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本字考
2015-06-10向红
向红
摘 要:方言本字考,是针对方言中一些只具有音和义的词,考察最符合其音和义的形,此形可追溯至上古的最原初形式,也可为后起字。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方言保存相对完整,出现一些方言字找不到本字的现象。本文运用文字、音韵和训诂的知识,并结合古文献材料左证,竭力于考察一些重庆方言中一些词的本字。
关键词:方言本字;广韵
一、挺[thi?12]
“挺”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其后一般少带直接宾语,多带结果补语,指把某事物从原地拔出来或从原位置移开。
例句:
①你找把钳子把这颗钉子从木板里~出来。
②没有钢钎我们~不动这块石头。
《广韵·青韵》:“挺,挺出。”《说文》:“拔也。徒鼎切。”“挺”中古时为定母、上声、开口,为四等韵。
《说文·手部》:“挺,拔也。从手,廷声。”《国语·吴语》:“被甲带剑,挺铍搢铎。”韦昭注:“挺,拔也。”《文选·潘岳<西征赋>》:“垂饵出入,挺叉来往。”李善注:“挺,拔也。”
由是,今重庆方言口音与中古音完全一致。“挺”为重庆方言中“~[thi?12]出来”的本字。
二、跳[thiau31]
“跳”在重庆方言中是个动词,其后一般不带宾语,指小孩子或不争气的人快速走不见或跑不见。
例句:
①你娃儿一下午~到哪去耍了。
②一遇到事,他比谁都~得快。
根据[thiau31]在《广韵》中的声韵调地位,查到两个字与疾走义接近,这两个字在《说文》中亦有收纳:
其一,《说文》:“跳,蹶也。从足,兆声。一曰跃也。”
《广韵》:“徒聊切,平萧定。”又《集韵》:“徒了切,宵部。”
其二,《说文》:“趒,雀行也。从走,兆声。”
《广韵·萧韵》:“《说文》云:‘雀行也。徒聊切。”王筠释例:“若云雀行。专指雀之行,则非许君之意。雀能跃不能步,人之跳似之,故雀行仍指人。”可见“趒”的本义是像雀一样跳跃行走。
由此,“跳”字虽然今读为去声,实际中古音为平声,与今重庆方音同。然“跳”和“趒”是义相近的字。根据唐兰先生的观点:“凡义相近的字,在偏旁里可以通转。”并认为这种通转和演变不同,它“却不是时间关系,在文字的形体没有十分固定以前,同时的文字,会有好多样写法,既非特别摹古,也不是有意创造新体,只是有许多通用的写法,是当时人所公认的。”
王筠《释例》云“(趒)与足部跳同”。按,跳趒当为一对音变构词。原始词趒读请声母平声(吐雕反),专指雀行。雀行以跳为主要特征,其后词义扩大,指一般意义的跳。通过声母旁纽变读为浊声母平声,字作跳。原始词与滋生词为清浊母对立,符合变读构词的一般规律。
《现代汉语字典》中“跳”作[thiau31]读时除“跳跃”义之外还有“疾走”义,例《史记·荆燕世家》:“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跳驱,驰至长安也。”由此,“跳”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跳”为“[thiau31]哪去了”的本字。
三、拽[ie53]
“拽”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义为把东西紧紧揣在手里或身上。
例句:
①把钱~好,不要掉了。
②不能把钱放在外面,要~在衣服里头。
从音看,“拽”在《广韵》中:“羊列切,又余世切。”同今重庆方音。《玉篇·手部》:“‘拽,同‘抴。”《集韵·祭韵》:“拽,拖也。”除“拖”的意思外。《现代汉语字典》中“拽”作[ie53]读时除“拖”义外还有“揣带”义,例《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盖道云)便把札子取了出来,给大家瞧一瞧,仍就拽在身上。”由此,“拽”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拽”为“[ie53]在身上/手里”的本字。
四、抻[t?h?n55]
“抻”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义为扯、拉长。
例句:
①不要狠起~,把衣服~烂了。
②拿太硬的泥巴去补墙容易把墙~破。
《广韵·震韵》:“抻,物长也。试刃切。”其在《广韵》中的声韵调地位为书母、真韵、去声。按反切规律,“试”为次清声母(非全浊声母)故被切子为送气音,故切音为 [t?h?n55]。清翟灏《通俗篇·杂字》:“抻,展物令长也。”《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牛浦郎)把锁~开,见里面重重包裹。”冯骥才等《義和拳》:“两个有人命血债的财主,被团民~着发辫,砍头示众。”由此,“抻”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抻”为“[t?h?n55]烂/破”的本字。
五、挋[?en12]
“挋”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义为用手或借助帕子等擦某物使其洁净。
例句:
①水弄得到处都是,快用块布把这滩水~干净。
②不要用你那个湿阙阙的手来我身上~。
