of the modern silk weaving technologies and patterns of France and China, which is a shining technical point in the study of the Silk Road.
Key words:French silk; silk weaving; jacquard; pattern card; bizarre styles; lace-patterned silk; Rococo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