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5-06-13狄为王莉

会计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资本结构

狄为++王莉

【摘 要】 银行资本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和风险保证,合理的资本结构是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利率市场化下,利率风险凸显,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必然对商业银行债权结构以及权益资本造成影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资本结构合理化,对于商业银行有效抵御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利率风险; 存贷利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1-0032-04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市场,由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自身经营状况来自主制定和调节利率。中央银行2012年两次利率调整及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以及2013年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到,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利率决定机制的改变,势必会对银行资本结构造成一定冲击。银行资本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和风险保障。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带来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抵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背景下,这是重要且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从贷款方面来看,在贷款利率相同的情况下,银行固然愿意把资金提供给更安全的大型企业,从而造成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局面。贷款利率管制致使一部分闲置资金无法得到有效配置,继而又催生出影子银行。从存款方面来看,存款利率管制下,银行吸储能力较弱,各银行为尽可能吸收存款,不得不采取各种非市场化手段,由此滋生灰色利益链。利率市场化能够合理有效配置资金,消除被扭曲的资金配置关系。

为了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近年来我国一步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于1996年,其改革思路为“先实现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后完成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基本步骤进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如表1。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处于半管制半市场的阶段,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是随着2012年和2013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新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既需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银行业务,同时又必须重视利率市场化给其带来的威胁与挑战。

银行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和风险的保证,合理的资本结构是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利率决定机制的改变,必然会对银行资本结构造成冲击。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及早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资本结构合理化,对于商业银行抵御利率市场化给其带来的冲击有实际意义。银行资本结构包括债权结构和股权结构,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其带来的影响。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一)债权结构现状分析

1.资产负债率高,债务规模大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属于负债经营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主要靠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形成银行负债,进而发放贷款来进行经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具有资产负债率高,负债规模大的特点。根据本文统计整理,2006—2013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92%以上,各银行间差别不大。我国商业银行债务资本占资本总额比重大,资产负债率高,一方面说明其具有高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利率风险的抵御能力弱。

2.存款占负债总额比重大

银行属于负债经营特殊行业,吸入存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存款占负债总额比重能够很好地衡量商业银行债权资本的内部结构。根据本文统计整理,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存款占负债总额比重情况如下:5家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的存款占总负债比重的80%以上,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比重较小,但也在75%以上;其余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占负债比例也较高,大多在70%左右。

(二)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1.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但水平仍有待提高

资本充足率等于银行资本总额比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反映了当银行遭受损失时,银行自有资本对损失的承受程度。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12年6月,5家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在12%左右;其余11家股份制银行中,除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中信银行4家银行外,剩余7家不足1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虽然均达到监管要求,但水平略显不足,同样说明其抵御利率风险能力较弱。

2.内源融资占比上升快

银行资本补充途径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建立在盈利基础之上的留存收益是内源融资的重要来源。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影响企业融资途径选择的重要因素。银行盈利能力越强,其利润空间越大,积累自有资本的能力越强。表2显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源融资占比上升迅速,依靠利润转增来补充资本的能力增强。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债权结构的影响

1.利率风险扩大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前述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资本充足率虽可达到监管要求,但水平较为不足,加之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抵御能力明显不足。利率市场化下,利率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增大,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使得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变得尤为艰巨。

利率风险主要是指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以及规模方面的不匹配,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选择权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是重新定价风险。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不匹配,在数量和期限上存在缺口,导致利率波动时引起银行收益的变动。收益率曲线风险,是非同一期限两种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随着收益曲线的变动而变动所产生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通过吸收短期存款来支持长期借款的现象,并以此获取利差。若收益率曲线出现反常波动时,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利差收入就会大幅降低,从而构成严重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基差风险是指由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从而造成对银行收益的不利影响。2012年,央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差别化调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6.0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3.00%,名义利差3.00%。按2012年调整前利率政策计算,存贷利差=6.00%×0.9-3.00%=2.40%;按2012年调整后利率政策计算,存贷利差=6.00%×0.7-3.00%*1.1=0.9%。利差收入下降1.50%,利差收入仅为2012年调整前的37.5%。2013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银行存贷利差空间很可能被进一步压缩,对银行的盈利造成冲击。选择权风险是当利率变动时,银行客户行使隐含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或表外项目中的期权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繁,客户很可能重新安排存款和贷款。当利率向上波动时,客户选择提前取款再以高利率重新存款;当利率向下波动时,客户提前还款再以低利率重新贷款。利率市场化令商业银行被迫成为利率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我国存贷利率长期处于政府管制时期,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较小,对其预测较为容易,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相对较小。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逐渐增大,利率期限结构将变得复杂,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利率市场化下,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2.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取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其稳定性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负债规模大幅增加,若资金运用不当,银行则会面临巨大损失;负债若大幅降低,信贷业务则无法顺利开展。即使是强调主动负债的欧美国家银行,其存款也占到负债总额的50%左右;而在我国,存款占负债比例达70%以上。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占负债总额比例高达85.17%,其中以获取利息收入为动因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占比总和为52.79%。我国中小型银行存款在负债总额中比例达72.48%,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比重和为28.47%。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存款的依赖程度颇高。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资金逐利性不断加强,银行客户议价能力和选择空间提高,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极有可能对银行存款业务造成剧烈的波动。存款利率过低会导致存款的大量流失;存款利率过高又会增加资金成本,对银行盈利性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既保持充足的存款又维持合理的融资成本,对于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使得存款产品定价能力成为各商业银行急需攻克的难关。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影响

