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赏析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

2015-06-11张金玉陈文涛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浪淘沙北戴河鉴赏

张金玉?陈文涛

摘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进行了意境赏析至为重要,其三维转化的意境美对于促进人们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诗词,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视角 《浪淘沙·北戴河》 鉴赏

引言

毛泽东诗词丰富多彩,风格多样,艺术境界很高。毛泽东的诗词大多是充满了绘画美,音乐美,抒发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他的诗作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微型史诗式的诗篇,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浪淘沙·北戴河》穿越了时间的维度,展示了历史的沧桑。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这首诗词进行赏析 ,可以感受到其语言中展现的人的力量感,这首词的画面美和时间变化的沧桑美。

一、生态翻译学的内涵解读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主要探讨文本的生态、翻译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翻译生态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其研究的基础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翻译是翻译者进行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翻译者要遵循翻译的选择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能够积极践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选择转化进行文本翻译,使文本翻译更能贴近现实。[1]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的范畴和领域,加深了学科研究的内涵。很多学者进行毛泽东文本翻译都能从理论基础和学科内涵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文本研究,但很少有人能够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翻译研究。为了促其更好地对外传播,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意境

1954年夏天,毛泽东到北戴河度假,见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的北戴河,于是,豪情大发,遂于大海中游弋,后来,对这次行动感慨万千,就赋诗一首——《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诗词感情豪迈厚重,历史感强而深邃,宇宙感辽阔深远,美学意蕴丰富。整体而言,这首诗实现了人物、时间、空间的三维转化,用豪放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怀,感慨千年历史变迁,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宏大的叙述视角和历史的沧桑美带给人很大的震撼。

(一)人的维度

先看诗歌的上阕,上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写景,实际上是有作者的情感体现,是作者在与读者的互动。在上阕的写景中,作者向读者提出疑问,远处白雾弥漫,秦皇岛外的打渔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如今都到了哪里去了?作者为读者留下了想象思考的空间,从这句词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对他人的人文关怀。据有关专家对这句词进行的解读可知,打渔船是一种虛拟意象,打渔船的意象代表了北戴河地区普通劳动人民特有的典型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由此可见,作者在欣赏海中的波涛汹涌的白浪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欣赏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勇敢生存的劳动人民,作者为他们的命运担心,他们都到了哪里去了,是否有安全保障?作者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生存状况的一种担忧。最后,一句“换了人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作者在向读者自豪地宣布,新时代的到来,人民能够朝着富强民主的新生活前进,人民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

(二)时间维度

这首诗词的上阕从表面上看是写景的。下阕则是笔锋一转,开始遥想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想到了曹操策马扬鞭,征战中原,英姿飒爽的威风形象。但如今,历史的长河,已经荡涤了一切,所有英雄都随着历史消逝了。时隔千年,只有这里的碣石还在,只遗留下来英雄的诗篇,令人感慨万千。而作为新中国的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再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里将开始新的历史,伟大的业绩将被再次记载。历史的转移,从时间维度上,衬托了新时代伟人的伟大。

(三)空间维度

从空间维度上,作者通过自己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独特的意境。作者先是极目远眺,看到了大雨磅礴的海上之景,看到了汹涌的白浪,接着空间由陆地绵延至大海,视线发生转移,由仰观换位前瞻,视线不断拉伸,看到苍茫的远海,秦皇岛外的打渔船,在一片汪洋中看不到踪影,不知道飘向了哪里,空间发生了转移。最后,作者站立在萧瑟的秋风中,开始从现实回忆历史,仿佛看到了一代英雄曹操,历史人物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眼,作者看到了新社会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视线实实虚虚,虚实相间,有效拓展了诗词的意境。在虚实的景色变换中,这首诗词的独特意境被创造了出来。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三维转化的意境美