《尔雅·释诂下》:“挋,清也。”郭璞注:“振训,抆拭,扫刷,皆所以为洁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手部》:“挋,谓抑按之使干。”《仪礼·士丧礼》:“乃沐栉,挋用巾。”郑玄注:“挋,晞也,清也。”古文挋皆作振。《礼记·丧大记》:“浴用絺巾,挋用浴衣。”孔颖达疏:“挋,拭也。用生时浴衣拭尸肉,令燥也。”唐刘禹锡《说骥》:“起之居之,燥之挋之。”可见至上古始,“挋”便有擦干使洁净的意思,并有文献左证这一含义。由此,“挋”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挋”为“[?en12]干”的本字。
六、焮[?ie31]
“焮”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义为火气炙烤着人。
例句:火架大了很~人。
《广韵·欣韵》:“焮,火气,香靳切。”《玉篇·火部》:“焮,炙也。”《集韵·焮韵》:“焮,炙也。一曰爇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杜预注:“焮,炙也。”(唐)杜甫《火》:“热欲焚昆仑,火弥焮洲渚。”由此,按《广韵》中的反切,“焮”字切为[?in12]音。与今重庆方音声母相同,韵母不同。今笔者考虑,这可能是由于重庆方言中各地次方言音的差异之别。从总体上看,“焮”与重庆方言中“火烤人”的意义相同,且音相近。故可初步推测“焮”为“火[?ie31] 人”的本字。
七、?[ua53]
“?”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指用凹状器皿(如勺、瓢等)去盛起散状物的动作;也指用手做凹状拿起物品的动作。
例句:拿个瓢去坛子里~点米。
《<说文>徐铉等》音瓦。《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我相你有些儿偷生~熟被公婆赶出来的。”
由此,“?”从音与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ua53]”的读音和“用来表示用瓢等器物盛东西这一意义”,所以判断“?”为“[ua53]米”的本字。
八、?[lau53]
“?”在重庆方言中作动词,义为扛。其后可接宾语,可不接宾语。
例句:
①把这袋米~回屋里去。
②你要是~不动就不要~了。
《字汇补》:“落好切,音老。”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二章:“右肩头~一根梭镖。”
由此,“?”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为“[lau53]不动/米”的本字。
九、?[?i12]
“?”在重庆方言中是个形容词,义为黏,使用时多为词组“油~~的”。
例句:
①桌子没抹干净,油~~的。
②你看你头发好几天没洗,都油~~的了。
《廣韵》:“脯长尺有二寸曰?,仪礼作膱。之翼切。”又《广韵》:“?,肥肠。除力切,音直。”《集韵》:“质力切,并音职。”《周礼·冬官考工记相胶注》:“脂膏?败。?,黏也。”《疏》:“今人头发积有脂膏者,则谓之?。?亦黏也。”《本草纲目·草部·兰草》:“夏月采置发中令头不?。”光绪二十六年《垫江县志·风俗》:“发黏曰?。”
按“?”在《广韵》中都为入声,根据语音演变规律,入声字在重庆方言中多归入阳平,此为调值变化之缘由。除此,今重庆方言中无卷舌音,故“?”的读音也遵循了语言内部演变规律,声母由舌尖音[?]而舌面化为[?]。“?”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为“油[?i12] [?i12]的”的本字。
十、拃[?a53]
“拃”在重庆方言中做量词和动词,作量词时义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作动词时表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
例句:
①我测了下,这差不多就一~宽。
②你~一~,看有多长。
“拃”用作动词和量词的情况可见于多处文献。如王绶青等《斗天图》:“抱起望水石,伸开手指量又拃。”此处“拃”做动词。阮章竞《漳河水·盼喜报》:“那天给你剪鞋帮,多大多小我不用想,一拃拃长来再加三指,不肥不瘦合脚样。”郭澄清《大刀记》第二卷第六章:“他将大拇指顶在自己的头皮上,又伸直中指顶在大爷的手心里,然后说:‘还差一拃呀!”此两处“拃”用作量词。
现北京话使用该义时多读作[t?a214],但重庆方言中无卷舌音,所以[t?a214]遵循语言内部演变规律,声母由舌尖音[?]而舌面化为[?]。“拃”字从音和义两方面说明了其在重庆方言中的音和义,由此推测“拃”为“一[?a53]长”的本字。
参考文献:
[1] 陈彭年.《宋本广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2 .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二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成都:巴蜀书社,2002.
[4] 纪国泰.《属方言》 疏证补》.巴蜀书社,2007.
[5][ 清 ] 钱绎 《方言笺疏》, 中华书局,1991 .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
[7][ 清 ] 李宝 《属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 .
[8] 彭金祥.川西入声方言本字考 [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