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2015-06-11龙鑫良
龙鑫良
【摘要】课堂,是知识的传播场所,同样也是问题的解决场所。要想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就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作用,实施问题解决策略,促进教学升级。文章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解决 应用困境 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数学课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流畅度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应用困境
(一) 教师缺少创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问题解决策略能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以应用。教学改革进行时日已经不短,但仍然大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达到升学率目标,教师物化学生,选择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当学生视为接受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容器,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去设计教学活动,阻碍了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二) 问题来源过于单一
问题的来源过于单一,就会让问题的针对性不强,问题所面向的学生不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教材奉为神物,认为只要将课本中的问题都解决,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数学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师只顾着课本问题的解决,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影响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全面性。除此之外,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中唯一可以发问的人,单向的课堂提问,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三) 学生学习依赖性强
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其学习行为有直接影响,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当代初中的学习依赖心理较强。他们认为只有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才是学习,自己的自主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要实施问题解决策略,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一直依赖教师提出问题,会影响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意义的发挥。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才能让问题解决策略得以实施。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应用方法
(一) 从数学教材中开发问题资源
在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今天,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材中出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开发,有利于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落实。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个新知识的介绍与都一定的情境支撑,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般流程。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初中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思维切入点,也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与生动。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背景资源入手,促进学生质疑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有利于其新知识印象深刻,更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得以创新。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对新旧教材的更新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平移与旋转知识,从一个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出发,让学生通过平移四个边,将其改成一个普通的平行四边形。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要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产生“平行四边形具体性质有哪些?”的问题。当学生具有疑惑,教师就可以从问题出发实施课堂教学,让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后,学生可以快速解决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促进学生找到数学学习成就感。
(二) 从生活出发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生活,与初中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新鲜事物,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快速集中。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实施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普通的生活现象去开发数学知识,会让普遍的现象变得特殊,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好奇心的激发。利用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能够促进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比如在讲解《图形的相似》知识时,教师可以利影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似知识。每一个人都熟悉自己在路灯下有影子这件事,但却没有计算过影子的长度。教师呈现一张自己在路灯下的照片,提出“我的影子有多长”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集中。从生活现象中开发数学问题,能够促进问题解决策略的高效实施。
(三) 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提问,是学习的起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引导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发问,促进学生明确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能够促进数学教学资源的丰富,也能让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勇气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分享疑惑。
比如在讲解《样本与总体》知识时,学生会学习到抽样调查这种统计方法。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阅读课本知识,并限制学生提出三个自己认为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学生提出“怎么样的抽样调查才算是科学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一般都调查些什么呢?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是数学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形式。要促进数学知识传授效率的提高,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教师需要落实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让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大有改观。用问题解决策略给学生成长的空间,才能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獻】
[1]李保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2]成斌.有效:构建并创立“问题串” 实施有效教学——由一道习题串出的“万花筒”[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3]常春艳,汤志娜.故事情节中的“问题串”——以“计数原理”为例谈数学情境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