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成功”之母
2015-06-12王爱国
王爱国
【摘 要】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刺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高,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断坚持并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氛围,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自我效能感 培养策略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对自我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笔者联系到英语教学实践,也深感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英语的学习同样需要不断的刺激学生感知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收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学生就会有努力学习的意愿趋向。学生只有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自信,并发挥自信的正能量,才可以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的时候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1. 情感培养,创设氛围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利用所有条件,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虽然游戏教学对中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幼稚,但是激活课堂气氛的功能是很大的,教师要有意利用。另外还要利用好英文歌曲、活动竞赛等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于无形无压中获取知识,学习的效果就好。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活动的时候,可以促进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师也可以充当学生的角色,体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从而在任务的布置时降低难度,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在和谐氛围的创设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在讨论交流中发散思维,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人教版初中英语《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学习,教师可以携带一些易于演奏的乐器,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演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本课句型对话的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可以主动演奏一两件乐器,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对话练习的欲望和勇气。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油然而生。
2. 循序渐进,尊重认知
刚迈进初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程度有很大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英语学习发生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上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学生生的基础提出有所区别的不同要求。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列出分层辅导的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轻松完成,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当然任务的难易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设置,太简单的内容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努力地“跳一跳”,摘到的“桃子”才会更甜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刺激提高。
3. 成功体验,培养自信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自我效能感产生并不断强化的重要来源。心理学认为: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观判断,不是凭空做出的.而是以个体多次亲身经历某一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只有不断培养自信心,才会有不断挑战的勇气。如果学生从来就不敢主动“读”英语,就永远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发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勇气说英语。学生有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开朗活泼,上课的时候善于表现,而有的学生则比较内向,学的只是书面上的“哑巴英语”。教师则要善于发现,重点培养这些“内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给他们足够的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将会促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如在进行新课的时候,教师要特意让腼腆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如简单的英语句型对话,只要能够流利地读出来,教师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这部分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在以后的课堂上积极表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有“亮点”之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总会找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地方。
总之,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情绪,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则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刺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高,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断坚持并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从失败走向成功。
■
姜茜. 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 文理导航(上旬刊),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