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问题设计 力促“真学课堂”
2015-06-12罗世树
罗世树
【关键词】问题设计 真学课堂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73-01
在“真学课堂”中,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其中也包括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师应先把握好设计课堂问题的分寸,实现有效启发,再设计目标明确的问题,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后要设计框架完整的问题,实现课堂知识的高效迁移,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巧妙地做好问题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真学课堂”。
一、设计要有分寸,重在实现有效启发
在“真学课堂”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课堂要“注重启发,彰显自主”。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问题的分寸,重在实现有效启发。具体来说,把握好问题的分寸就是要有深度,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但深度并不代表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但要熟知课本内容结构,还要对学生的数学技能掌握程度和知识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另外,分寸合理的问题是具有发展性的,难易不一,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解答,难度较大的让优等生回答,中等难度问题由一般学生回答,容易的问题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思考回答,让他们在思考中提升知识水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好问题,然后让后进生回答概念性或导入性的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是什么?”让中等生回答连接新旧知识的“跳板”问题:“三角形可以转变成什么图形?怎样才能把三角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最后让优等生回答较困难的推导性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与三角形面积计算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是否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有关公式呢?”这样一来,课堂问题的分寸就能得到较好地把握,三个层面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能得到启发,促进了“真学课堂”的形成。
二、设计要有目标,重在实现主动参与
“真学课堂”要求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不是指直接抛出一个课题让学生们自主研究,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而是指设计的问题要有具体目标,情境要贴合实际,难度指数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小学生对于空间立体图形的想象力较差,需要教师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教师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后,明确立体图形是由多个相互交叉的面组合而成的,接着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在一个巨大的长方体木箱的一个角落,有一只蚂蚁在觅食,它通过嗅觉发现了箱子另一端的顶点上有食物,那么蚂蚁该怎么爬过去才能最快找到食物呢?蚂蚁是学生熟悉的昆虫,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开始讨论。学生最终能否回答出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立体图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实现“真学课堂”。
三、设计要有框架,重在实现高效迁移
“加强联系,迁移应用”是“真学课堂”提出的另一个要求,要求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教学,达到学生能迁移应用知识的目的。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框架,重在实现知识的高效迁移。有框架的课堂问题能给学生带来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实现在同一框架内不同知识点的有效联系。设计有框架的问题一般要符合几个特点:存在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学生有能力进行比较与辨认、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在读题解题时尝试审视问题序列,发掘知识联系,自行探索发现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迁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时,在讲授了分数乘法的基本原则后,为了实现分数加减和分数乘法知识的相互迁移应用,提高对分数乘法的认识,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几道题目:
■×■=■、■+■=■、■+■=■、■×■=■.
学生通过训练,在分数运算法则的框架内,学会复习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同时又会和刚学的分数乘法对比,发现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数加法分母必须一样才能运算,而乘法就不必,可以直接运算。”这样就实现了分数不同运算法则的知识迁移,形成“真学课堂”。
总之,只有摒弃以往“模式化”的问题设计,把摸索和思考的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让问题成为引导他们成长的指路棒,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的磨炼场,智慧的增长源,能力的晋升地。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