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地优势资源 优化幼儿教育课程
2015-06-12李薇
李薇
【关键词】本地资源 优势资源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126-03
郭元祥教授提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不能满足于园内“纯净乐土”的建设。每所幼儿园都有很多除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而且发展各不相同,存在的形式也不一样。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应该立足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对本地特有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进行精心考察与筛选,结合本园办学特色衍生出优势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选择本地、本园适宜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根据基于实际、育人为本、幼儿为主、与时俱进的原则,经过归纳和分析,我们筛选了本地特有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作为课程整合的研究内容:
(一)园本及周边教育环境资源的运用
为了将周边环境的一切有利资源转化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实现园内外教育环境资源利用的综合化和最优化,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遵循挖掘、拓展、整合的原则,努力开发和利用园外周边公园、社区、单位及园内设施、长廊、现有区域等各种教育环境资源,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合理整合与利用。
(二)无班界区域游戏活动中同伴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幼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因此我们主张让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无班界区域活动,同伴互动。由于各班活动区同时开放,打破了班级界限,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进出各个区域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活动。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了与不同年龄孩子共同学习、游戏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实施同伴教育的最好形式。
(三)民间传统游戏的开发与利用
柳州是一个壮、汉、苗、瑶、侗等多民族汇集的大家庭,我们将柳州壮、汉、苗、瑶、侗等族的民间传统游戏与儿童活动有机相连,对民间传统游戏进行收集、整理、拓展、改编,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教育智慧及游戏精神,探析其教育价值,并将其分成体育类传统游戏、益智类传统游戏、传统美术区域游戏、语言类传统游戏、艺术类传统游戏,再分析过滤、整合创新、汇编成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游戏课程。
(四)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
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同构,使家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一致、互补的关系,我们在教师、家长的双向互动中,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养水平,有效地发挥了“家长教育资源”在日常家园合力育人规范化的重要作用,把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纳入了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
(五)基于“家”文化背景下实施爱的体验教育研究
我们从“温馨家环境、提升家文化、创新家教育、和谐家共建”四个方面,为孩子、教师、家长营造一个快乐的第二个“家”。在“家”文化背景下,我们从幼儿最熟悉的“家”开始,遵循“爱自己、自主自信;爱家庭、凝聚小家;爱家园、精彩大家;爱祖国、回报国家”的教育层次递进原则,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开展爱的体验教育研究,充分挖掘“家”中“爱”的情感资源。通过爱的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特有的爱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
(六)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运用
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已开始逐步将教学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并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发生了改变。课程意识的增强,使教师开始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教师的教学究竟是为什么,进而追问教学的有效性。这就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优良的方面变化和发展,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发展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二、整合园本课程的操作方法
(一)开发幼儿探究性主题活动
1.开发探究性主题系列活动
在爱的系列教育课程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爱”的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爱的体验教育活动。例如,“我爱我家”中系列谈话和情景表演小主题活动:“我的家人”“我爱爸爸/妈妈”“我是能干的宝贝”;“爱心”主题活动中“爱心超市”“爱心一条街”“爱的味道”“爱的传递”等小主题活动。
我们还对幼儿园周边的社区、景物、建筑及人文环境等进行有机筛选,选取一些良好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场所开展活动。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参观柳州市博物馆,让幼儿接触和体验家乡的历史文化,近距离感受柳州地区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工艺品、民族活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使幼儿既对当地民族的知识有所了解,又培养了爱家乡的情感。
2.开发动态生成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了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做了如下动态资源的开发工作:一是聘请会做柳州特色小吃的家长或师傅到幼儿园“传经送宝”,让他们介绍当地的特色小吃与文化;二是建立幼儿实践活动基地,如与柳州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开展柳州民间小吃、手工艺制作活动;四是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如舞龙会、灯会、元宵节才艺表演等。这样做,既向幼儿倡导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扩大了幼儿园的影响力和提高了知名度。
