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着力点

2015-06-09吴一敏衡德福张娟

科教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吴一敏+衡德福+张娟

摘 要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应当突出理论认同,发挥政治理论教学在理性认知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情感认同,发挥情感因素在价值判断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行为认同,发挥社会实践在认知体验中的支撑性作用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认同 情感认同 行为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5.003

The Focal Points on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to

Identify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WU Yimin[1], HENG Defu[1], ZHANG Juan[2]

([1]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n College Students to identify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lay stress on the identity theory and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rational cognition; should strength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lay the basic role of affective factors in value judgment; should insist on behavior identity and play the effect of support of Social practice in cognitive experience,etc.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ty theory;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behavior identity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一代中的精英分子,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接受和自觉认同,既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关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确立,更与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价值意义十分重大。

1 突出理论认同,发挥政治理论教学在理性认知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般意义上,理论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把某一理论内化为自身理性认识,并自觉以这种理论认识为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在理论认同中,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作用十分关键。一般意义上,政治信仰是指,一定国家和社会的人们认同、信服和敬仰某种社会的价值体系及其理论学说,并把这种价值体系和理论学说作为自己尊崇和信奉的言行准则和政治标准加以践行。政治信仰涉及到政治倾向、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等基本问题,它是理论认同的基点。而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在理论认同中起到定向和提供动力的作用,它是理论认同的动力之源。由此可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作用极大。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就要重点加强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切实解决基本立场和基本动力问题。而要解决理论认同特别是政治认同问题,理论上的宣传和灌输是首要的,即必须首先解决好理性认知问题,才会有理论认同问题。这是因为,先进科学的理论也不可能自发地从群众实践中产生。“人的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动生成,必须从外面进行理论教育。”①“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②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政治理论必修课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它在大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觉悟的主要途径。因而,必须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面和更深的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当前政治理论教学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理念层面的集中反映。政治理论教学必须站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始终把研究回答价值观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捍卫真理、传播真理的着力点,在事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选择等重大问题上,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基本理论解释、分析和剖解理论难点,提升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二是增强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解析力。理论起源于人的主观困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论的活力、威力和魅力表现为理论解析思想困惑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战斗力”。当前,伴随经济社会深度改革和转型,出现大量的社会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引发公众对价值观念领域的关注和议论,造成大学生思想困惑。这些问题也是大学生有所感有所思却又思之不深、想之不透、道之不明,因而感到困惑的“难点”。如果绕开这些问题,无疑会大大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感召力,使理论的“拳头”打在思想困惑的“棉花”上,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思考和对话的热情。政治理论教学要善于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透彻剖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大视野、多层面、纵深立体式的精辟透彻的辩证分析中入情入理地化解这些“思想疙瘩”,大力提升政治理论教学对思想困惑的导引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剖析理论难点,透视社会热点,及时解答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思想困惑,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2 强化情感认同,发挥情感因素在价值判断中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的感召力首先来自情感的力量。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③一般来讲,人们的理论认同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知、情、意、行中,情感因素发挥基础性作用。因为,要促使某一个体形成稳定的价值趋向,不仅要重视其理性认知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更应该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④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⑤实际工作中,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感触不深或情感认同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相悖或相距甚远,而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被不断推动,有的内容逐步变成现实,或者“国家、民族行为满足了大学生的期望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相当高的。”⑥这其中,情感因素在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培育方面就充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接受和认同是与其对党和国家的思想感情深厚程度成正比的。要发挥情感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要在信仰、信念和信任上倾注真情。一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思潮和错误观点、立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用自身的信仰之光点燃教育对象的情感之火,并使之信服。二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包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它产生于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情关切,存在于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真心维护、实现和发展,表现为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依靠。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抒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藏的情感因素,感染、教育和引导教育对象。三是真正坚定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前所未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信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决心、有能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破难,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胜利,把大学生对党中央的信任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认同。

3 行为认同——发挥社会实践在认知体验中的支撑性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⑦价值观的认同不仅需要从外部进行理论灌输和理论教育,同时也需要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和调整,需要通过实践达到行为认同并转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逐步实现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这一过程中实践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社会实践是理论教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中体会教育内容,实现理论内容内化转向外化、并使认识升华的关键环节。因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更要通过社会实践实现对大学生的观念重塑,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体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而释放成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积极人生实践。

一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和学分,使其制度化。应将实践教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明确相应的学时学分,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锻炼的功能价值。二是加强社会实践管理。高等学校要探索社会实践管理体制机制,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联系、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在推动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掌握技能,使个人尽快融入社会。三是加强社会实践体验。“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形态是自为的,生活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则是自在的。”⑧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直接体验到自身能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状况,促使大学生把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相联系,进而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和自己已有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观念相联系,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认同系统。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4-1854)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② 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47.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7.

④ 何煦.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⑤ 彭波.关注青少年生活世界,引导自主构建价值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2(9).

⑥ 王震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的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

⑦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八卷)[M].人民出版社,2009:320.

⑧ 石海平,刘继平.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参考文献

[1] 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丐尊,译.中华书局,2012.

[3] 曹东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2012.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5] 江胜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

猜你喜欢

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机制研究
S.M.Town家族演唱会的情感认同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基于情感认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