(一)语言维翻译转换选择需要彰显出“人”的力量感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诗词进行翻译,需要遵循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原则。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标准。语言维可以体现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民族地区的诗词的语言形式表现出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古诗词总体上讲究对仗,讲究押韵,而英文诗歌长短不一,讲究音步。有些作者在对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进行翻译时基本上采用了韵译,在译文中,对“雨”“天”“边”三个词进行押韵翻译,这样翻译就使语言能够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视觉美和音乐美。这几个词语都能呈现出天地的恢弘远大,特别是“天”和“边”两个词语,还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天”原本可以用简单的英文进行对等翻译,但为了把其中蕴含的个人情感色彩突出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押韵,用“星星一样高的天空领域”将其具体化,给人海阔天高的感觉,这种翻译,还有一种领域之味,预示着人对自然的统治力量, 能够呈现出人的力量的伟大。原文中的“汪洋”翻译者在翻译中对这个词语添加了无边无际的修饰语,彰显出大海的辽阔和渺远,而“边”在翻译中为了押韵翻译为“主宰、统治”,彰显出个人的伟大抱负,彰显了人的力量感。因此,语言维不仅要讲究形式上的押韵,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关注人的力量,对人的力量精神做特殊的考虑。

(二)文化维翻译转换选择需要彰显出时间的沧桑感

在诗词翻译过程中,要遵循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化的原则。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认真研究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的方式,能够进行文化的有效传递。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化要重点突出文化传播的效果,翻译者要重点研究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内外差异,能够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适应的转化,有效地进行文化传递,避免从单方面进行文化考虑,在翻译中出现曲解原文的现象。

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作者回顾了历史人物,“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一句,在翻译时,译文大意是这样的:两千年前,魏武帝挥舞着皮鞭,来到了碣石的东面,写下了关于秋天里大海的诗篇 。这里的往事,指的是特定的事情,是指公元207年,曹操北伐胜利归来,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海写诗篇的事情。“越千年”,这里的千年是虚指,从曹操写诗到现在也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在翻译中,将“越千年”翻译为“两千年前”可能是翻译者在有意夸大时间的长度,如果从翻译忠实于原作的角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从文化维的角度上讲,是为了增加历史的沧桑感,是可以的。

原文穿越古今,诗句语意厚重,充满了沧桑之美。原文中的“遗篇”虽然指的是曹操的诗词,但并没有明确是什么诗词和诗词的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自我发挥对其进行了主观阐释,除了文化传播的需要,译者翻译为“关于秋天里大海的诗篇”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读者的疑问,译者也是在说明,这首诗是千年前的曹操所做,也是在写海的,这样可以向读者点明,曹操的诗歌和毛泽东的诗歌是有内容上的相似点,通过英雄人物的衬托,更显出毛泽东的伟大。译文在翻译中进行了文化信息的补充,有效增加了诗词的历史厚重之美。

(三)交际维转换选择是为了突出视域的“空间”感

在诗词翻译的过程中要遵循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原则,翻译者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要关注双方语言交际的意图的适应性,要能够完成语言的适应性选择转化。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重点表现在交际的层面上的选择转换,能够认真分析译文读者的理解基础,翻译者要时刻注意比对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能够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使翻译能够更好地被讀者理解认同。以这首词的“大雨落幽燕”的翻译作为例子说明此问题。在《尔雅》中有这样的记载“燕曰幽州”。古代所说的幽燕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河北北部以及辽宁一带,这首词中的幽燕是一种泛指,泛指河北省。本句在翻译中就用了虚指,将幽燕翻译为中国的北方。翻译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在这里详细介绍幽州和燕国,只是从整体上给以笼统指示。这种翻译就遵循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化的原则。[2]从交际维角度而言,对于这些地名进行过多的解释,否则,这种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会给读者造成很大的理解负担,阻碍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而翻译为中国北方,简单明了,方位感很强,突出了作者视角的宏大,心胸的开阔,给人一种十足的开阔壮美的宇宙之感,这就是遵循了交际维的表现。

结语

总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进行鉴赏,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把自己的人文关怀投入到巨大的空间中,放入了悠远的时间经纬度之中,这首诗词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又具有穿越历史的沧桑美,从生态翻译学角度,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进行诗词翻译,能够有效对原词的人、时、空进行三维转化,能够有效展现出人的力量感,突出空间的辽阔,增添了诗词的沧桑美,这种翻译对于有效突出诗词意境,实现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语

参考文献

[1]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外语教学,2011(03).

[2]聂韶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的鉴赏[J]. 芒种,2014.

【基金项目:2013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浪淘沙北戴河鉴赏
浪淘沙·听父亲谈景泰一条山 如山似水君
随手拍
浪淘沙
浪淘沙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赵学敏书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
魅力北戴河
赴会北戴河有感
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