(二)开发各种特色的区域活动
1.区域活动中凸显柳州特色
例如,我们创设了具有“柳州味”的区域,带领幼儿开发“青云小吃街”,让幼儿利用废旧毛线、纸、泡沫等制作出“螺丝粉、汤粉、芋头糕”等半成品,体验小吃街的文化。根据柳州农村文化我们搭建了“开心农庄”和“蔬菜棚”,让幼儿体验;开发了壮族刺绣、织布机、小竹人、酸咪咪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感官的满足,增进手眼协调性,增强了对民间文化知识的了解。
2.互动型区域活动
我们还开设了平行班社会性活动跨班区域活动及混龄跨班区域活动,让幼儿按各自需求创设区域活动。例如,大班开设了美味甜点屋、田园茶吧、开心美食城、快乐工作屋等;中班开设了时尚美发屋、超萌宝贝影楼、星光大舞台、快乐肯德基等,然后同龄的孩子相互交换区域活动。
混龄跨班区域活动则由各班搭建,深受孩子们喜欢。例如,小班:娃娃家、四季画廊;中班:汽车城;大班:美食城、编织工作坊,各有特色。孩子们通过大带小、小跟大的跨龄段的互动游戏,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体现无班界区域游戏的意义。
(三)积极发动家长参与,促进家园共育
1.家长义工进校园
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家长义工教师,盘活家长资源。比如,请开理发店的家长到“时尚美发屋”对孩子进行简单的美发知识培训;请有着丰富照相经验的家长来做照相助理;请擅长舞蹈的家长带领孩子们排练舞蹈……
2.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设计
我们对家长的职业、特点、性别、优势、年龄、经历等进行分析归类,对有一技之长的家长,直接邀请他们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导师、跟导师、向导师学习。如邀请当交警的学生家长讲“斑马线、生命线”等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现场示范指挥等,使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密切互动。
(四)结合特色节日,探索爱心教育课程
我们将各种节日作为爱心教育契机,熏陶幼儿爱的情感、把爱转化成日常行为,使幼儿爱的情感得到提升。例如,我们开展了“点滴感恩母亲”母亲节活动、“我爱祖国我爱家”国庆活动、“童心敬老 欢乐重阳节”活动;开展主题《小司机》的系列活动——带领幼儿观赏各种汽车,请汽车制造厂的家长向幼儿讲述汽车的制作过程……
(五)充分挖掘本土化游戏资源,传承和创新传统民间游戏
1.合理改编
对于本土民间传统游戏,我们进行了合理地筛选和改编,并制订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计划,对孩子进行体能训练,使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与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有效结合。如开展侗族“抢花炮”游戏,教师用气排球作为“花炮”,教师抛孩子抢,抢到“花炮”的孩子继续抛。孩子们对该游戏百玩不厌。
此外,考虑到幼儿都很喜欢童谣,我们就对柳州童谣进行了适度改编,如将《一二三、剁猪肝》《光头橹》等童谣中一些比较粗俗的语句进行了改编,变成既有趣又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都很喜欢。在蕴含丰富方言发音特色的童谣中开展民间语言游戏,使孩子们在童谣的韵律感和趣味性中感受到了浓郁的柳州话的语言魅力,并增进了对家乡优秀文化的了解。
2.灵活运用
在日常户外体育活中,我们投放了多种民间传统体育材料,确保每班幼儿每天都能自由选择不同材料进行游戏。我们还利用各活动过渡环节之间的零散时间,开展一些发展幼儿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传统益智小游戏或语言小游戏,如餐前活动“大拇歌”“拍手歌”“玩叉绳”等;离园游戏“玩扑克”“手绢花”“拍手游戏”等,既达到了对孩子的有序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民间游戏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还把集体活动形式开展的民间传统游戏汇编成民间传统游戏园本课程教案集,如传统语言教案集、传统音乐教案集、传统美术教案集、传统体育游戏教案集、传统体育自选活动教案集、传统区域教案集、传统美术区教案集等。
(六)注重课程与环境的融合,创设“本土化”的互动性环境
为使环境真正与课程相融合,我们还有效利用园内走廊、楼梯间、圆柱等环境,“让每一个地方都有家的温馨,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圆柱都有故事”,通过这些物语文化,幼儿有了感受“爱”、表达“爱”的场所。
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的拱门上贴节日对联,让孩子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气氛;在幼儿园的楼梯墙面上绘画二十四孝的故事,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孝道。
班级环境:结合主题活动创设“我爱我家”“温馨一家人”“爱的教育故事”等主题墙,培养幼儿爱家、爱国的情感。
精彩文化长廊:用废旧物装点走廊、楼梯拐角,使其变成精彩文化长廊。如用牙膏盒和鹅卵石做成“五菱汽车”“奇石城”,用泡沫和纸盒搭成了“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用各种彩色的布、瓶子、纸筒做成了壮乡民族娃娃和铜鼓……
快乐成长柱:在幼儿园架空层柱上,有孩子写下的开心事件;有家长用照片记录的孩子成长故事;有教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让大家分享孩子的成长。
游戏室:孩子们可以在温馨书吧感受文学作品中爱的情感;在表演舞台中演绎“地球妈妈的绿衣裳”和“美丽的家园”;在“爱心超市”中用自己的行动筹集爱心基金;在家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体验家人之间的关心、关爱。
(七)优化教师行为,扩大教师资源的价值
“情景式教学模式”:通过现实主题情景的设计,巧妙地把儿童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有意义的学习建立在幼儿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以支撑幼儿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渗透式教育模式”:将各种教育内容渗透到环境中,使教育教学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真实环境中学习,促进幼儿园教育向园外延伸。例如,借助我市在国庆节开展的“水上狂欢节”活动,我们鼓励孩子们参与狂欢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生长的地方的变化,并油然而生自豪感。
“介入式教育模式”:教师紧紧围绕目标创设情境、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吸引幼儿参与活动。例如,利用幼儿园图书室资源,开展“小小图书管理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的学习,学做一名小小图书管理员,有效地达到了活动目标。
总之,幼儿园优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关键是幼儿园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同时要吸纳与整合各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并形成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