1.内源融资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银行内源融资是指通过自身盈利来补充资本。融资顺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获取资金的最优顺序是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获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有充足的内部盈余来保证融资需要。同样地,对于商业银行,其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空间越大,积累资本能力越强。从长远来看,通过内源融资补充资本金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内源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内源融资有利于商业银行抵御经营风险;三是内源融资不会稀释原有股东控制权。内源融资主要通过留存收益来实现,而银行留存收益主要依靠其传统存贷业务利差收入。近年来,金融机构间竞争越发激烈,各商业银行纷纷拓展中间业务和非银行业务,但是存贷业务仍然是其主要经营业务。根据本文统计整理,截至2011年12月31日,5大国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69%~80%之间。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普遍稍高,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的占比已达到90%。城市商业银行的占比也较高,均在85%以上。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利息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值在82.96%,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水平(50%)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盈利仍然依赖于传统存贷业务,存贷利差是内源融资的主要源泉。

2.内源融资补充资本金压力增大

利率市场化前,存贷款利率被央行严格限制,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利差收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存贷利差逐渐缩减,势必会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冲击。从贷款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使银行贷款的议价能力大大削弱,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有限,甚至为争夺市场商业银行很可能还会下调贷款利率,从而减少贷款利息收入;从存款方面来看,银行间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为争夺存款很可能会提高存款利率,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利率市场化下,存贷利差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近年来,我国银行内部融资占比上升较快,上升幅度较大。而商业银行内源融资对存贷利差的依赖程度高,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逐步缩小存贷利差,势必对银行利润造成冲击,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积累造成一定压力。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应当拓展其他业务,以减少存贷利差收窄对银行盈利造成的冲击。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建议

(一)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风险凸显,影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稳定性。我国长期处于利率管制下,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首先加强表内风险管理,对利率风险进行基本控制。传统的表内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规模、期限结构来降低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以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表内管理主要包括:差额管理、搭配记账管理、缺口管理、风险价值方法等。差额管理是对银行所经营资产的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进行的管理。搭配记账管理法下,银行根据所持有的资产负债到期期限,将具有相同期限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进行搭配,稳固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从而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缺口管理和风险价值方法借助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久期管理模型以及VaR分析方法。在监管和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商业银行也应尽快进行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实行表外风险管理与表内风险管理,共同降低利率风险。

(二)对存款产品实行差别化定价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需要选择合理的存款定价模型对存款产品进行定价。存款定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资本结构的合理化。西方国家利率市场化远早于我国。西方商业银行在存款定价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加利润定价法、市场渗透存款定价法、组合定价法等。组合定价法下,银行以客户的综合贡献为基础,把一系列的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匹配在一起综合定价,力求以成本低的服务收益补偿成本高的服务收益。相对于成本加利润定价法和市场渗透定价法,组合定价法兼并市场和客户因素,有利于维护客户资源和保持市场份额,是值得借鉴的。利率市场化下,利差收窄,银行间竞争加剧,令业务综合化成为商业银行的不二选择。本文认为,以客户的综合贡献为基础对存款进行差别化定价,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是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客户为银行带来的综合贡献包括:资产业务贡献、负债业务贡献以及中间业务贡献。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综合贡献的不同,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情况制定目标利润,从而测算出相应的存款利率。存款差别化定价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在获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拓展中间业务,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寻求新的盈利空间

在利率管制时期,银行存贷利差对银行的盈利具有保障作用。但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盈利空间,改变传统盈利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首先加大金融服务类业务的发展力度,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和咨询业务等。与此同时,银行也要积极开展表外业务,包括担保、承诺类业务及金融衍生类业务等。发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拓展收入来源,弥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同时由于中间业务基本不存在风险,还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具有一定好处。

利率市场化下,客户更加需要银行为其提供更为安全的金融产品,以防止其投资的金融资产遭受损失,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为吸引和维持客户,应当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对市场客户进行细分,同时注意结合利率风险管理,一方面拓展其利润空间,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金融创新控制利率风险。●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基于对江苏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14(3):115-121.

[2] 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27-30.

[3] 阎俊生.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经营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06-108.

[4] 段祺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程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3:50-51.

[5] 何海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同业存款定价的模型设计[J].金融论坛,2010(6):11-16.

猜你喜欢

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资本结构
地方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研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时期下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研究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