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解读《麦琪的礼物》

2015-06-11马玉萍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4期

马玉萍

摘要:《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纳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欧·亨利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将故事情节巧妙地铺设开,作品的语言诙谐幽默,通过简短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主旨。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麦琪的礼物》进行解读,旨在加强对这部小说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 功能语言学 爱情故事

引言

《麦琪的礼物》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短篇小说作品,作者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欧·亨利。这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小夫妻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互相赠送圣诞节的礼物,然而阴差阳错,两个人本来都十分珍惜的宝贵礼物在对方那里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这一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人与人在交流和相处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爱,也要学着如何去爱人,这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这部小说表达的主旨摒弃了传统的物质观念,在物质层面之上,还有很多值得人们去关注和珍惜的东西,比如爱情、精神生活等。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首先要明确功能语言学的相关概念,然后结合文章才能获得更好的解读效果。

一、《麦琪的礼物》及其写作风格和主题

(一)欧·亨利文学创作概述

欧·亨利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从小就表现出超凡和卓越的才华,创作的作品也有十分浓烈的个人风格,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失去母亲,15岁开始流浪,做过各种工作,遭受诽谤和排挤,经历过人生的逃亡,蹲过监狱……这些经历为他的人生添上了厚重的色彩。他出狱之后就一直开始文学创作,经常出入一些小地方,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人生百态,因此他的作品与民间生活的契合度很高。他的写作风格幽默诙谐,在十几年的创作过程中,一共创作了三百多篇长短篇小说,比如《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等。诙谐幽默、寓悲于喜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特征,情节上的巧妙构思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他的作品吸引人的地方。《麦琪的礼物》是他的一部代表作,进行创作的原因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揭示在当时美国社会中贫富之间的差距。

(二)《麦琪的礼物》简介

“詹姆斯·迪林汉·扬夫妇有两样东西特别引为自豪,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另一样是德拉的头发……摆在德拉眼前的是那套插在头发上的梳子——全套的发梳,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现在这居然为她所有了,可是那佩带这些渴望已久的装饰品的头发却没有了……”小说通过描写了一对小夫妻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互相赠送圣诞节的礼物,由于生活比较贫穷,因此两人都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拿去兑换了钱财,为了给对方买礼物,但是最终阴差阳错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有一头美丽的长发,但是为了换钱将长发卖掉了,给男主人公吉姆买了一条白金手链,而男主人公一直珍藏的东西是几代相传的金表,但是为了给德拉买发梳,他偷偷将金表卖掉。最后互相赠送礼物的时候,发现曾经最想要得到的礼物已经成了无用的东西:德拉有了发梳但是没有了美丽的长发,吉姆有了白金表链,却没有了金表。但是两个人通过这一事件也加深了对彼此之间的爱,加深了对爱的理解和认识。

(三)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麦琪的礼物》是一部创作目的十分明确的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力,欧·亨利对当时美国社会中生活在中下层的百姓的日常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了给爱的人一件礼物,出于无奈,只好将自己珍藏许久的宝贝拿去卖掉,这就是贫苦人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在《麦琪的礼物》这一篇小说中,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受,尤其是这种独特的“礼物”设计,将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表现得更为明显。语言方面则有一种幽默清新的感觉,在轻描淡写之间将爱情的伟大一面表现出来,巧妙的情节安排给人带来一种更爱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学作品将作者的情感体现得十分明显,他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一些来源,比如德拉身上就有他妻子的善良、纯情、聪明,通过互相送礼物这一过程,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二、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麦琪的礼物》的解读

(一)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相关概念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点是人们实际使用的种种语言,不是人们随意编造的句子,也不是经过人们各种精挑细选、精心编辑之后的一些語言素材,使用的就是生活的、日常的、实际的语言。因此注重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收集,尤其是生活中的诸多口语材料。相对于其他的语言学理论而言,功能语言学具有几个主要的特征,第一,它关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属性,即要如何来实现社会功能。第二,功能语言学角度下将语言看成了一种实践,不只是一种认识。第三,对个别语言以及语言的变体的重视程度更高,第四,在解释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时更加注重其连续性。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麦琪的礼物》进行分析,更多的是从语言结构的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

(二)个性化语言的运用

在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小说中,语言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因素,通过语言可以将人物形象的心理特征、情感等方面展示出来。个性化的语言是欧·亨利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标志,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了欧·亨利的创作风格。《麦琪的礼物》这部小说体现了欧·亨利幽默风趣、表达完美的艺术造诣,将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这条链子,他看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在任何公司。尽管这只表华丽珍贵,因为用的是旧皮带取代表链,他有时只是偷偷地瞥上一眼。”这些描述往往给人一种比较无奈的感觉,主人公想要得到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恼于囊中羞涩,在这种背景下,整个主题的表达更加明确。在个性化语言中,欧·亨利表达出了对妻子的怀念,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欣赏,更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正是因为他“含泪的微笑”的创作手法,使得他在主题的表达上既是含蓄的,又十分深刻,对主题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突出了欧·亨利的人格魅力。欧·亨利通过深厚的文学功底将那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虽然主人公只是在社会的底层生活,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还有对对方深沉的爱,正是这种感情基础,使得两个人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德拉和吉姆之间的感情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这对当时美国社会上的一种金钱主义观念是一种批判,当时的美国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没有感情的,通过德拉和吉姆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还是真挚的感情最重要。

(三) 词性和句式的运用

“不到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微小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她看着自己在镜中的影像,小心地、苛刻地照来照去。”在《麦琪的礼物》创作中,作者对不同的词性进行转换,比如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在这些词语的转换过程中,不仅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也将主人公心中的那种情感刻画得十分详细,结合词性的表达,将“礼物”这一个主题表现得更加细致,也呈现出更多的艺术魅力。另外,在《麦琪的礼物》中,长短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小说中长短不同的句子之间的组合,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现。一般说来,长句主要是情感交流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而短句则主要是一种思维运用的方式,短小的句子能够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想要表达的心理以及情感。在整部作品中,作者将幽默、风趣等主题语言进行融合,更好地体现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欧·亨利在整部小说中,时而描写得很细致,时而又说得比较简略,时而虚时而实,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来揭示超越了物质的爱情,也达到了小说的根本目的。比如德拉在为吉姆选礼物的时候,“搜索了所有的铺子”“把所有的商店都搅翻了一遍”这是作者对德拉的选购过程的一个描述,这两句话突出了德拉在为吉姆选择礼物的过程中的用心。这部小说的名字是“麦琪的礼物”,“礼物”是整个作品的中心,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

结语

礼物中的情感是蕴含着人性的美的,是充满着爱意的。作者用他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方式,通过他独特的写作技巧,用诙谐、风趣的笔调描写了当时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展示了一对生活在底层的夫妻之间的小幸福。尽管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更多的是看重金钱,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的重视程度不够,但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性的魅力的一种追求,利用诙谐、幽默、风趣的笔调将这个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适度地描绘,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不足为奇的故事,但是通过作者的渲染,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象是一种颠覆,对读者的内心也造成了一种冲击,让人可以在故事中思考人生中更为重要的东西。语

参考文献

[1]何兆华.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J].文学界(理论版),2011(01) .

[2]张贞梅.从《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评欧·亨利的艺术手法[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3]劉洋.人性向善再解读——欧·亨利小说语言特征及艺术特色解析[J].名作欣赏,2011(24).

[4]李加义.妙笔生花 构想非凡——欧·亨利小说的写作手法解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5]罗伟山.欲哭无泪的幸福——从俄国形式主义解读《麦琪的礼物》中的陌生化效果[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